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珠尘劫】
第七章 琅琊旧梦
顾湛在血腥气中睁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帐顶绣着的琅琊王氏图腾——九尾狐衔珠图。剧痛自肩胛蔓延开,他试着动弹手指,却触到一段冰凉的丝绸袖角。
"别动。"陆惟深的声音沙哑得厉害,"箭镞淬了毒,医师刚放出黑血。"
烛火摇曳间,顾湛看见对方眉间悬针纹淡得几乎不见,唯有眼角新添的细纹记载着连日的煎熬。窗外传来浪涛声,他这才惊觉身处船舱。
"我们...在海上?"
"裴党余孽还在江南搜捕。"陆惟深递来药碗,手腕露出绑着的染血布条,"这是去琉球的商船。"
药汁苦涩难咽,顾湛却忽然盯住药碗边缘的釉彩——那是王家瓷窑特有的"雨过天青"色。记忆如潮水涌来:十年前裴夫人王氏邀他们赏瓷时,曾笑着说:"这釉色要用琅琊山特有的青金石磨粉..."
陆惟深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碗底赫然刻着个小巧的"宁"字。
"这是她的嫁妆。"他指尖轻颤,"我留了十年。"
第八章 血珠迷踪
商船在琉球那霸港靠岸时,顾湛的箭伤已结痂。他们扮作药材商人住进唐人街的"回春堂",后院里终日弥漫着当归与三七的香气。
月夜,陆惟深取出那半片鱼尾金饰:"这是裴宁当年塞给我的。她说若有不测,此物可指认真凶。"
金饰在月光下裂开,露出卷薄如蝉翼的绢纸。上面用血画着古怪图谱,标注着"泪珠""血珠""骨珠"三处密藏。落款处绣着半枚指纹——正是顾湛在裴世珩尸身上见过的斗形纹!
"原来裴宁早知道丈夫的阴谋。"顾湛抚过绢上暗褐血痕,"王家的珠矿竟藏着前朝秘宝..."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射进三支弩箭!陆惟深猛地扑倒顾湛,箭矢钉入床柱的刹那,他们看见箭尾刻着相同的斗形纹。
第九章 雾锁迷楼
逃亡的马车碾过冲绳的珊瑚路时,顾湛怀中的古镜碎片突然发烫。他掏出那些青铜残片,发现它们正自动拼合成半面镜子,映出的不再是人面,而是琉球王宫深处的琉璃塔。
"镜子在指引我们。"陆惟深勒住缰绳,"裴宁的母亲是琉球郡主,那塔里或许..."
王宫夜宴上,三杯泡盛酒刚过,顾湛就觉天旋地转。迷糊间看见侍从耳垂尖如鹰喙——正是裴党杀手的特征!强撑着扯动袖中镜片,镜光反射到梁柱时,竟照出个与陆惟深眉间悬针纹一模样的雕刻!
惊醒时已在塔顶密室。月光透过琉璃瓦照亮壁画:明代使臣赠予琉球王三颗宝珠,分别能"照人心""改人命""逆天命"。壁画末尾,佩戴鱼尾金饰的巫女正在埋藏宝珠,她的面容竟与裴宁一般无二!
第十章 裂镜重圆
追兵撞破塔门的瞬间,陆惟深突然将鱼尾金饰按进壁画巫女额间。机关轰鸣声中,暗格吐出的不是宝珠,而是半面残镜——与顾湛怀中碎片严丝合缝地拼成完整古镜!
镜光暴涨的刹那,他们看见裴宁的幻影从镜中走出:"惟深,顾公子,请记住——珠乃妄念,镜方本心。"
刺客的刀锋已逼至喉间,顾湛下意识举镜相抗。镜面掠过杀手面容时,那些鹰喙耳垂竟肉眼可见地变得圆润,凶狠目光也逐渐澄明。
"镜在照心..."陆惟深喃喃道,"它不是在预言,而是在警示!"
第十一章 归舟载月
归航的商船破开晨雾时,顾湛站在船头抚摸古镜。镜中不再显现未来灾厄,只映出朝霞下陆惟深逐渐舒展的眉宇。
"原来相由心改。"陆惟深递来温热的黄酒,"这些天我常想,若当年直接出示裴宁的血书..."
"那么裴党早已将证据毁尸灭迹。"顾湛望向海平线,"就像镜铭所说:境随心转。每一步看似歧路,实则都是必由之途。"
水手忽然惊呼起来——只见成群海豚跃出水面,每只海豚额间都有个月牙状白斑,恰似陆惟深渐渐淡去的悬针纹。
靠岸时正值元宵灯会。满城灯火映入古镜,镜中竟显现出裴宁的笑脸。她指尖轻点,镜面漾开涟漪,浮现出裴党余孽的藏身之处...
第十二章 长明不灭
三年后的寒食节,顾湛重回云深书院任山长。烛火通明的讲堂里,他正在讲解"心相之说",忽见个眉间有悬针纹的少年躲在窗外偷听。
那少年慌乱逃跑时跌出块玉佩,刻着琅琊王氏的九尾狐图腾。顾湛追到后山老槐树下,发现少年正对着树洞哭泣:"祖母,我实在装不下去了..."
树洞里供着枚鱼尾金饰,与当年裴宁那枚正好是一对。
月光照亮少年抬起的脸,那悬针纹在泪水中模糊——竟与陆惟深当年的纹路分毫不差!
顾湛轻轻递出古镜:"孩子,照照看吧。镜子里有的,不只是面相..."
少年颤手接镜的刹那,镜面突然映出漫天星河。星河深处,裴宁的身影若隐若现,温柔地抚过他眉间刻痕。
槐花纷落如雪中,悬针纹渐渐化作一道光洁的月牙痕。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