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残局藏锋
“棋局?” 苏墨白捏着那枚染血的龟甲,眉头紧锁。这两个古老的篆字笔触苍劲,却透着一股未尽的仓促,仿佛是在极度危急的情况下刻下的。
婆婆凑过来,眯着昏花的老眼仔细辨认,脸色微微一变:“这是周老头的手笔!他年轻时就好研究这些古篆卜甲……‘棋局’?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临走前还在惦记着下棋?”
谢静舟沉默地“扫视”着狼藉的屋内,空洞的眸子缓缓移动,最终定格在房间角落一个被打翻的棋盘上。那是一个普通的木质棋盘,棋子散落了一地,黑白交错,如同命运一般混乱。
她慢慢走过去,蹲下身,伸出未受伤的右手,指尖极其轻柔地拂过冰冷的棋盘表面,掠过那些散落的玉石棋子。她的动作很慢,仿佛不是在触摸,而是在倾听,在感知。
苏墨白和婆婆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他们知道,这位目不能视的公主,往往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感知。
忽然,她的指尖在棋盘边缘一处不起眼的榫卯接缝处停住了。那里似乎有一道极其细微的、不同于普通磨损的划痕。
“婆婆,”她轻声道,“劳烦您,看看这里。”
婆婆立刻上前,用她那干枯却异常灵活的手指仔细探查那道划痕,又轻轻叩击了几下棋盘背面。她的脸上露出一丝诧异:“里面有夹层!”
她小心翼翼地将棋盘翻过来,从发髻上拔下一根细长的银簪,插入榫卯缝隙,轻轻拨弄了几下。
“咔哒”一声轻响。 棋盘侧面,一块薄薄的木板竟然弹了出来,露出了一个隐藏的极好的狭小空间。
一本薄薄的、用油布包裹着的、边缘已经有些破损的线装书册,静静地躺在里面。
婆婆小心翼翼地将书册取出,展开油布。书册的封面上,没有任何书名,只以朱砂绘制着一个复杂的、类似星盘与卦象结合的奇特图案。
“这是……”婆婆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和难以置信。
谢静舟伸出手,指尖轻轻抚过那封面上的图案,身体微微一顿,低声道:“《河洛札记》……这是我外祖父,端敬皇后父亲的遗物。据说里面记载了他毕生研究河图洛书与星象谶纬的心得,甚至有一些关于……《星陨天书》和《幽冥秘录》起源的推测。周太傅当年与我外祖父亦师亦友,没想到,这本书竟然在他这里。”
苏墨白心中一震!竟然牵扯到了前朝国丈,以及两部天书的起源之秘!
婆婆迅速翻看书页。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细密的批注和图解,有些是周喆的笔迹,有些则是更古老的、属于端敬皇后父亲的笔迹。书页间还夹着几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一些零散的卦辞和地点。
其中一张纸条上,用周喆的笔迹匆匆写着一行字:“骊山西麓,寒潭洞,双星映月之时。”
另一张纸条上,则画着一个简单的、却让苏墨白和谢静舟瞳孔同时收缩的图案——那是一个圆环,内部两道月牙状痕迹交错环绕,与他们掌心和肩头的“同心契”印记,惊人地相似!图案旁边批注着两个小字:“锁?钥?”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似乎串联了起来!
周喆并非毫无反抗之力地被抓走!他很可能在敌人到来之前就有所警觉,甚至可能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搏斗,最终不敌被擒(或自行撤离?)。但在最后关头,他巧妙地留下了线索——那枚龟甲指向棋盘,而棋盘的夹层中藏着这本至关重要的《河洛札记》和这些纸条!
“骊山西麓,寒潭洞……双星映月之时……”苏墨白喃喃重复着,“双星映月……难道指的是某种特殊的天象?”
“根据星历,五日之后,将有‘荧惑守心’与‘太白经天’并现之异象,民间或称‘双星拱月’。”谢静舟沉声道,她对星象似乎也颇有研究,“难道就是指那个时候?寒潭洞……那里是前朝祭坛的一处隐秘入口!”
婆婆脸色无比凝重:“看来宇文玄和幽冥殿主前往骊山,真正的目标就是那处祭坛!他们要在那个特殊的天象之时,利用祭坛做些什么!周老头留下这线索,是希望有人能去阻止他们?或者……那里还有他留下的其他东西?”
