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血浇开胜利花
一一记抗日战争时期的辛少亭将军
作者:辛汉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在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纪念日子里,我深切地怀念我敬爱的父亲,缅怀他在抗日战争中与全国人民一道浴血奋战,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国土和尊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时光虽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那段可歌可泣的动人英雄事迹和血与火的战斗经历却时时萦於脑海,铭刻在心。


辛少亭一九O二年出身在安徽凤台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一九一七年赴广东参加粤军,曾在孙中山大元帅府海军陆战队担任班长、排长,参加了护法运动。一九二0年广东韶关讲武堂毕业,参加了第一、二次北伐及两次东征战役。五源誓师后加入国民革命军曾任团长、旅长、副师长、纵队司令、师长、军长等职,黄埔军校高教班第四期毕业。一九四九年五月在武汉金口率部起义,为武汉的和平解放做出了积极贡献。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十一军副军长,湖北军区司令部参议室主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湖北省第一、二、三届政协常委,一九六五年病逝。去世后湖北省政府、省政协在武昌红楼省政协礼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中央领导人李先念、王树声等送了花圈发来唁电,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海山主持追悼会,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等省市、省军区领导参加了追悼会,安葬於武昌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

参加抗日同盟军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骄蛮入侵,一九三二年十二月,辛少亭毅然率部在山西介休参加了抗日救国军誓师大会。会上除参与部队外,还有当地机关、学校等各界人士参加,共约二万人。方振武在会上讲话,慷慨激昂,表示决心率部北上抗日。这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但会场气氛庄严热烈,热血在人们心中沸腾。经与当时中共北方区军事部柯庆施、宣侠父等人联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一九三三年五月随方振武将军奔赴张家口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北上抗日。在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领导下,辛少亭任北路军第五军第四十五师一二九旅旅长兼第七团团长,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与日寇茂木骑兵旅团三千余人及伪满军作战,一举收复了康保、宝昌、吉源三县。经过五昼夜激战,于七月十二日收复了塞外名城——多伦,毙敌千人。这是七七事变前中国军队为捍卫国土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次早期抗战。是日军入关后吃的第一个败仗,也是中国军队反击日本侵略者取得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从日军手中收复的第一片国土,举国为之振奋,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正定保卫战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国全民抗战的序幕,日寇大举入侵,华北危急。日军攻陷保定,直逼石家庄。为阻滞日军南犯,保卫石家庄,辛少亭任第二十集团军独立四十六旅副旅长兼七三六团团长,他所率的独立四十六旅奉命参加了卢沟桥战役中的正定保卫战。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五日,部队到达正定后迅速占领了有利地势,凭借滹沱河天险,旅长鲍刚向全旅官兵作了慷慨激昂的讲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要与正定共存亡,为国捐躯,死也光荣。”全体官兵士气高昂,决心背水一战。十月一日开始,敌河边旅团派出一个大队百余人向我发起进攻,被我击退。十月三日敌人放阵地大气球侦察,并用猛烈炮火轰炸我军阵地。在坦克掩护下出动四、五百人向我军发起进攻。辛少亭率七三六团官兵奋力抵抗,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战斗从上午一直打到下午,炮弹把地面炸成一个个大坑,正定城被战火硝烟笼罩,坚守了六天。第七天敌人见久攻不下,又釆取车轮战术调来十几门野炮继续轰炸,用工兵开道,坦克紧随,从城东北角轰炸开的一条三米多宽的大口子进入城内。城内只留下辛少亭的七三六团及四十六旅旅部,辛少亭率部在小林村阵地与敌人短兵相接,进行了激烈的肉博战。亲率七三六团官兵登上房顶,用一束束手榴弹向敌坦克投去,把敌人打得懵头转向。老百姓主动加入他们的战斗行列,把从家里拿来的棉被浇上汽油,点燃,与士兵一起向敌坦克抛去。其中有位士兵用棉被裏身,让人浇上汽油点燃后,奋不顾身从房顶上跳下扑向敌人坦克,壮烈殉国;一位班长将几枚手榴弹绑在身上冲入敌阵,英勇牺牲。他们把能用的火力都向敌人发射过去,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谱写了撼天动地的英雄赞歌。十一月下旬,阎锡山在太原召开军事会议,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出席了会议,在会上朱德总司令见到四十六旅旅长鲍刚、副旅长辛少亭,热情地上前与他们握手,称他们是一员战将,该旅打得漂亮。正定保卫战中,独立四十六旅面对武器装备精良的敌人,英勇杀敌,浴血奋战,坚守这座古城达半月之久,有力地阻滞了敌军南下。全旅官兵四千多人损失了一半。其中校级军官死伤十多人,尉级军官死伤三十多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之躯筑起了反抗侵略者的长城,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作出了贡献与牺牲。

