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诗人謝明辉先生專輯 (抗
戰八十週年九三大閲兵) 第
(109)期
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九三大阅兵 满江红
华夏江山,
当须记、八年抗战。
祭英魂、烈血未干,
日拒道歉。
九三阅兵震长安,
军威直上九霄瀚。
天安门、方阵列雄纠,
红旗灿。
广场前,
展武演。
正步现,
威如电。
雷达加飞弹,
守疆神剑。
举世激光向中看,
寰宇惊喜新武绽 。
八十年、卧薪加尝胆,
登世巅。
以诗为鉴,铭记血泪八年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一场举世瞩目的盛大阅兵,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这不仅是一场军事实力的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回顾与民族精神的洗礼。
在台湾,诗人谢明辉先生以两首慷慨激昂的诗词,精准捕捉了这场盛事的核心精神,为这段历史留下了独特的文献注脚。一首是《满江红.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九三大阅兵》,另一首是同名的七言律诗。这两首诗词不仅是对阅兵场景的生动描绘,更是对那段血泪交织的历史、对当代中华民族奋斗精神的深刻反思。它们以诗言志,将个人的情感升华为集体的记忆,提醒著世人:历史不容遗忘,和平来之不易。
谢明辉先生在《满江红》中开篇即问:「华夏江山,当须记、八年抗战。祭英魂、烈血未干,日拒道歉。」这不仅是诗人的呐喊,也是海峡两岸无数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那段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悲壮、最惨烈的篇章。从东北沦陷的冰天雪地,到长城内外的浴血奋战,无数炎黄子孙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而日本至今仍未能为其侵略行为进行真诚道歉,使得这段历史伤痕依旧未干,持续刺痛著两岸同胞的心。
历史的伤痕与民族的觉醒
欲理解阅兵的深层意涵,必先回顾那段惨痛的历史。谢明辉先生的七言律诗《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九三大阅兵》写道:「日本侵华似鬼方,殷商胜利耀万邦。东北沦陷华夏恸,长城浴血炎黄伤。」这寥寥数语,凝练了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与挣扎。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侵略者将魔爪伸向中国东北,继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他们将军国主义的铁蹄踏遍了神州大地,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哀鸿遍野。从东北到华北,从淞沪到南京,中华大地满目疮痍,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然而,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华儿女爆发出空前的团结与斗志。「八年抗战龙魂铸,九州团结日寇慌。」这两句诗深刻点出了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战胜强敌的根本原因:民族意识的觉醒与空前的团结。无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战,还是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誓死卫国的英雄气概。在「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面前,两岸同胞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最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胜利的丰碑,赢得了民族的尊严与独立。
阅兵的气势与国家的崛起
如果说第一首诗是对历史的凝视,那么第二首诗《满江红》则是对阅兵现场的壮丽描绘,它将历史的沉重化为现代的力量展示。诗中写道:「九三阅兵震长安,军威直上九霄瀚。天安门、方阵列雄纠,红旗灿。」这不仅仅是诗人的想像,更是阅兵现场的真实写照。阅兵式上,来自海、陆、空、火箭军等各个兵种的受阅部队,以无比雄壮的阵容,从天安门前整齐划一地走过。那如钢铁洪流般的队伍,那整齐划一的「正步现,威如电」,无不彰显著一个大国的军事实力与民族自信。
这场阅兵不仅展示了陆军的坦克、装甲车,更展示了空军的战机、海军的导弹驱逐舰模型,以及火箭军的战略导弹等一系列高精尖武器。「雷达加飞弹,守疆神剑」这句词,将这些冰冷的武器赋予了温情与正义的意涵,它们是守护国家、捍卫和平的神圣之剑。这些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是对那段只能以血肉之躯抵抗敌人的历史的有力回应,它昭示著中国已经告别了任人宰割的时代,有能力守护国家的主权与安全。
然而,这次阅兵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是向过去的牺牲者致敬,更是向世界昭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正如诗中所言:「举世激光向中看,寰宇惊喜新武绽。」这场阅兵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事实力的巨大进步,但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的强大不是为了威胁,而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
