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观后感
作者:苏红军

当九月的阳光洒向天安门广场,
那隆隆震天的礼炮声,
宛如警世洪钟不停地鸣响。
八十载,岁月悠悠,
抗战的烽火仿佛还在眼前激荡。

千人联合军乐团,奏响经典乐章,
《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萦绕心房。
那熟悉的旋律,
唤起了十四亿人记忆绵长。
“14”“80”——
特定的数字,平添了阅兵景象,
氛围浓厚且非同寻常。

长安街上,铁流滚滚,
那是共和国军人在展示力量。
徒步方队,步伐铿锵,
“一老一新”,传承着抗日的荣光。
当年战场的气概,薪火永传,
人民军队战无不胜、英勇无畏,
永远闪耀着跨时代的锋芒。

装备方队,如钢铁巨龙奔放,
一批批新型重器,惊艳亮相。
高超音速穿云破雾,
无人机群悉数列阵,
国之利刃,震彻万里海疆。
它们是捍卫和平的坚盾利器,
是国泰民安山河无恙的硬核保障。

空中梯队,划破苍穹万丈,
预警指挥机挂帅、歼轰机呼啸翱翔。
雄鹰展翅、气贯长虹,
多款新机初露,神采飘逸锐不可当。
展示着空中力量的跨越式发展,
让世界见证我中国空军扶摇直上。

战旗方队,
以熟悉的姿态,猎猎招展,
每一面红旗都镌刻着功勋与辉煌,
似抗战先烈的热血,在旗帜上流淌。
仿佛它们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激励着后人勇往直前,决不彷徨。

年过九旬的老兵们登上天安门城楼,
白发苍苍,却目光如炬晶莹透亮。
他们是那段历史的经历者,见证者,
是祖国和人民的功勋榜样。
颤抖的敬礼,饱含岁月滚烫,
胸中装着对祖国的赤诚,
对战友的思念与忧伤。

这一刻,我心潮澎湃,
为祖国的强大倍感荣耀。
伟大的中华民族啊,
你将永远昂首屹立在世界东方。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向着未来,奋勇前进,
谱写更加辉煌的新时代华章。

作者:苏红军
图源:央视新闻、新华社

作者简介:苏红军,网名阿五苏。河南杜甫故乡人,文学爱好者,参战退伍军人。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巩义市民俗研究会会长。闲暇时喜欢在文字中寻找乐趣,在田园间觅求发现。亦有文章散见诸多媒体平台,偶有发表于期刊报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