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辛《满庭芳·英伦契约颂》赏析
一,词作背景与作者简介
《满庭芳·英伦契约颂》由当代词人李含辛创作。李含辛(陕西礼泉人)是当代文坛颇具特色的跨界创作者,兼具多重文化身份,其创作生涯呈现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形成独特的"泥土味讽刺"风格。他自诩"争做新时代打油诗中国第一人",提出"三新二意一透顶"的创作理念,作品兼具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与地域文化特色。
二,词作内容解析
上阕:历史回顾与宪政起源
"泰晤西流,阿尔耸峙,石文初刻芒寒"开篇即以泰晤士河(泰晤西流)与阿尔比恩古称(阿尔耸峙)的意象,勾勒出英国历史长河的壮阔背景。"石文初刻芒寒"暗指1215年《大宪章》在兰尼米德签署的历史时刻。
"十三条款,王杖裂重峦"中,"十三条款"可能指《大宪章》的核心内容(虽未明确对应具体条款),"王杖裂重峦"则象征王权与贵族力量的博弈与妥协。
"四百年来星火,焚专制、锻作金环"回顾了英国宪政发展历程,从《大宪章》到现代民主制度的演变过程。
下阕:宪政精神传承
"当年兰尼米德,草犹绿,血痕未化云烟"回到1215年《大宪章》签署地兰尼米德,暗示宪政精神历经岁月仍历久弥新。
"看今朝议会,新律如泉"描绘了现代英国议会立法如泉涌般的活力,体现了宪政传统的延续。
"莫道孤悬海角,文明种、已遍人间"强调英国宪政精神虽起源于岛国,但其影响已遍及全球。
"重读处,羊皮卷上,光动九重天"以"羊皮卷"象征《大宪章》的法律文本,其精神光芒照耀至今。
三,艺术特色
意象运用:词中"泰晤西流"(泰晤士河)、"阿尔耸峙"(阿尔比恩)、"羊皮卷"等意象,既具英国特色,又富含历史厚重感。
时空交错:将1215年《大宪章》签署与现代英国议会并置,展现宪政传统的延续性。
形式创新:作者以传统《满庭芳》词牌表达现代宪政主题,形成形式与内容的艺术反差。
象征手法:"王杖裂重峦"象征权力制衡,"羊皮卷"象征法律传承,增强了词作的哲理深度。
四,思想内涵
该词通过对英国宪政历史的回顾与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法治、自由等普世价值的认同。词中"自由根系,深扎不列颠"、"文明种、已遍人间"等句,既肯定了英国宪政的历史贡献,也体现了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
附录
满庭芳·英伦契约颂
填词/李含辛
泰晤西流,阿尔耸峙,石文初刻芒寒。十三条款,王杖裂重峦。四百年来星火,焚专制、锻作金环。潮声里,自由根系,深扎不列颠。
当年兰尼米德,草犹绿,血痕未化云烟。看今朝议会,新律如泉。莫道孤悬海角,文明种、已遍人间。重读处,羊皮卷上,光动九重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