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边镇杀机
“站住!” “钦犯休走!” 厉喝声与杂乱的脚步声、刀剑出鞘声在身后紧追不舍,打破了边陲黄昏的寂静。
苏墨白、谢静舟和婆婆三人将身法催动到极致,向着镇外荒凉的旷野疾奔。北风呼啸,卷起枯草与沙尘,扑打在脸上,如同刀割。
他们内力初复,远未到巅峰,速度并不算快,好在追兵也多是普通边军,并无真正的高手,一时之间竟未能立刻追上。
“分开走!老地方汇合!”婆婆经验老到,深知目标太大容易被合围,低喝一声,身形一折,便向着左侧一片乱石岗掠去。
苏墨白和谢静舟则毫不犹豫地冲向右侧的一片枯木林。两人默契十足,甚至无需言语交流。
追兵果然迟疑了一下,分成了两股,一股追向婆婆,另一股更大的则追向苏墨白二人——显然,他们更看重这两个“正主”。
枯木林枝桠光秃,障碍众多,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追兵的速度。苏墨白拉着谢静舟,凭借灵活的身法在林木间穿梭,时而借助树干躲避身后射来的零星箭矢。
“这样跑不是办法!”苏墨白喘息着道,他的内力支撑如此疾奔已有些吃力,“必须解决掉追得最紧的几个!”
谢静舟点头,空洞的眸子精准地“锁定”身后追兵的脚步声:“左侧第三个,呼吸最浊,脚步最沉。右侧第五个,气息浮动,下盘不稳。”
任何追击,必有强弱。
苏墨白眼中寒光一闪,猛地从地上抓起一把碎石。他骤然停步转身,体内那微弱却精纯的星辉内力灌注于手臂,手腕猛地一抖!
“咻咻咻!” 数颗碎石如同强弓硬弩射出,精准地射向谢静舟所指的那两名追兵!
那两人根本没料到逃亡中的钦犯还敢反击,猝不及防之下,一人被击中膝盖,惨叫着扑倒在地;另一人被击中手腕,钢刀当啷落地。
追兵的势头顿时一滞! 苏墨白和谢静舟趁机再次发力前冲,瞬间又拉开了一段距离。
然而,这边的动静也引起了后方那名军官的注意。他怒吼一声,竟然从马背上取下了一副军用劲弩,搭箭上弦,瞄准了落在稍后位置的谢静舟!
弩箭的破空声凄厉刺耳,远比普通箭矢更快更狠!
“小心!”苏墨白感知到危险,想也不想,猛地将谢静舟向旁边一推!
“噗!” 弩箭未能射中谢静舟,却狠狠扎入了苏墨白的右肩!正是旧伤未愈之处!
剧痛传来,苏墨白闷哼一声,身形一个踉跄,速度骤降。
“墨白!”谢静舟惊呼,反手扶住他。
就这么一耽搁,身后的追兵再次逼近,已然形成合围之势!十数把明晃晃的钢刀将他们困在中间,那名军官手持劲弩,脸上带着狞笑,再次瞄准。
“跑啊?怎么不跑了?”军官冷笑,“乖乖束手就擒,还能少受点苦头!”
任何绝境,都需搏命。
苏墨白捂住流血的肩膀,脸色苍白,眼神却冰冷如铁。谢静舟挡在他身前,虽然目不能视,但周身的气息却变得异常沉静,仿佛在酝酿着什么。
军官被她的气势所慑,心中莫名一寒,不再犹豫,扣动了弩机!
就在弩箭即将离弦的刹那! 异变突生!
一道灰影如同鬼魅般从侧方的枯木后闪出,速度快得不可思议!只见寒光一闪!
“铛!” 一声脆响,那即将射出的弩箭竟然被一枚凭空出现的金钱镖精准地击飞!
与此同时,那灰影如同虎入羊群,冲入追兵之中!手中一柄短剑如同毒蛇吐信,每一剑都精准地划过追兵的手腕或脚踝,既不取性命,却又瞬间让他们失去战斗力!
惨叫声接连响起,追兵们如同割草般倒下,完全不是一合之敌!
那军官大惊失色,刚想有所动作,那灰影已然欺近身前,短剑的冰冷剑尖抵在了他的咽喉之上。
“让你的人,滚。”一个沙哑低沉、毫无情绪的声音响起。
军官吓得魂飞魄散,他能感觉到对方那凝练如实质的杀意,毫不怀疑自己稍有异动便会血溅五步。 “退……退下!都退下!”他颤声喊道。
剩余的追兵早已胆寒,闻言如蒙大赦,搀扶起受伤的同伴,狼狈不堪地向后退去,很快消失在暮色之中。
灰影这才收回短剑,看也不看那瘫软在地的军官,转身面向苏墨白和谢静舟。
直到此时,两人才看清来人的模样。这是一个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穿着普通的灰色布衣,面容平凡无奇,属于扔进人堆就找不到的那种,唯有一双眼睛,锐利得如同鹰隼,却又深不见底,仿佛蕴含着无尽的风霜。
“多谢阁下出手相救。”苏墨白忍着剧痛,拱手道谢。此人武功之高,远超这些边军,来历定然不凡。
灰衣男子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尤其是在谢静舟脸上停留了一瞬,眼神似乎略有波动,但很快恢复平静。他沙哑地开口,言简意赅:“跟我来。”
说完,也不等两人回应,便转身向着枯木林深处走去。
苏墨白和谢静舟对视一眼,略一迟疑,还是选择跟了上去。此人若真有恶意,刚才便不必相救。
灰衣男子对这片地形似乎极为熟悉,带着两人在林中七拐八绕,很快来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被藤蔓掩盖的山壁裂缝前。
他拨开藤蔓,率先走了进去。里面是一个不大的山洞,竟然有简单的床铺、火塘和一些生活用具,似乎是他的一处落脚点。
“坐下,处理伤口。”灰衣男子丢给苏墨白一个药瓶,语气依旧冷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
苏墨白依言坐下,拔掉肩头的弩箭,龇牙咧嘴地倒上药粉。药粉效果极佳,血很快止住,传来一阵清凉感。
谢静舟安静地坐在一旁,空洞的眸子“望”着灰衣男子所在的方向,似乎在感知着什么。
山洞内气氛有些沉默和诡异。
良久,还是苏墨白率先开口:“还未请教恩公高姓大名?为何要救我们?”