台儿庄会战

一九三八年,国民革命军苐一一O师参加了台儿庄会战。辛少亭当时任第一一O师三二八旅少将旅长,该旅是在独立四十六旅基础上改编的,由於该师师长张轸字"翼三",全师官兵的左臂上都戴着蓝底白字的"翼"字,所以,当时人们把这支部队叫作"翼"字军。会战中,"翼"字军主动出击,十分骁勇,在侧击、追击敌人,破坏敌人通讯联络,搗乱敌人后方,掩护我大部队转移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荣立了战功。


徐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台儿庄位於徐州东北大运河北岸,敌军攻下台儿庄,即可南下直取徐州,又可打通津浦线,使南北日军联成一气,窥视中原。三月十五日,一一O师召开了贾汪会议,命令第三二八旅为第一梯队,接替运河南岸的防御阵地。辛少亭奉命到达阵地观察后下令连夜挖掘通往前沿交通壕,又速派谍报人员收集敌军情报,站稳脚跟后就开始了主动出击。三月二十四日,敌主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根据谍报消息,敌后方有些车辆运输弹药向前方补给。为策应台儿庄作战,辛少亭亲自指挥两个营乘夜秘密进入獐山白山西村,将部队埋伏在公路边的山坡上。天明后,敌辎重车马五十多辆由峄县后方向台儿庄运动,辛少亭一声令下,我军猛攻下去,敌人弃车而逃,缴获大批弹药物资,在激烈的会战中这可真是一大收获 ! 敌闻讯后即派飞机前来轰炸,又调炮兵向白山东坡狂轰乱炸,刹时山崩石裂,烟雾弥漫,接着派出步兵五百多人向我猛攻,营长鲍汝锐在白山东坡头部中弹阵亡,临牺牲时还喊"杀鬼子,杀小鬼子 !"该营五连连长杨世忠,腹部被日军的炮火炸裂,肠子淌了出来,他把肠子缠绕腰上,继续指挥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一排排长李树荣左腿也被日军射来的炮火炸断,仅连着一根筋,他嫌碍事,索性卸下枪上刺刀,把筋割了,抱着炸药滚向日军,与敌人同归于尽。战斗异常激烈,辛少亭见状急调廖运周团第三营从侧背攻击,自己率第二营抢占山头,居高临下投出一批手榴弹,亲自用机枪向敌人拼命扫射,敌人支持不住,弃尸大败而逃。这次战斗,共歼日军四百二十六人,缴获山炮五门,轻重机枪二十八挺,步枪一百六十七支,手抢五十三支,战刀二十一把及一批弹药。同时还在白山西烧毁了敌人的弹药库,给敌人后方造成了很大威胁。“翼”字军英勇抗战的英雄事迹,先后在《新华日报》、《中央日报》、《朝日新闻》和苏北的《团结报》、《苏北新民报》、《湖西日报》等报刊登。连日军都说“翼”字军象一支不祥之鸟的乌鸦,飞到哪里,哪里的“皇军”就倒霉。这次主动出击,有力地配合了台儿庄方面我军对敌的作战,使敌分散了兵力,放缓了对台儿庄的进攻。确保了徐州的安全,使淮河南来之敌也不敢冒然进攻徐州。从此"翼"字军名声大振,使敌人闻之丧胆。

