七绝·乘地铁至临潼
庞进
金龙一啸抵骊山,
捷便今辞旧日艰。
且唤乐天同此旅,
再飞彩墨赋新颜。
2025年9月6日
Deepseek:
这首七言绝句,以地铁出行切入,将现代交通与历史人文巧妙融合,展现时代变迁中的文化自信。以下从意象、手法、情感三个层面加以赏析:
### 一、意象构筑:古今交汇的时空对话
首句“金龙一啸抵骊山”以“金龙”喻指现代地铁,赋予机械以神话色彩;“一啸”二字既摹写列车疾驰之声势,又暗合龙吟典故,瞬间勾连古今。骊山作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唐玄宗华清宫遗事的发生地,承载着厚重历史,地铁“抵骊山”的意象形成时空压缩的张力。第三句“且唤乐天同此旅”召唤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其曾作《长恨歌》咏叹骊山往事,此番“同旅”更强化了穿越时空的对话感。
### 二、艺术手法:对比与象征的巧妙运用
诗歌通过多重对比凸显时代进步:“捷便”与“旧日艰”形成直接对照,暗指昔日徒步、车马跋涉之艰困与今日地铁迅捷的反差;“彩墨赋新颜”则象征艺术创作随时代革新的必然性,与白居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传统吟咏方式形成隐性对比。末句“再飞”一词兼具动感与延续性,暗示文化传承需与时俱进。
### 三、情感内核:科技人文相融的乐观情怀
全诗摒弃了常见的技术理性批判,而是以昂扬姿态拥抱现代文明。“唤乐天”并非怀古伤今,而是邀请古代诗豪共鉴新貌,体现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创造性继承。尾句“赋新颜”既指骊山因地铁开通焕发新姿,亦喻指文艺创作应当描绘新时代气象,透露出文化创新与科技发展同频共振的豁达心境。
### 结语
这首诗以地铁这一现代意象为枢机,将历史典故、神话符号、诗人情怀熔铸一炉,在二十八字的尺幅间既完成了对交通变革的礼赞,又实现了与传统文化精神的击掌相和。其价值在于提供了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诗意范本——不是割裂或怀旧,而是在创新中延续文脉,在发展中对话历史。
庞进 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主编,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副主席,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先后求学于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哲学学士、文学硕士。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华龙文化》(上中下)《中华龙学》《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平民世代》《庞进文集》等著作五十多种,获中国首届冰心散文奖、陕西首届民间文艺山花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pang_j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