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民族英雄马占山将军诞辰一百四十周年
易人
马占山(1885年11月30日—1950年11月29日),字秀芳,抗日爱国将领、民族英雄。生于吉林省怀德县,祖籍河北丰润。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我小时候,即听祖父祖母讲马占山抗日的故事。马占山个子不高,其母乃蒙古族人,从小练就娴熟的骑朮,被迫入山林为匪,旋任清军哨长。辛亥革命后,投张作霖、吴俊升麾下,作战机智勇敢,屡屡升迁至旅长、师长、军长、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和黑河警备司令。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11月4日,日军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发动进攻,总兵力约3万人(含步兵长谷部照吾第3旅团等部队),目标是占领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
马占山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带领中国黑龙江省防军约1万3千人进行抗击。马占山率领部队与日军第二师团等部队激战16天,累计毙伤日军5000余人。其中包括12名将校级军官。马部伤亡2800人。首次创下了中日作战以少胜多的战例。关东军司令本庄繁说遭遇了“顽强抵抗”。
江桥抗战是中国军队首次有组织的大规模武装抗日战斗。重创了日军士气,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标志。马部虽因装备悬殊孤立无援最终向黑河撤离,但打响了武装抗日第一枪,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士气。关于马占山及江桥抗战,多有书籍网络刊载,本文无须赘述。
我的堂伯父陈凤桐(1902-1962),时
在马占山部下任少校副官,跟随马占山参加了江桥抗战。他亲历了抗击日寇的惨烈战斗。马占山带领部下与日军白刃格斗更是血溅江桥,杀得天昏地暗。江桥抗战后,马占山内无补给,外无援兵,弹药物资消耗殆尽,遂向日军诈降。马占山对他说:小桐子,你是家里独苗,回老家去吧!”堂伯父与一些战友不知其真实意图,遂脱离队伍回老家了。但能参加江桥抗战,也是他此生之一大快事。
马占山诈降后,与板垣征四郎虚与委蛇,巧妙周旋。在四十天后,套取了近2000万大洋及大量物资装备,帶亲信随从200多人回到黑河,再举抗日大旗。
我的祖父陈泽(字沛霖1900-1960)时在万福麟部任少将参议,曾奉张学良命前往热河招降土匪荣三点。并参加了长城抗战。抗战胜利后,祖父不愿跟万福麟去打内战,遂去拜见马占山,马占山说:“咱们爷们儿都打过日本鬼子,没反对过共产党。我不会去追随蒋某人,我就在北平当寓公了。你也没打过共产党,你就去共产党那儿说清楚,我想共产党不会为难你。”于是,祖父即遵马占山训导去投诚,交出了国民党委任他为东北中将建军副司令的委任状。鉴于祖父之坦诚,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我祖母董侠,字仲秋,1908-1987,曾作溥仪妹妹韫颖的陪读,并与张学良夫人于凤至交好。祖母说,马占山精明干练,杀伐果断。他常自言“胡子出身”。不知就里者以为他乃粗人。其实不然,他小时候也读过两年私孰,有文化功底。加之后来常与其秘书(师爷)娄心田探讨学问,故而文化水平不低。
娄心田1875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安昌镇一个师爷世家,文笔出色,是光绪年间的秀才。民国初年,经人引荐,娄心田赴东北投奔张作霖,后被派至马占山麾下担任秘书(师爷)。他在江桥抗战期间为马占山起草重要文告、电稿,其文笔犀利、策略精准,对宣传抗战起到关键作用。嗣后随马占山转战内蒙、陕西后,娄心田曾任西安特货公栈经理,负责为红军陕北根据地筹措军需,并担任东北军与红军的联络人。马占山与娄心田朝夕相处,其诗词、书法受益匪浅。
1933年6月,马占山到庐山见蒋介石,写下了著名的《松林曲》 :
百战赋归来,言游匡山麓。
爱此嵚崎山,状如于菟伏。
摩挲舒长啸,狂飙振林木。
国难今方殷,国仇犹未复。
禹迹遍荆榛,恐汝眠难熟。
何当奋爪牙,万里飞食肉。
还有马占山手书“还我河山”、“横磨歼虏"、“壮士履时艰唯念存亡大义;男儿当报国何计毁誉得失”等书法佳作。
纵观马占山一生,1931年9·18事变后
他率先组织抗击了日本侵略者,打响了著名的江桥抗战;他参与西安事变,赞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积极斡旋并率先在八项主张上签字;他为促进北平的和平解放积极奔走;他被毛泽东称为“世界名人”。
著名学者、教育家陶行知有诗《敬赠马占山主席》:
神武将军天上来,浩然正气系兴衰。
手抛日球归常轨,十二金牌召不回。
正是:
决战江桥慑敌胆,
诈降蓄锐鬼神迷。
将军拔剑震川岳,
壮士挥戈戮虎罴。
党派何分唯灭寇,
兵民应聚共培基。
铁流浩荡归沧海,
勿忘当年举战旗。

艺术家简介:陈建群,字易人,号抚元。著名诗人、篆刻家、书法家等。1953年12月26日生,山东蓬莱人。赵朴初弟子,从罗继祖先生研习甲骨及金文。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际书法家合作组织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研究员,中国楹联学会特约会员,中国法官诗文社顾问,海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图南阁书画院院长,香港国际名师名家名人联合会荣誉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