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寒山残卷
第二章 金陵风云起
金陵城,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岸。时值仲春,柳絮如雪,画舫如织,笙歌彻夜不绝。城东慕容世家府邸张灯结彩,朱门大开,宾客车马络绎不绝。
三百年前,金陵裴家一夜之间满门被灭,江南修仙界格局大变。慕容家趁机崛起,如今已是江南第一修仙世家,权势熏天。
明日便是慕容家主慕容峰五百岁寿辰,更是慕容家宣布炼制出“三生镜”后的首次观礼大典。据说此镜能照见前世今生、因果轮回,修真界为之震动,各派高手纷纷前来,欲一睹这旷世奇宝。
寒山寺藏经阁内,裴雪寂面前摊开着一封烫金请帖。明净小沙弥站在一旁,好奇地探头张望。
“师兄,慕容家竟然给您也发了请帖?”明净惊讶道,“他们不知道您是裴家...”
裴雪寂指尖轻抚请帖上慕容家的家徽——一只展翅的金翅大鹏,目光幽深:“他们自然知道。”
“那您要去吗?听说那三生镜能照见前世因果,说不定能查出裴家被灭的真相!”明净语气激动。
裴雪寂缓缓摇头:“查明真相又如何?冤冤相报,无非是卷入新一轮轮回。慕容家此举,背后必有深意。”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向金陵方向。三百年来,他早已算出裴家血案与慕容家有关,但知晓因果的他明白:世间恩怨无非相欠相还,执着于报仇只会陷入更深的因果漩涡。
“可是师兄...”明净还想再劝。
“去将前日方丈给我的那匣佛经取来。”裴雪寂打断他,“我今日要将其整理归档。”
明净只得应是退下。阁内重归寂静,唯闻窗外风吹桃瓣落地的细微声响。
裴雪寂从怀中取出那枚血色玉佩,指尖摩挲着上面的九瓣莲纹。他何尝不想知道真相?但更怕真相背后,是更多剪不断理还乱的因果纠缠。
然而当夜禅定中,那个黑衣女子的身影再次出现。这一次更加清晰:她站在血泊中,手中长刀滴血,刀身上裴家血莲纹路刺目惊心。女子抬头望来,眼中似有泪光,唇瓣微动,仿佛在说什么。
裴雪寂猛然惊醒,额间渗出细汗。
他掐指推算,眉头越皱越紧。天机混沌,似有大事将发生。而那黑衣女子的命星,正指向金陵方向。
次日清晨,裴雪寂一改往日素净打扮,换上一身青色常服,墨发用一根桃木簪松松绾起。
“师兄真要下山?”明净惊喜地问。
“尘缘未了,终究要去了结。”裴雪寂语气平淡,将几件法器收入袖中,“我去向方丈辞行。”
寒山寺方丈慧明大师已是千年高龄,眉须皆白,双目却清澈如婴儿。见裴雪寂来,他轻轻叹息:“终究是避不过这一劫。”
裴雪寂合十行礼:“弟子愚钝,还请师尊指点。”
“因果如网,愈挣扎愈缠绕。”慧明大师递过一串菩提念珠,“唯有心如明镜,方能照见本来面目。记住:知因果者不昧因果,情之所钟,正之所向。”
裴雪寂接过念珠,郑重佩在腕上:“弟子谨记。”
下山路上,桃花纷飞如雨。裴雪寂回首望了一眼云雾中的寒山寺,心中莫名升起一丝预感:此番下山,恐将彻底改变他的修行之路。
金陵城中,慕容府邸已是人声鼎沸。各路修仙者齐聚一堂,互相寒暄,目光却都不离大殿中央那座被红绸覆盖的高台——三生镜就在其中。
裴雪寂白纱遮面,隐在人群角落,冷静观察着在场众人。他注意到慕容峰虽笑容满面,眼神却不时瞥向东南方向,似乎在等待什么。
突然,殿外传来一阵骚动。一道黑影如电掠过,直扑高台!
“魔教妖女!敢抢宝物!”慕容峰大喝出手,一道金光直射黑影。
黑衣女子回身迎战,面纱在打斗中飘落。裴雪寂呼吸一滞——正是他禅定中所见女子!更让他心惊的是,女子腰间玉佩竟与他那枚一模一样!
混战中,三生镜突然发出刺目光芒,笼罩整个大殿。裴雪寂被迫闭上双眼,脑海中却浮现出令人震惊的画面...
三百年的平静,在这一刻被彻底打破。因果轮回,终于再次开始转动。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