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8月26日,德州长河教育集团教师培训会在长河小学拉开帷幕。首日以“出彩教育的理念理论和实践”为主题,“三和教育”的魅力在课堂中生动绽放——30位小学生化身“小老师”,40分钟完成《白鹭》全流程学习,《小数点的乘法》课上,18人斩获满分,英语课上孩子们对单词、句型、文本倒背如流……高快课堂的背后,是“从个体出发的三和教育,让每个人都出彩”的教育智慧。参会教师反响热烈,迅速形成多篇听后感,经遴选,五位“高快演讲之星”脱颖而出。今日特选三等奖获得者陈才的演讲稿《以心育心,让三标课堂成为成长乐园》,与读者共飨这场教育实践带来的思考与启发,感受“出彩教育”的蓬勃力量。
聆听孟国泰先生“三标课堂”的分享后,我对课堂教学的目标、方法及学生成长引导有了全新思考。其理念既聚焦学生能力培养,又关注个体发展,让我收获颇丰。
在学生成长引导上,“三标课堂”传递出“向内赋能”的核心。正如“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乐观的自己与悲观的自己,乐观的自己一旦战胜了悲观的自己,他就做了最好的自己”(孟国泰语),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场所,更应是学生心态调整的空间。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用乐观战胜悲观,帮助他们在学习挫折中建立自信,最终实现“做最好的自己”的成长目标。这与《三标课堂》“以学生为核心”的理念高度契合,也让我意识到教学既要教书,更要育心。
在课堂互助体系构建上,“三标课堂”强调“层层递进,自主互助”。“个体不会对子教,对子不会小组教,小组不会全班教,全班不会老师教”(孟国泰语)的五级教学联动机制,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它引导学生从个体教学到对子教学,再到集体教学,最后在必要时寻求教师支持,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意识,也让课堂帮助更具针对性,真正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互教中进步”。
在具体教学方法实践上,“三标课堂”的“多感官观察+分层指导”范式极具操作性。以写作教学为例,孟国泰先生引导学生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用手摸,调动多感官积累素材;再通过二次观察完善文章,最后评选“班级观察之星”激励学生。这种分步骤、重体验、强反馈的方式,既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难度,又激发了他们的观察兴趣与表达欲望,让我深刻理解到教学需“循序渐进,立足学生体验”。
此外,“三标课堂”也提醒我关注“特殊学生”的成长需求。“请令人担心的孩子展示”这一细节,尽显课堂教学中“一个都不能少”的温度——教师通过针对性互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给予他们展示与进步的机会,避免因忽视导致学生掉队。这让我明白,好的课堂既要关注整体进度,更要兼顾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感受到被重视、被期待。
此次学习让我清晰认识到,“三标课堂”的核心在于“以标为引,以人为本”。未来教学中,我将尝试把“心态引导、互教体系、体验式教学、个体关注”融入课堂,以更科学、更温暖的方式助力学生快乐成长,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乐园。
青力点评
陈才老师的演讲稿紧紧围绕“三标课堂”,从成长引导、互助体系、教学方法、特殊学生关注四个维度展开,案例具体,如写作教学中的多感官观察、“请令人担心的孩子展示”等细节,让理念落地有了具象支撑。逻辑清晰,语言平实,准确生动,既体现学习后的深刻思考,又传递出将理念践行于课堂教学的决心,较好地诠释了“以心育心”的课堂内核,对教育工作者有实际借鉴意义。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