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寒刃凝霜 第二章:古观迷雾
雪粒子砸在竹叶上沙沙作响,像无数细小的鬼魂在窃窃私语。殷停云踉跄着撞进一片墨绿深处,怀中的婴孩突然止了啼哭,睁着乌溜溜的眼珠望向云雾缭绕的峰顶。
血从她肋间渗出,在雪地上绽开一串残梅。奇怪的是,越往竹林深处走,伤口越是泛起诡异的凉意,仿佛有看不见的手在缝合皮肉。她低头瞥见腐叶间露出半截石碑,刻着"云深不知处"五个古字,字缝里爬满青金色的苔藓。
道观朱漆剥落得厉害,檐角镇兽覆着薄霜,唯独门楣悬着的铜镜光洁如新。殷停云抬手欲叩门环,那门却吱呀一声自内开启。穿灰布道童袍的小少年提着灯笼,瞳孔里跳动着两簇幽蓝火焰。
"师尊候客多时。"道童侧身让出通路,灯笼照见殷停云腕间半块螭纹佩时,焰心陡然爆出星子,"原是故人之物。"
殷停云踏进天井的刹那,怀间婴儿突然发出猫儿似的呜咽。她顺着孩子的目光望去,见东厢廊下站着个青袍道人,身形清癯如竹,指节分明的手正按在廊柱浮雕的睚眦目珠之上。
"顾..."她刚开口便咳出黑血,丝帛地图自袖中滑落,"家母..."
"你中了薛家的冰魄针。"顾横舟的声音像雪水漫过青石,他并未触碰地图,只凝视婴儿心口的绯红印记,"竟将焚情蛊种在襁褓子身上。"
道童突然惊呼:"师兄!你的剑!"
殷停云这才看见道人背后剑架上的古剑正在震颤,剑鞘裂纹处渗出的金血滴落在地,竟化作游丝般的光缕缠上婴儿的手腕。孩童破涕为笑,攥住光缕轻轻拉扯,观中三十六盏长明灯霎时明灭不定。
"双生蛊。"顾横舟拂袖截断光缕,指尖触及婴儿皮肤时泛起霜纹,"子蛊连着重泉宫底的那位,母蛊却系着..."
他的话戛然而止。殷停云忽然觉得心口灼痛,嫁衣前襟自行撕裂,露出心口处与婴儿一模一样的绯红印记——昨夜替孩子挡掌时,蛊毒已悄然渡入她的血脉。
道童猛地提起灯笼照向西方,琉璃灯罩应声炸裂:"镇魔碑倒了!"
地底传来锁链崩断的轰鸣,观外竹林如浪倒伏。殷停云腕间螭纹佩突然发烫,断口处浮起血线般的红光,与顾横舟剑鞘金血交织成网,将啼哭的婴儿笼在光晕中央。
"十八年死局。"顾横舟叹出的白气在空中凝成卦象,古剑自行出鞘三寸,剑光映出他眼底浮动的金色符咒,"原是应在此处。"
第三章:旧恨如灼
烛火噼啪炸开灯花,将顾横舟的影子投在药柜密密麻麻的抽屉上,每个铜环都刻着星辰符号。他正在用银刀刮去殷停云伤口发黑的皮肉,刀尖触及白骨时忽然顿住。
"薛断鸿的冰魄针淬过陨星铁。"他捻起染血的棉纱,纱絮竟无风自舞,悬空组成微缩的星图,"你父亲可知晓女婿与天外教勾结?"
殷停云疼得咬碎软木,恍惚间又看见喜堂满地的红——父亲的头颅滚在合卺酒泊中,母亲将玉簪扎进她掌心时嘶吼的话语混着血沫:"去沧州...告诉你顾师叔...薛家掘开了荧惑守心之局..."
药杵捣碎冰魄针的脆响惊醒了她。顾横舟站在丹炉前,炉火将他半张脸映得如同金塑,另半张却陷在阴影里。炉盖上旋转的太极图投出光柱,正照在婴儿心口的蛊印上。
"廿年前武林盟主殷北辰大婚之日,魔教圣女离奇暴毙。"他突然抓起药碾中的陨星铁粉,撒入光柱时爆出湛蓝火花,"世人都道是你父亲下的毒手。"
火花映出梁间悬垂的卷轴——泛黄的画幅上,红衣少女与蓝袍少年并肩立于星晷仪前,掌心托着枚荧荧发光的奇石。殷停云认出少年时代的父亲,而那少女眉心的火焰纹,与她怀中婴儿的蛊印分毫不差。
"圣女临产时遭反噬,是我亲手将胎儿封入玄冰棺。"顾横舟的袖袍无风自动,露出腕间深可见骨的灼痕,"那孩子心口天生带着焚情蛊印,本该永镇重泉宫底..."
婴孩忽然咯咯笑起来,小手抓向光柱中浮动的星尘。地底再度传来锁链挣动之声,梁上卷轴哗啦啦自行展开,露出背面密麻的批注:
"荧惑石动,星槎现世。双蛊重合之日,即通天之路重启之时。"
殷停云突然剧颤——她腕间螭纹佩变得滚烫,断口处浮起的红光与卷轴批注字迹同源!母亲濒死时的诅咒如惊雷贯耳:"薛断鸿要的不是漕帮...是星槎..."
铜镜忽绽强光,映出观外景象:黑压压的玄甲卫潮水般涌来,为首者举起鎏金喜牌,牌面折射的光竟将竹海照得亮如白昼。喜牌背面的火焰纹熊熊燃烧,幻化出魔教长老扭曲的面容。
"来得正好。"顾横舟古剑彻底出鞘,剑身流淌的金血滴落在地,化作游走的符咒,"旧账该清了。"
剑风扫过丹炉,炉盖轰然开启。炉芯悬浮的并非丹药,而是枚剔透的冰晶,内中封存着一簇跳动的蓝色火焰——与婴儿瞳色一模一样。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