之后,辛少亭总结了战役中敌强我弱,敌我双方武器装备悬殊太大,不宜与敌人发生正面交战的经验教训,向张轸师长提出主动出击敌后方峄县的建议。四月一日率第三二八旅渡河占领了峄县附近村庄,经日夜侦察,发现峄县城内有敌百余辆运送弹药的马车,且防守空虚。四月二日,辛少亭派廖运周团陈银贵连长、左虎排长带领五十多人组成突击队,乘晚出发,干掉哨兵潜入城内,偷袭了峄县北门外汽车站一个大院。把敌人的弹药库及装好弹药的车辆浇上汽油点燃,刹时间火光冲天,轰轰的巨响震醒了沉睡的山庄,方圆十几里都听得到响声。爆炸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一度中断了敌人由枣庄、峄县向台儿庄的弹药输送,使敌人整整一天没有弹药补充,几乎停止了对台儿庄的炮击。一一O师在台儿庄全线反攻和追击战中,发扬了敢打敢拼的精神与灵活机动的战术,有力的牵制了敌人,不断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其中第三二八旅六五六团一个班在激烈的战斗中与大队失去联系,他们只带了一挺轻机抢,冲进公路边一个叫无名寨的小寨子,寨内有座三层的碉堡,他们钻到里面,打退了敌人多次攻击,击毙数十人。敌人见久攻不下,老羞成怒,改用炮击,又派了一百多名步兵围攻,打了一天也没攻下这个碉堡。第二天上午,这个班弹尽粮绝,宁死不降,士兵全部战死 。班长张明山最后自杀殉国。敌人见了,也十分感动,在那里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中国英雄班",这一班战士为中华民族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们真是死得壮烈 ! 台儿庄战役中,辛少亭率全旅攻击南洛,激战五小时,南洛之敌被我部三面进攻,死伤惨重,我部遂一举完全占领南洛。台儿庄前线敌人全部退却。鲍汝礼团在金陵寺对日战斗中,副营长王毓衡亦英勇牺牲。

驻徐州北区的“翼”字军,就是这样不断主动出击,寻找战机,每天都给日军颜色看。台儿庄方面的友军非常感激地说:“‘翼’字军在后面攻一攻,我们在前面就可以松一松。”战斗结束后,最高统帅部直接打电话到三二八旅旅部,表彰了辛少亭旅长,并嘉奖了全体官兵。

台儿庄会战前后进行了一个多月,共歼灭敌军一万二千余人,这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场史无前例的重大胜利,辛少亭所在的一一0师在这次会战中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到唐河整编时只剩下一个旅的兵力,伤亡了五千余人。当时军令部对全师官兵都分别记了战功,被最高统帅部和第五战区誉为"运动战第一"。辛少亭获云麾勋章一枚。
台儿庄战场上的“中国英雄班”
一九三八年四月初一一0师进驻台儿庄后,奉命据守在运河南岸一带阻击日军援兵过河。四月六日,张轸师长下达命令:进犯台儿庄之敌,经我英勇抗击,伤亡惨重,腹背受击,后无援军,有向枣庄、峄县地区撤退的倾向。全师于六日奋起追击,务必将逃跑的鬼子歼灭。
接到命令后,第三二八旅六五六团于六日夜间,经白山、獐山之间,向泥沟之敌猛攻。第一营行动迅速,很快占领了泥沟以北公路两边的辛庄。天亮后,被日军发现很快以数倍兵力向第一营发起反击,四门山炮对准第一营阵地狂轰不止,又派出三辆坦克掩护步兵冲锋,企图包围第一营。营长王韵泉沉着指挥,命令全营用重机枪、手榴弹打退鬼子三次进攻后,趁机将全营主力撤往白山。可是在撤退的过程中,日军派出大量骑兵追赶,第一连第二班被日军骑兵冲散,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情况相当危急,班长张明山立刻带领全班十二个人携带仅有的一挺轻机枪,冲进公路边的一个无名小寨子。这个小寨子全是平地,无险可守,唯一能守的是寨中的一座三层的小碉堡。张明山毫不犹豫地带人迅速占领了这个碉堡,用机枪架在碉堡口,痛击追赶的日军。小碉堡又高又坚固,周围无可攀附的东西。日军追兵冲到碉堡下,被十二勇士用机枪、手榴弹杀死不少后纷纷后撤。日军见强攻无法拿下碉堡,于是调来三门山炮对准碉堡猛轰,然后又派出一百五十多名步兵围攻。张明山等人毫不畏惧,日军炮击来时就躲在碉堡里面,鬼子冲到前面时就从碉堡口开枪杀敌。
激战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日军连续发射了数百发炮弹也无法击毁碉堡。日军步兵冲到碉堡下成了活靶子,被打死打伤五十多人。日军相当疯狂,踩着鬼子的尸体往前冲。激战到后半夜,碉堡一角被日军敢死队用大号炸药包炸塌一角,碉堡内部暴露在外。第二天,日军集中炮火优势从炸塌的一角发起进攻。此时,坚守碉堡的十二人仅剩下了包括班长张明山在内的四人。日军疯狂地往塌陷口冲来,四勇士用仅剩的弹药与鬼子做最后的决战。最后,坚守在碉堡里的三名战士先后牺牲。张明山身中二枪,大腿被鬼子炮弹炸断,他自知无法突围,于是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冲上来的鬼子同归于尽,壮烈牺牲。全班牺牲之后,日军中队长坂田被十二勇士的精神深深触动,于是下令将十二勇士以武士之礼收埋并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中国的英雄班”几个字。这一班战士为中华民族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们真是死得壮烈!
无名寨之战,十二勇士血战一百五十多名日军一天一夜,击毙鬼子五十多人,最后全部牺牲的壮举表明了中国军人血战到底的决心和英雄气概。他们的精神竟令敌人折服。