灰衣男子正在火塘边生火,动作顿了顿,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道:“名字不重要。救你们,是因为受人之托。”
“受人之托?”苏墨白和谢静舟都是一怔。
“受周喆之托。”灰衣男子接下来的话,如同石破天惊。
第三十二章 故人暗影
“周太傅?!”苏墨白和谢静舟同时失声,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周喆不是被幽冥殿囚禁,最后生死不明了吗?怎么会提前托人救他们?
灰衣男子似乎料到他们的反应,语气依旧平淡无波,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三个月前,他秘密找到我,给了我你们的画像,说若在北方见到你们被官府追捕,便出手相助一次。”
三个月前?那正是他们还在洛京地下石室疗伤,准备前往骊山的时候!周喆竟然在那时就已经预料到了他们会北上,并且会遭遇追捕?
这位老太傅的谋算,究竟深远到了何种地步?
“您……您是周太傅的朋友?”苏墨白谨慎地问道。
灰衣男子添了根柴火,跳动的火光映照着他平凡却坚毅的侧脸:“算是旧识。欠他一个人情。”
他说的轻描淡写,但苏墨白和谢静舟都明白,能让如此高手欠下人情,并甘愿冒险相助,周喆付出的代价定然不小。
“周太傅他……后来怎么样了?”谢静舟轻声问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虽然周喆算计深远,但祭坛崩塌那一幕依旧让她心有余悸。
灰衣男子沉默了一下,缓缓摇头:“不知。那日之后,我便与他失去了联系。或许死了,或许……还有后手。”他的语气中,似乎对周喆有着一种莫名的信心。
山洞内再次陷入沉默,只有柴火燃烧的噼啪声。
“你们要去北凉?”灰衣男子忽然问道。
苏墨白和谢静舟心中一惊,对方竟然连这个都知道?是周喆告诉他的?还是他自己猜到的?
“不必惊讶。”灰衣男子仿佛看穿了他们的心思,“周喆既托我在此等候,你们的目标自然只能是北凉。如今北凉道全线戒严,通往北凉城的各条要道都有重兵把守,没有通行文书,你们插翅难进。”
果然如此。三人脸色凝重。
“为何戒严?是因为漠北蛮族?”苏墨白想起关卡军官的话。
“漠北王庭近年确有异动,但此次戒严,并非全然为此。”灰衣男子眼中闪过一丝冷芒,“据我所知,是朝廷下了密令,似乎在搜查什么重要人物或东西。”他的目光若有深意地扫过两人。
朝廷密令?搜查?目标难道是他们?还是……北凉藏着别的什么?
任何禁令,都意味着封锁与危险。
“我们必须去北凉城。”谢静舟语气坚定,这是周喆最后的指引,可能关系着她母后的遗泽和对抗幽冥殿的关键。
灰衣男子看着两人,沉默了许久,才缓缓道:“有一条路,或许可以绕过官道关卡。”
他走到山洞石壁旁,摸索了几下,竟然推开了一块伪装得极好的石板,后面露出一个黑黝黝的、向下延伸的洞口,一股带着霉味和土腥气的冷风从中吹出。
“这条暗道,是早年边军为了应对漠北入侵秘密修建的,早已废弃多年,知道的人极少。它通往北凉城外三十里的一处废弃烽火台。”灰衣男子淡淡道,“里面情况不明,或许有塌方,或许有……别的什么东西。走不走,你们自己决定。”
这是一条希望与危险并存的路。
苏墨白和谢静舟没有任何犹豫。 “我们走。”
任何捷径,都需付出代价。
灰衣男子点了点头,似乎早就料到这个答案。他递过来一个火折子和一张简陋的地图:“地图上标明了路线和几个可能的危险点。好自为之。”
他的任务似乎已经完成,不再多言,转身便欲离开。
“恩公!”苏墨白连忙叫住他,“还未感谢……”
灰衣男子脚步顿住,却没有回头,只是摆了摆手:“记住,北凉城如今是龙潭虎穴。进去之后,不要相信任何人,尤其是……姓宇文的人。”
说完,他的身影如同鬼魅般一闪,便消失在洞口外的夜色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山洞内,只剩下苏墨白和谢静舟,以及那个散发着未知气息的暗道入口。
前路莫测,暗影重重。
两人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坚定与决然。
稍作休整,处理完伤口后,他们点燃火折子,毅然步入了那条黑暗的暗道之中。
身后的石板缓缓合上,将最后的光线隔绝。
未知的冒险,开始了。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