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老兵
文/崔云生(山东)
我记得你受伤的胳膊
又拿起了步枪
向着侵略者开火
抗日的烈火燃烧在胸膛
我记得你受伤的腿脚
又走向了战场
对着侵略者开炮
卫国的意志特别的坚强
枪林弹雨的岁月
你过早去了远方
今天是胜利大阅兵
我感到你就在现场
威武雄壮的队伍
早不是原来模样
今天是盛大的节日
我感到你就在身旁
崔云生的《致老兵》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诗作,它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勾勒出老兵的英勇形象,抒发了对老兵的缅怀与尊崇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评析:
- 形象塑造鲜明:诗的前两节通过“受伤的胳膊/又拿起了步枪”“受伤的腿脚/又走向了战场”等具体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老兵在抗日战争中虽身负重伤却依然顽强战斗的英勇形象,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老兵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场景,感受到他们内心燃烧的抗日烈火和坚定的卫国意志。
- 情感真挚深沉:诗人在诗中明确表达了“我记得”,这一表述不仅是对老兵经历的铭记,更是情感的纽带,将诗人与老兵紧密相连。“你过早去了远方”流露出对老兵英年早逝的惋惜与悲痛,而“我感到你就在现场”“我感到你就在身旁”则充分体现了诗人在胜利大阅兵时刻,对老兵的深深缅怀和强烈的精神共鸣,仿佛老兵从未离去,他们的精神始终与我们同在。
- 对比手法巧妙:诗的后两节将“枪林弹雨的岁月”与“今天是胜利大阅兵”“今天是盛大的节日”进行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来之不易。同时,“威武雄壮的队伍/早不是原来模样”既暗示了军队的发展壮大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也让读者在对比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老兵们的奉献和牺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意义。
- 语言简洁有力: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辞藻,但每一句都掷地有声,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向着侵略者开火”“对着侵略者开炮”等语句,简洁直接地表现了老兵们的战斗行为和对敌人的仇恨,而“卫国的意志特别的坚强”则是对老兵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