台儿庄会战时第二十军团一百一十师师长张轸。

台儿庄会战时第二十军团一百一十师三二八旅旅長辛少亭。

台儿庄会战时一百一十师三二八旅六五六团团长廖运周。

武汉会战中的瑞武公路保卫战

武汉会战,是台儿庄会战后发生在武汉外围的一次中日大战,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及军事统帅部仍在武汉,武汉当时实际上成为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是中国政府继续抗战的指挥核心和大本营。此前日军早巳制定了攻占武汉,控制中原,尽快结束战争的计划。台儿庄会战结束不久,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一日,日军在安庆登陆,武汉会战就此拉开了序幕。一一O师从台儿庄撤后,几经转调,开到江西永修,参加了瑞(昌)武(昌)公路保卫战。辛少亭当时任一一O师三二八旅旅长,该旅辖六五五团,团长鲍汝礼;六五六团,团长廖运周。由于没有固定阵地,当时主要是沿公路打运动战。日军急於南犯,在江西、湖北交界的公路上敌我双方为抡占山头阵地,争斗激烈,死伤均重。敌依仗强大炮火,一旦得手,后续部队就前进一程,我三二八旅为了阻敌前进,利用公路两侧有利地势,抓住机会打埋伏,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使敌人防不胜防,屡屡受挫。
在小寨贤,第三二八旅第六五五团一个营扼守在小山包的寨子里,日军一个由马队组成的辎重营要通过这里,敌发现我军后,慌忙弃下马队去攻寨子。我军居高临下,日军始终未能攻上去。就在敌攻寨之时,辛少亭旅长见状,令六五六团和六五五团另一个营从公路两侧包抄过去,袭击了敌人兵力空虚的马队,上下夹攻,日军辎重营死伤惨重,缴获了不少大米、罐头、军毯等军用物资。


第六五六团在茨芭山附近自北向南运动时,与另一日军辎重营相遇,这个辎重营有一百多匹马,有两个连日军押运,我凭借树林掩护,将敌拦腰截击,战斗异常激烈,我士兵与敌人在公路上拼开了刺刀,只见刀光血影,杀声震天。该团一个副营长、一个连长都在战斗中光荣捐躯。这一仗共歼灭日军好几十人,同时缴获了不少枪支和弹药。
这二次战斗大大的鼓舞了全旅官兵,战地服务队还专门编了歌来歌唱这两次胜利,后辛少亭旅长曾风趣地说:我们部队的吃、穿、用都由小鬼子包了。

