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就是浇愁
作者:那寒
写诗不能谋生又不是我个人的悲哀
我对天生诗者我无话可说
千百年来一直这样一直诗山诗水一直英雄借用
给我的时代揪出一个工蜂的词陪我孤独
给大江东去水设垂直落差千丈才塞满我渺小的虚无
走过的云南贵州广东陕西山山东河南河北浙江都是标点符号
还有很多省市等不到我的脚步和垂爱
我可顾及不了九月后的秋夜和霜雪
命运的时钟不记录我的过去和荣耻
从不记录这个世间的奇葩和丑陋
更不记录个体的爱念及得失的生存之道
九月的画面里帧选一副有酒的画面作我缩写
一帘巴山秋雨此时挂我正午至黄昏
2025年9月5日。
酒浇愁绪,诗写孤怀——评那寒《喝酒就是浇愁》
这首诗以“喝酒浇愁”为引,将诗人的生存困境、精神孤独与对世界的观察熔于笔端,文字间满是冷峻的清醒与深沉的怅惘,在碎片化的意象拼接中,勾勒出一位坚守诗意者的精神画像。
一、直面困境,以“真”剖白生存之惑
诗人开篇便直言“写诗不能谋生又不是我个人的悲哀”,不回避诗意与现实的冲突,既点出自身困境,又将其置于“千百年来一直这样”的历史语境中,弱化个人怨怼,多了份对行业常态的清醒认知。“给我的时代揪出一个工蜂的词陪我孤独”一句,更将“孤独”具象化——如同工蜂般劳碌却无人共鸣,道尽坚守诗歌者的精神寂寥,直白的剖白让情感极具冲击力。
二、意象跳脱,以“阔”反衬个体之“小”
诗中意象跨度极大,从“大江东去水”的千丈落差,到云南、贵州等省市构成的“标点符号”,再到“巴山秋雨”的帘幕画面,空间上的“阔”与“个体的虚无”形成强烈对比。“大江东去水设垂直落差千丈才塞满我渺小的虚无”,以壮阔自然反衬内心的空寂;省市沦为“标点符号”,既写尽漂泊足迹,也暗喻个体在广阔世界中的渺小,这种反差让“愁”不再是浅层次的情绪,更添了份对存在意义的叩问。
三、冷观世事,以“酒”收束复杂心绪
诗人以“命运的时钟不记录我的过去和荣耻”“不记录世间奇葩和丑陋”冷观世事,道尽个体在时代中的“被忽略感”,所有的困惑、孤独与怅惘,最终都落于“九月的画面里帧选一副有酒的画面作我缩写”。酒不再是单纯的“浇愁”载体,更成了诗人对抗虚无、收纳心绪的出口,而“一帘巴山秋雨挂我正午至黄昏”的收尾,以凄清的景致延续愁绪,余味悠长,让“浇愁”的主题更显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