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留住9•3
乔建忠
2025年9月3日,全国各地都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开展了多项教育青少年的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从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但人们担心:9•3热情、激动过后,我们的红色教育存在的问题依然会凸现。如资源匮乏。红色景点教育主体应该是青少年学生。但目前这个主体不突出,受众人数在减少。特别在农村地区红色教育基地数量小、规模小,周边很少有红色陈列馆,优质红色教材、影像等,农村地区青少年难以就近接受红色教育。
学校红色教育方式传统单一,一般多以班队会课为主,缺乏互动体验、实践参与等创新形式,难以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和共鸣。
党的红色基因教育,必须从孩子和学生时代抓起,才能让党的红色基因代代相承。现在许多烈士陵园管理人员反映:目前学生祭扫烈士陵园人数在不断减少。近几年的清明节,许多学校没有组织学生祭扫烈士陵园,似乎将这一对学生开展正面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载体遗忘了。
前不久,笔者跟着旅行团去了一趟前几年被俄罗斯交还给中国一半的位于乌苏里江中间的黑瞎子岛,听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目前由俄罗斯管辖的黑瞎子岛的另一半有一所幼儿园,每年孩子入园时的第一堂课,老师带领孩子去瞻仰岛上的苏军烈士陵园。老师讲到烈士动人故事时哭了,孩子们也跟着哭。虽然这些孩子不懂什么是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但烈士的光辉形象和动人事迹已深刻铬记在孩子们的心中。这样的传统教育一代一代传下去,造就了今日被人们称为“战斗民族”的俄罗斯。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对孩子、学生的第一节课,大概大多数教师灌输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在孩子和学生家长心中也留下了深深的铬印。为此为了一味追求成绩,学校在教学课程安排上偏重于语数英主课,轻思政教育和红色教育,思政教育更是少得可怜。平时有些学校虽然也组织一些红色教育参观活动,但学生参与率、热情不高,有的只是图形式,应付考评检查。有的学校还常常把思政课被其它主课占用。学校普遍存在专职思政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小学,许多学校没有专职思政教师。近年来,在红色文化、道德信仰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弱化问题,对红色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全社会共识,导致学生缺乏对党史、国史和社会发展史的认知,不少学生学业优秀,但社会责任感很差。不结婚、不生育,一味图个人享受的人越来越多。
加强青少年红色革命教育,时关民族的复兴,是保持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大事,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强化青少年红色教育的工作力度,建立政府、社会、学校和家长等多方面协调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在全社会形成一套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完善的工作制度。
要对接规划,乘势借力。现在,红色文化纪念点发展正值大好时机,建设文化强国,已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要的目标任务。文化公园建设、文明体系建设等,将列入各级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拓展、发展,要对接文化公园建设、文明体系建设。
要留住9•3。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加大红色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报刊、电台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广泛宣传红色革命人物,观看红色经典电影,组织开展红色征文、演讲、参观和文艺表演等活动。学校应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力度,扩大受教育面,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要留住9•3,应建立长效有效的保障机制。将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纳入全民教育教学计划,明确课时要求和考核标准,确保红色教育常态化开展。专设红色教育专项经费,保障活动资金和师资培养。加强红色教育工作的督查,对青少年红色教育活动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强化专项考核,考核结果与年终绩效考核相挂钩。对未完成红色教育任务的学校提出整改措施。
党的主要领导指出:“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毛泽东主席曾告诫全党:“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要让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是培养红色接班人的大事;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为此让我们时刻铬记“9•3”,不要成为一阵风,而要成为工作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