为了选择有利地形袭击敌人,辛少亭率旅部先行撤到小坳地区。小坳是两山之间的一个坳口,处在鄂赣交界处,公路在这里形成一个"S"形的弯路,中间是个十几米高的小高地。这里属於预备阵地,小高地后面还有一座弹药库,里面装有上万发迫击炮弹。辛少亭旅长向赶到的廖运周团长建议利用小坳的有利地形和充足的炮弹储备狠狠地打击一下敌人。被连日作战弄得疲惫的士兵一听说要打一仗,立刻情绪高昂起来,鼓足了劲搬运炮弹。为了能打好这次阻击战,在原仅有的八门迫击炮外,为了加强火力,辛少亭又下令从六五五团调来四门迫击炮,在"S"字形的第二个弯路处,小坳山后面架起了十二门迫击炮,炮口直对公路。黄昏前,公路上开来了七、八辆敌坦克,六五六团常海亭副团长指挥反坦克炮连一阵炮火打坏了二、三辆,由於这里一侧靠山,一侧邻水,前面堵住了道路,后面的也无法前进。天黑后日军的车辆陆续开来。本来,日军不在夜间行军,这次他们自以为一路无事,夜间也敢行车了。没想到我复仇的炮口正等着他们。当晚,明月当空,分外清亮,老天也似乎在帮忙,公路上的情景看得一清二楚。日军车辆越聚越多,由于道路受阻,喇叭声、喧嚷声响成一片。就在这时,辛少亭旅长下令开火,顿时炮弹齐发射向敌人车队。这次阻击十分痛快,炮口只要对准公路方向,不用瞄准,几乎弹无虚发。加上炮弹有的是,毫无后顾之忧,我炮火在纵深二里多长的公路上,到处可见敌人兵车中弹后升起的火光,瞬间这段公路成了一片火海。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四处躲逃。火光把周围照得如白昼一般。第二天刚亮,看到被炮弹打坏的坦克横七竖八的趴在公路上,日军尸横遍野。战后打扫战场,共歼敌丸山师团六百余人,击毁敌坦克、铁甲车、军车六十多辆,比“九.一八”我军歼灭日军总数还要多。上演了迫击炮打坦克——巧袭日寇的精彩好戏。这次阻击,约打出五千发炮弹,我军无一人伤亡。创造了抗战史上我军零伤亡歼敌的奇迹。迫使日军停止前进一天。为保卫大武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由於这是一次计划外的机动性战斗,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不少报纸都登载了这一胜利的消息。第三二八旅受到最高统帅部的电报嘉奖,电称这次战斗"战果辉煌"。小坳阻击战后,我方又隐蔽在公路南側一带打埋伏,专截日军的辎重车,每次都大胜而归。前后五天,共截击日军二、三十辆汽车,有力阻击了敌援军,致使日军不再敢冒然驱车前进。

随枣会战与开展敌后游击战
武汉会战后结束后,日军为巩固武汉外围,从一九三九年四月底至五月二十日,在随县、枣阳一线向我军发动战略攻势。以其精锐之四个师团和一骑兵旅团,约十余万人,挟轻、重炮二百余门,战车百辆,循襄花、及京钟两公路西犯,企图将我主力围歼。达到占领武汉外围,消除我军对平汉路的威胁,急速南下及从正面威胁重庆的目的。一九三九年初,辛少亭调任第九战区第二兵团第三十一集团军一九三师副师长,率部在随县北天河口阻击敌军,部队久经战斗,无充分补充,加上又缺平射炮等武器,对冲击的坦克无法抵御,但士兵以血肉之躯与敌人坦克相搏斗,官兵竞攀登敌人的坦克之上,以手榴弹向车里投掷。战斗十分激烈,经奋力抗击,敌未能前进。后又与敌在随县北之厉山、江家河一线与敌激战,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在一次次对日战斗中,前线将士毫不畏惧,英勇作战,阵地上血流成河,前仆后继。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五月十二日起,我军乘势发动反攻,夹击敌人,激战三天三夜,收复新野、南阳、唐河、桐柏等地。后又克复枣阳。除随县外,我军各部相继恢复原态势,五月中旬,随枣会战结束。次年,五月十六日,在同一战区的抗日名将,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在宜城东南瓜店阵前,奋不顾身,壮烈殉国。

随枣会战后,敌我处於胶着状态,根据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的战略,坚持持久抗战,创造有利机势,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谋取最后胜利。在作战部署上作了相应调整。即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基本方针,由华北及江南抽出有力一部,加强鲁中及淮南,积极袭扰,诱敌主力于津浦路方面,以牵制消耗敌人,策应敌后之游击部队,化敌后方为前方。

一九四一年一月,辛少亭参加了長沙会战后奉调河南鹿邑,任汜北指挥部指挥官兼河南第二行政专署专员兼游击第三纵队司令(苏鲁豫皖游击区)。由於日军当时占领了大部地区,这一地带活动范围很小,辛少亭到后立即对部队进行了整顿,吸收当地有抗日思想的武装力量加入充实部队,扩大增强了战斗力。同时加强军纪,积极设法筹集粮饷,与当地老百姓一道参于农活,帮助维持当地治安,使驻地一带老百姓能正常的生产与生活。让政训处组织服务队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提高了他们抗战的觉悟。一度出现了踊跃送子当兵的热烈场景。其中一女青年竟女扮男装前来报名,一时使登记招兵的连长不知所措。有位七十多岁的老大娘挪着小脚被她儿子和孙子搀扶着来找那连长,一定要把她儿子和孙子送来当兵,对连长说:"宁可让他们死在战场上,也不能让他们留在家里让日本人抓走。"边说边流泪不止,这激动人心的场景让我官兵感动不已,纷纷表示:"头可断,血可流,誓死不当亡国奴,誓与鬼子血战到底!"部队召开爱民抗日军民誓师大会。辛少亭在会上慷慨激昂说:"老百姓把打鬼子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送子又送粮,我们一定不能辜负乡亲们的希望,坚决把日本鬼子消灭掉!"