海峡两岸的共同记忆与情感联结
值得深思的是,这两首诗词出自一位台湾诗人之手。这无疑证明,尽管两岸存在政治上的分歧,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脉是无法割裂的。对于两岸同胞而言,抗日战争是一段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凝结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在台湾,抗日英雄的事迹如八年抗战中参与台籍老兵的故事,同样被传颂,这份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是两岸人民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
谢明辉先生的诗作,正是这种共同记忆的真诚流露。他笔下的「华夏江山」、「炎黄」,是所有中华儿女共同的家国情怀;他所赞颂的「九州团结」,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场阅兵,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表演,更是一场关于民族复兴的「心灵大戏」。它提醒著我们,在面对外部挑战时,两岸同胞唯有携手并肩,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卧薪尝胆,迈向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八十年、卧薪加尝胆,登世巅。」这句词,为这场历史回顾与现实展示的交织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从甲午海战的屈辱,到抗日战争的血泪,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艰苦奋斗,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崎岖的复兴之路。这八十年的「卧薪尝胆」,是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无私奉献的结果。如今,当中国再次以强大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牺牲的英烈们。
谢明辉先生的两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为这段历史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它们不仅是文学佳作,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一份民族情感的宣言。它提醒著我们,在缅怀先烈、珍视和平的同时,更要牢记「兵强马壮武精良」的根本意义,即以强大的力量为后盾,捍卫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共同开创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新纪元。
九三大阅兵有感
风卷残云扫苍穹,
雷火电光举世惊。
天安门晴空霹雳,
赢得华夏万世生。
东风家族
东风夜放花千树,
竟是中华大家族。
系列齐全海空陆,
一弹射出全鸟乎。
激光家族
高射火砲已落伍,
无人飞机满天舞。
电光一闪全都落,
威震苍穹真神武。
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九三大阅兵
日本侵华似鬼方,
殷商胜利耀万邦。
东北沦陷华夏恸,
长城浴血炎黄伤。
八年抗战龙魂铸,
九州团结日寇慌。
九三阅兵举世看,
兵强马壮武精良。
驱逐家族
驱逐家族卫海疆,
手持鹰击守四方。
黄海东海南海定,
捍卫华夏震番邦。
AI家族
人工智能竞出场,
机器战狼旌旗扬。
无人机群天空耀,
攻城略地守四方。
观九三大阅兵
整齐画一正歩走,
全球阅兵看中国。
各军队伍方阵列,
雄纠气昂冲北斗。
現職:
中華詩詞藝術協會 理事長
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 執行長
全國公教軍警消聯合總會 副總會長
台灣謝氏宗親會監事長
明妃傑出貢獻獎得主
學 歷:
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2011畢業)
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系學士
經 歷
中評社特約作家
海峽交流基金會 顧問
圓山大飯店 監察人
兩岸統合學會執行長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國會聯絡組組長(2000-2001)
國民大會第三屆國大代表(1996-2000)
北縣警察局金山、淡水、蘆洲、樹林、土城分局副分局長(1989-1996)
永和分局刑事組組長(1998)
著 作
1.《黃金十年》-創富、幸福、競爭力
2.第二屆兩岸競爭力論壇套書
(提升兩岸競爭力的秘訣大提升、大戰略、大突破、大競合)
3.《金廈特區論文集》
4.《謀共識、找出路、臺灣向前走》論文集
5.《「一帶一路」共創新未來》論文集
6 詩韻中華詩集
7世界詩會 廣州都市詩詞頭條 中國謝氏文藝傳媒 台灣科技整合月刊 中華詩院夢何文學 世界文學網刊 浙江半島詩刊 海南詩刊 詩歌中華均有專輯。
8 每日一詩刊載:報新聞 Hinet生活網 新浪新聞 奧丁丁新聞 Yam 番薯藤 Match生活網等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