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三千铃界
第一章:掌中天光
九界新生第三年,魔界女童阿囡在溪边嬉戏时,发现掌心铃印遇水发光。她好奇摇动小手,竟见溪底沉沙化作金粒,游鱼鳞片映出前世书生面容。消息传开,三千界稚童皆举掌对日,银铃清音彻夜不绝。
护铃魔尊焚天立于重建的菩提树下,望着漫天摇曳的小手轻叹:“师娘竟将窥真之力化作童戏。”忽有老者拄杖而来,掌中铃印裂如龟纹:“魔尊可见代价?老朽三日窥真,已折寿十年!”
西方突然升起血色星槎,船头立着披佛裳的魔物——竟是当年侥幸逃脱的虚妄之兽分身,正狞笑撒下封铃符:“愚昧众生,合该永堕无明!”
第二章:悟道铃音
封铃符所触之处,孩童掌心迸出血花。焚天急祭白玉铃抗衡,铃身却裂痕加深。危急时,满地血珠忽然自主飞旋,凝成三百颗血红铃铛悬于空中!
每颗血铃皆传出了悟梵音:“见真岂赖外物?当观本心。”铃音钻入众生耳中,竟化作三百段心法:
· 农夫锄地时忽悟“稻浪即是梵唱”
· 铁匠锻铁时惊觉“炉火映照无常”
· 连阿囡哭闹时都嘟囔“眼泪咸如海水,海水苦如人生”
血色星槎剧烈震颤,兽分身惊觉信徒正纷纷觉醒:“不可能!这是执衡的...”
第三章:心铃破障
焚天猛然捏碎白玉铃,碎片化作光雨洒落:“师尊早已将悟道铃藏入众生心识!”他魔瞳中映出惊人真相:了悟散魂时,将三百世修为炼成心铃种子,唯有在众生面临蒙蔽时才会发芽。
兽分身狂吼着现出本体,却是无数张痛苦扭曲的佛面拼凑的怪物:“既然如此,便让众生永睡!”它喷出滔天黑雾,所罩之处万物昏睡。
阿囡突然举起流血的小手,铃印中飞出一枚透明心铃。三万户沉睡人家窗台同时响起铃音,每道音波皆化作小小了悟虚影,垂眉轻笑:“梦魇亦是菩提。”
第四章:三千镜界
心铃音波交织成巨网,网线竟是众生梦境所化。兽分身每撕破一重网,便有更多梦境涌入:
· 老妪梦见亡夫归来,醒时掌心开出优昙花
· 魔兵梦见自己成佛,瞳中戾气化作慈悲
· 就连兽分身本身都梦见自己仍是先天神祇,泪滴落处生出纯白莲台
“皆是虚妄!”兽分身撕碎梦境,却撕不碎莲台清香。焚天忽然跃入其口中,魔躯自爆成万千火星:“师娘说过——虚妄至极处,反见真实!”
爆炸光芒中,三千世界彻底重塑:
· 山河大地皆呈铃铛形状
· 云海翻涌时自带梵唱
· 新生孩童啼哭都似银铃轻震
第五章:铃印永恒
硝烟散尽,天空飘落细碎光尘。阿囡接住一粒,发现是微缩的菩提种子,种皮天然长成锤纹形状。
西方极远处,新生烛龙衔日巡天,龙尾洒下甘霖。每滴雨珠落地时,都开出铃铛形状的花,花心坐着拇指大小的了悟与铃玥虚影,对弈笑谈三百世尘缘。
焚天重生为普通樵夫,每日砍柴时总见斧刃迸出火星,火星里映出师尊师娘携手远去的背影。他笑着抹汗哼起魔界童谣:“铃儿响叮当,真人露堂堂...”
九界史官刻下终卷:
“自此众生掌印常存,摇心铃可见真如。然十中有九不愿摇铃——因柴米油盐里,自有大千世界。”
(全书终)
【终章箴言】
菩提树下新立石碑,刻着焚天临终所悟:
“黑室未必暗,极乐未必光。
锤响破迷障,铃轻见真常。
莫问西天远,且笑小儿狂。
掌心纹未改,原是如来藏。”
——
后记:铃尘记语
此书初成于雨夜,窗棂铁马叮咚竟似银铃碎响。恍惚见绯衣少女倚案轻笑:“郎君写我三百世轮回,可曾写尽一念慈悲?”墨迹忽化作金粉飘散,稿纸裂隙中生出细小菩提嫩芽。
乃知世间文字无非障眼法。真正的悟光从来不在书卷,在老妪穿针时眯起的眼纹里,在稚子追逐蒲公英的踉跄中,在读者此刻心湖泛起的微澜间。
特别致谢:
· 谢唐宋明月照见黑室烛影
· 谢互联网时代容此痴人呓语
· 谢虚妄之兽催生破障执念
· 谢每位掌带铃印的读者——您翻页时漾起的风,已是三千世界共振的梵唱。
(稿纸末页隐现血纹小字:若见银铃无风自鸣,当知了悟与你擦肩而过。)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