日军在随枣一带三度受挫,心仍不甘。 一九四一年一月下旬,集合豫、鄂、皖等地敌军七个半师团,重炮一联队,战车三百辆,飞机百余架,在豫南集结,企图沿平汉路北犯,打通平汉路。敌分六路向西进犯,拉开了"豫南鄂北会战"序幕。辛少亭率游击第三纵队配合我第五战区部队及大别山游击兵团主动出击,偷袭豫东、皖中之敌。时而截其后路;时而阻敌西犯;时而引敌于外围我军包围圈中。以运动战方式,游击战术四处打击敌人,使敌人疲於奔命,有力地钳制了敌人。尽管敌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也发挥不了其作用,只能像蒙头苍蝇一样嗡嗡乱窜。面对日军巳占领豫东及皖中等大部分地段,第三游击纵队在鹿邑秋渠镇仅有的一块土地上,与当地老百姓一道,众志成城,在敌人后方开展了生龙活虎的游击战。游击纵队还经常派出武装便衣队,潜入周围县城中,刺探敌人情报;烧毁敌军粮仑;炸断公路桥樑;破坏敌通讯联络。狠狠地袭扰和打击了敌人。辛少亭还专门开办了游击训练班,亲自对连排级干部讲授游击战术,使基层官兵对游击战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并运用到实战中。在一次与敌的遭遇战中,敌人出动一百多人对村庄进行扫荡,排长让士兵各自占领有利地势,利用各种掩体进行伏击:有的躲在大树后;有的藏在地窖和井边。还有个士兵钻进一个小洞里,分散埋伏在各处,待敌人走近,枪声四起。敌人倒下一排后还不知子弹是从哪里飞来的,不是吓得四处乱窜,就是等着挨打。这排士兵还不时变换位置,把敌百余人打得伤亡大部,狼狈逃走。战斗结束后,全排仅二人负伤,缴获了敌弃下的抢支后,又迅速的掩护了乡亲们的撤离。

辛少亭领导的第三游击纵队在豫东及皖鲁苏一带坚持敌后游击战三年之久,消耗了敌人的力量,争取了围歼敌人的时间,保存了抗战的实力,壮大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与武装。在第五战区老河口司令部,李宗仁司令长官见到前来的辛少亭,称他为一员智勇双全的游击干将,为战区立了功。一九四四年二月,游击第三纵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九师,辛少亭任九十七军副军长兼二十九师少将师长。部队奉命撤离鹿邑时,当地老百姓依依不舍,热泪盈眶,将煮好的鸡蛋与烙好的大饼塞到士兵们的手中,更为感人的是这座古城还推举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曾是淸末的一位举人,由人手擎一把"万民伞",上面绣着"守土安邦,抗战英雄"的几个醒目大字,把它送到辛少亭面前。他们走后,当地为他及部队树立了一座功德碑,以示纪念。寒冬将过,鹿邑,这座中原古城又迎来了一个春天,老百姓不论男女老幼,相互扶携,倾城相送。第二十九师的全体官兵穿着发下来的崭新军服,英姿焕发,精神抖擞,他们离开了这一浴血奋战三年的抗日战场,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八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看万里河山,锦绣灿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庄严的向全世界宣告:中华民族不可侮!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万岁!


(完)
撰稿人:辛汉江
2025年9月3日
参阅文献:
1、《革命回忆录》第六集(人民出版社出版)
2、《七七事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3、《中国革命史研究荟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4、《冯玉祥将军》(北京出版社出版)
5、《李宗仁回忆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6、《鏖战台儿庄》(重庆出版社出版)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今日头条《红月亮诗画艺苑》头条号创办于2018年6月18日(1月9日注册),百度《桃花艺苑》创办于2020年4月3日,都市头条《晓犁文化传媒》头条号创办于2020年10月5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余禄珍(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