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山河共鉴
明武帝三十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第一场雪落下时,老皇帝正独坐在星坠崖的草庐前。炉上温着松醪酒,两只白玉杯映着雪光,仿佛在等待永远不会来的故人。
顾忠将军第三次上山劝驾:"陛下,苗疆使团带来了...那个人留下的东西。"
殷明缓缓睁眼。三十年过去,那双眼睛依然清亮如少年,只是眼底沉淀着太多山河岁月。
苗疆使者奉上的青铜匣刻着星纹。开启的刹那,流光溢彩中浮现谢沉璧的虚影,比记忆中还要年轻,仿佛回到他们最初在落云峰习武的时光。
"明月。"虚影轻笑,"当你见到这时,我应当已经..."
话音戛然而止。流光突然没入殷明心口,温暖如春日暖阳。御医们惊慌失措中,老皇帝却大笑出声,笑声震落檐上积雪。
当夜他写下最后一道圣旨:传位给镇守北疆的义子赵曦,顾忠辅政。自己则带着那坛松醪酒走向崖下双坟。
雪越下越大。殷明靠在墓碑前,觉得前所未有的困倦。朦胧中有人为他披上玄色大氅,指尖温暖如初。
"师兄来迟了。"
殷明没有回头。他怕一回头,这场做了三十年的梦就会醒来。直到那人在身旁坐下,取走他手中酒盏一饮而尽。
"苗疆长老用蛊术留我一线残魂,就为今日道别。"谢沉璧的侧影在雪光中半透明,"辛苦你守这江山三十年。"
殷明终于转头。三十年岁月未曾在那张脸上留下痕迹,仿佛他们还是落云峰上的少年师徒。
"值得。"他握住对方冰凉的手,"这盛世如你所愿。"
雪夜里,他们像年少时那样抵足而谈。说起北狄王庭的归顺,说起运河贯通南北,说起寒门学子在金殿上侃侃而谈。说到东方既白时,谢沉璧的身影开始消散。
"下次换你做师兄。"他笑着拭去殷明鬓边白雪,"我来寻你。"
晨光穿透身影的刹那,殷明听见最后一句:"玉玺暗格里...有师父真正的遗书..."
新帝赵曦在破晓时分找到老人时,他已然含笑而逝。掌中松枝突然生出新芽,崖畔红梅一夜尽放。
玉玺暗格里的羊皮卷,揭开了最终真相:
"吾徒明鉴。沉璧非国师之孙,实乃贵妃与侍卫顾云之子。当年国师偷换婴孩,是为用至亲之血炼长生蛊。尔等兄弟齐心,方破此劫..."
遗书末尾是句偈语:"双星照山河,千秋共明月。"
新帝罢朝三日。第四日开启山河镜碎片,镜中映出万里江山国泰民安,两个少年身影并肩立于云巅,衣袖相交如鸾凤和鸣。
史官在《千秋山河鉴》末卷写道:"帝崩三日,星坠崖双坟生连理枝。有樵夫见双鹤冲天而去,清鸣声动九霄。遂改星坠崖为归鹤崖,世世代代,香火不绝。"
很多年后,边城茶肆的说书人仍在传唱:每当月圆之夜,归鹤崖上会出现两个对弈的身影。一个玄衣如墨,一个青衣如竹,手边永远温着一壶松醪酒。
而山河镜的碎片散落人间,据说有缘人能在镜中照见前世今生。最神奇的是,所有破镜重圆的故事,都发生在月圆之夜。
正如那首传唱千年的歌谣:
"月照松间雪,风送梅香来。 故人今何在,犹寄一枝春。 山河共明鉴,千秋映月辉。 双星照归路,鹤唳九霄回。"
——全文终——
——
《千秋山河鉴》后记
此间山河曾照影,今朝明月已归尘。
提笔写罢最后一个字时,窗外正飘着今冬第一场雪。恍惚间仿佛看见两个身影从雪中走来,一个玄衣墨发,一个青衣执剑,相视一笑便并肩走向茫茫天地。
这个故事始于三枚碎玉,终于一场大雪。最初只想写一段江湖恩怨,却不知不觉绘就了万里江山。殷明与谢沉璧从笔尖跳出来,带着他们各自的骄傲与伤痛,在我纸上纵横三十年。
最难忘是写星坠崖诀别那夜。耳机里循环着《叙世》,歌词唱道“白头未见故人归”,指尖却要敲下“下次换你做师兄”。文档模糊了三次,不得不停下来看窗外灯火。原来书中人早已走进心里,他们的悲欢早已成我生命中的刻痕。
考据时发现许多有趣细节。青鸾卫的建制参考了汉代绣衣直指,山河镜的设定脱胎于唐代扬州水心镜,而蛊毒之术则融合了苗疆巫蛊与道教丹术。最妙的是查资料时发现,真正的传国玉玺确实在五代时期失踪,与故事时间线莫名契合。
感谢各位读者三月相伴。记得第一次收到长评时正在熬夜改稿,那位读者说“在谢沉璧身上看见哥哥的影子”,我对着屏幕愣了许久。原来文字真能渡人相思,解人惆怅。
特别要谢过几位考据党读者。指出唐代尚无“王爷”称谓,提醒我改作“郡王”;发现苗疆地理误差,帮着重新调整行军路线。你们让这个世界更加真实。
写作途中经历数次迷茫。某次卡文时去逛博物馆,看见一面战国铜镜上刻着“长相思,勿相忘”,突然福至心灵——这该是山河镜的原型。回来连夜重写第三章,终于找到故事真正的魂。
如今搁笔,竟似送别老友。但愿某个平行时空里,殷明真的带着太平盛世去见谢沉璧,两人在归鹤崖下对饮松醪,笑说当年冷宫大火时,谁的衣服被火星燎了个洞。
最后以故事里最喜欢的句子作别:
“雪落山河静,故人踏月归。”
诸位,有缘江湖再见。
—— 某丙申年冬至于金陵灯下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