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祖国钢铁长城喝彩
一一再观盛世大阅兵
作者:陈希文
九月三日,微风和畅,秋高气爽。当上午九时的钟声敲响,我和家人早就围拢在电视屏幕前,举目凝视,这期待的神圣时刻终于来到了。
天安门广场,红旗猎猎,花团锦簇,军乐阵阵,战歌嘹亮。首都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大阅兵活动就要开始了。望着广场上列队整齐、威武雄壮、精神抖擞、井然有序的护旗方队、仪仗方队、徒步方队、铁甲方队、女民兵方队和空中梯队等,在指定位置集结待命。刹时,我被眼前的滾滾铁流震撼。这彰显军威国威的钢铁长城,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钓之力,守护着国家和人民的安宁,又赋予世界维和的大国担当。这支军队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忠于国家和人民的军队,是可以完全依靠和信赖的军队。不愧为当今世界的一流军队,不愧为威武之师,钢铁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有了这样的军队,国家安宁,人民放心。我忽然懂得“长城”二字在新时代的重量一一不再是砖石垒砌的婉蜒城墙,而是身着戎装的将士、滾滾铁流的装备、是亿万国人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和磅礴力量。当徒步方队坚定有力地迈着正步踏向大地,这英武的身姿、齐整的动作、铿锵的步履,震撼着我,激发着我,我忍不住内心的感动,要为这支铁军送上心底最热烈的喝彩。
这喝彩,首先为方阵里那些年轻英俊的脸庞。受阅将士大都二十来岁,他们经过人民军队大熔炉的磨砺考验,个个都是爱国为民的热血儿郎,是优中选优的精英。规模宏大的陸军方阵中,绿色戎装的持枪战士们行进时,锐利的目光正视前方,枪刺映着朝阳,划出凌厉的寒光。海军方阵犹如一片银白色的海洋,将士目光坚毅,展示着海纳百川的豪迈与从容。女民兵方阵,姑娘们个个身姿挺拔,刚劲秀丽,红妆扮戎装,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荡漾在年轻俊俏的脸庞。在她们的受阅行进中,昂扬挺胸,嗓音高亢,英姿勃勃,看不到半点纤弱的娇气,而却处处展示着“不爱红妆爱武妆”的风骨。这方阵,不是简单的队列组合,是严阵以待的精英荟萃,有力的脚步是群体力量、国家力量的展示,昂扬的姿态是民族底气的宣示。这方阵,不是随意的群体集结,是人民军队听党指挥、严守铁律、作风优良的高度自觉;是召之急来,来之能战,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是守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成为绝对忠诚、可靠、信赖的钢铁长城的责任与担当。
这喝彩,为展示的让人眼前一亮的大国重器。这次阅兵,铁甲洪流中首次亮相的大国重器尤为让人注目。如,“惊雷一1”空基远程导弹:具有強大的远程打击能力,是我军重要的空基核力量。“巨浪一3”潜射洲际导弹:这是海战核力量的关键装备,可从潜艇发射,具有隐蔽性强、打击范围广等特点。“东风一61”、“东风一31”陆基洲际导弹,具有强大的射程和毁伤能力,是核威慑的重要支柱。“鹰击15一20”高超速系列导弹,是海上击敌之利器。具有高速度、高突破、高机动性能。“红旗19一29”型系列装备,是防空反导拦截的重要力量。还有“反无弹炮系统、高能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这些是反无人机的強大“铁三角”,展现了反无人机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能力。这次亮相的国之利器还有许多,不再赘述。这些都充分展示了我国防的硬实力,好多现代化的新型武器,在世界处于领先和领跑地位。強军的实践,我们以先进的科技装备了强大的军事力量,打破了核大国的核垄断、核危胁,我们再也不会受其的恐吓和欺侮了。因为军事实力是国力強大的硬支撑,是确保国泰民安的根夲保障。
这喝彩,不仅为強大的国防实力,更为人民军队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的意志、决心和能力。这次阅兵充分展示了政治建军的新风貌、力量结构的新布局、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备战打仗的新成效。像受阅首次亮相的军事航天方队、网络空间方队、信息支援方队,这是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军队结构和军事力量的新布局。又如预备役方阵中的陆上无人作战方队和水上无人作战方队,这些装备利用信息化、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赋予其侦察、扫雷、火力支援、水下攻击等多种作战功能,具有远程操控、自主行动、灵活处置的特点,可以大大减少实战中的人員伤亡。实现了高科技与现代军事技术的深度融合,这些先进装备的配备对未来战争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看到军工生产的巨大进步和成效,无不让人欣慰。我从内心发出深深的感叹:我们的国家确实強大了,国防的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势不可挡。我们既有维护世界正义、和平的意志,更有实现正义、和平的能力。
一遍又一遍看着盛世阅兵宏阔壮丽的场面,耳边的礼炮声不断在回响,方阵的身影不时在眼前回荡。此刻,我深切地感悟到,做个中国人真幸福,真自豪,真荣耀。因为我们有一支政治过硬,军事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忠于人民的军队。这支军队永远是守护祖国安宁的钢铁长城,是亿万人民根夲利益的保护神。有了这样的人民军队,这就是中国人自豪、荣耀的最大底气。谁敢在伟大的中国人民面前轻举妄动,必然会被碰得头破血流。所以,我要为这支忠于党和人民的军队喝彩,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人们喝彩,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喝彩。
2025年9月4日于咸阳落笔
陈希文,男,陕西乾县人。大学本科,高级政工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員,咸阳市职工作协顾问。一生务过农,当过铁路工人,从事党政工作四十余年。因职场生涯的需要,勤于学习,亲近文学,笔耕不辍,出版文论专集《情怀》,纪实文学《驿路心雨》,散文诗歌专集《人到中年》《品茗幽香》《青出于蓝》。5部专著共计百万余字。多年在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文章300余篇。现为《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多篇文章入编《白鹭文刊》珍藏板,曾在举办的最美中国年、盛世华夏杯、伟大征程杯、第二届“白鹭杯”等全国文学作品大赛中多次获奖,并授予“优质创作者”称号。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盛世阅兵•礼赞强国”(2025)文学作品大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25573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