“我们必须去寒潭洞。”苏墨白斩钉截铁道。无论是因为周喆的线索,还是为了阻止幽冥殿的阴谋,他们都别无选择。
谢静舟默默点头,将《河洛札记》小心地重新包好,贴身收起。这是至关重要的东西,或许蕴含着破解眼前困局的关键。
三人不敢在此久留,迅速离开了这片祥和中透着血腥的山谷。周喆生死未卜,但留下的线索将他们引向了下一个更加危险的目的地——骊山深处。
接下来的两天,他们凭借着婆婆对山林的熟悉和谢静舟超凡的感知,艰难地向着骊山西麓方向跋涉。越靠近骊山核心区域,幽冥殿的守卫越发森严。明哨、暗卡、巡逻队、还有各种阴毒陷阱和阵法层出不穷。
他们不得不昼伏夜出,利用复杂的地形和浓雾作为掩护,如同幽灵般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穿梭。好几次,他们几乎与幽冥殿的巡逻队擦肩而过,全靠谢静舟提前听出动静和苏墨白果断出手瞬间解决掉落单的哨兵才化险为夷。
苏墨白体内的幽锢散在这连续不断的奔波、战斗和紧张情绪刺激下,竟然被加速化解了不少,内力恢复到了五六成左右。他对婆婆所授的那些搏杀技巧也运用得越发纯熟,甚至开始尝试将天机宫的剑法精华融入其中,形成一种独特而高效的战斗风格。每一次与死亡擦肩,都让他变得更加强大和警惕。
谢静舟手上的伤在用了她自己配置的金疮药后,愈合得很快,但她消耗的心神似乎更大,脸色总是带着一丝疲惫的苍白。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沉默地赶路,偶尔会拿出那本《河洛札记》让苏墨白读给她听,两人共同参详其中晦涩的内容,试图找到更多关于同心契、关于双星预言、关于幽冥殿计划的蛛丝马迹。
任何关系的本质都是交换。在这生死与共、并肩前行的路上,交换的不仅仅是信息和技能,还有一种在绝境中逐渐滋生、难以言喻的信任与默契。虽然猜疑和隔阂并未完全消失,但那道由鲜血和共同目标浇灌出的纽带,正变得越来越坚韧。
终于,在“双星映月”之期的前夜,他们抵达了骊山西麓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根据地图和星象方位判断,寒潭洞应该就在这附近。
这里的阴煞之气浓郁到了极点,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腥臭和腐败气息。树木扭曲怪诞,枝叶漆黑,仿佛被墨汁浸泡过。地面上随处可见散落的动物骸骨,甚至还有一些新鲜的人类尸骨,显然都是误入此地的牺牲品。
“跟紧我,一步都不要错。”婆婆的声音压得极低,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警惕,“这里不仅是幽冥殿的据点,本身也是一处极凶的阴穴,天然形成了许多绝地和幻阵。”
她手持罗盘(显然是特制的,能一定程度上抵抗阴气干扰),小心翼翼地在前引路,每一步都踏在生门之位。
苏墨白和谢静舟紧随其后,精神紧绷到了极点。苏墨白能感觉到,自己掌心的月痕在此地竟然开始微微发热,仿佛与某种隐藏的力量产生了感应。他看向谢静舟,发现她也不自觉地用手按着左肩。
突然,走在最前面的婆婆猛地停下脚步,脸色剧变!
“不对!这罗盘……磁针乱旋!我们触动了什么东西!”
话音未落,四周的景象骤然扭曲变幻!原本的森林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无边无际的血色沼泽,无数惨白的鬼手从沼泽中伸出,抓向他们!凄厉的哀嚎声直灌脑髓!
是极其高明的幻阵!
“固守本心!是幻象!”谢静舟急声喝道,她的盲眼在此刻反而成了优势,不受视觉幻象干扰。
但婆婆和苏墨白却已受到严重影响,只觉得头晕目眩,气血翻腾,那血沼鬼手仿佛真实无比!
就在此时,前方血沼之中,一道真正的、快如鬼魅的黑影,悄无声息地破开幻象,一柄淬炼着幽蓝寒光的短刺,直刺婆婆的咽喉!
杀机,在幻象的掩护下,骤然降临!
第三卷《骊宫鬼影》终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