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碎京华》题记
寒山雪重埋金锁, 金陵灯黯血玉温。 十六载谜云翻覆, 九重深宫刃叩门。
——世间从无完璧事,唯见碎玉映丹心
【第一卷:寒山谜踪】 第一章 雪埋金锁
永熙十七年的雪下得邪性,北境寒山深处的积雪能没了成年男子的腰。老猎户徐老三踩着雪橇子往山下赶,忽听得山神庙里传来微弱的啼哭。那声音断断续续,像是要被风雪掐断了咽喉。
庙门半掩,供台上放着个锦缎襁褓,里面裹着个面色青紫的婴孩。徐老三解开羊皮袄将孩子揣进怀里,却摸到襁褓里藏着块硬物——是半块蟠龙玉佩,龙尾处缺了一角,断口锋利得能划破手指。
"造孽啊..."他喃喃自语,忽然瞥见供台下露出一角染血的衣袂。是个黑衣人的尸体,心口插着支金翎箭,箭杆上刻着细密的云纹。
徐老三慌忙抱起孩子要走,却听见庙外传来马蹄声。他闪身躲到神像后,透过破窗看见十几个披着黑氅的骑士踏雪而来。为首那人俯身检查尸体,突然厉声道:"孩子不见了,搜!"
第二章 京城暗涌
千里之外的镇北侯府,地龙烧得暖如春日。镇北侯赵擎正在赏玩新得的古剑,侍卫长秦刚悄无声息地跪在阶前。
"寒山那边失手了。"秦刚的声音压得极低,"我们赶到时,孩子已经被人带走。现场有猎户的脚印,往清河镇方向去了。"
古剑"铮"的一声归鞘。赵擎转身时,烛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陛下病重,太子监国。这个节骨眼上,绝不能让那孩子活着进京。"
屏风后忽然传来茶盏轻响。赵擎眼神一厉:"谁?"
华阳郡主扶着屏风转出来,凤纹裙裾拂过青砖:"大哥真要赶尽杀绝?那毕竟是长公主唯一的血脉..."
"十七年前她执意下嫁叶知秋时,就该想到今日。"赵擎冷笑,"若不是陛下这些年一直暗中追查,我何必此时动手?"
华阳捻着佛珠幽幽叹息:"可我记得,当年是你亲手..."
"够了!"赵擎猛地拍案,"有些事,最好永远埋在寒山的雪底下。」
第三章 市藏龙
十年后的清河镇来了个古怪少年。大家都叫他徐生,是徐老三从山里捡来的孩子。这孩子聪明得邪乎,镇上学堂的先生教一遍的诗文,他听个声就能背下来。
这日黄昏,徐生背着柴篓往回走,看见几个锦衣公子正在殴打老乞丐。他正要上前,却见老乞丐看似狼狈躲闪,每一步都恰到好处地避开要害。
"老不死的,敢弄脏小爷的袍子!"为首的公子哥又一脚踹去,突然抱着膝盖惨叫倒地——不知哪飞来的石子正打在穴道上。
徐生愣在原地,他分明还没出手。
老乞丐颤巍巍爬起来,经过徐生身边时忽然低语:"流云步不是这么用的。"
徐生浑身一震。这名字他只在那半块玉佩的刻纹上见过,连养父都不知晓。
是夜子时,徐生鬼使神差来到土地庙。老乞丐换了一身干净布袍,正在月光下摆弄三枚铜钱。
"你父亲叶知秋创的流云步,精髓在似退实进,似左实右。"老人突然出手,铜钱直射面门。徐生下意识踏步闪避,身形如流云舒展。
"看,你早就会了。"老人轻笑,"我是谢九,你父亲的故人。」
庙外忽然箭如飞蝗。谢九将徐生推开,自己心口中箭,喷着血沫塞给他一枚带血的铜钱:"去找...青州陆文渊...他是你..."
第四章 金翎再现
徐生在深山躲了三天。谢九临死前的眼神像烙铁印在他心里。那枚铜钱上刻着古怪符文,翻过来竟能照出人影。
第四日清晨,他悄悄回镇,却见自家茅屋围满了官兵。养父徐老三被铁链锁着,脖子上挂着"勾结逆党"的木牌。
"爹!"徐生刚要冲过去,却被一只冰冷的手捂住嘴拖进巷子。
是个黑衣女子,面纱上绣着金翎云纹:"想救你爹,就别出声。"
她递给徐生一块令牌:"今夜子时,城南酒窖。若想要真相,就拿着这个来。」
入夜后的酒窖弥漫着陈腐气息。黑衣女子摘下面纱,露出一张英气逼人的脸:"我叫金十三,金翎卫第十三统领。"她指尖轻点徐生胸前的玉佩,"这本来是一对,另一块在陛下手里。」
"陛下?"
"永熙帝是你外祖父。"金十三展开一卷画像,"十七年前长公主与驸马叶知秋遇害,你被暗卫拼死送出京城。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找你这唯一的外孙。」
徐生突然想起谢九临死前的话:"那青州陆文渊...」
"是叛徒。"金十三冷笑,"就是他出卖了长公主的行踪。现在他投靠了镇北侯,正在来清河镇的路上。」
窗外忽然火光冲天。金十三猛地将徐生推向后门:"走!去寒山北麓的落云寺找慧明大师...」
箭矢破窗而入。徐生滚出后门时,最后看见的是金十三被长枪刺穿的身影,她手中金翎箭直直射向某个华服男子——那人的眉眼,竟与徐生有七分相似。
(第一卷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