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真龙
城南旧巷深如迷宫。殷明按着信中提示,在三棵老槐树前停下脚步。树身上刻着模糊的星纹,与国师府死士铜牌上的标记惊人相似,却又微妙地多了道裂痕。
他叩响第七块墙砖,暗门无声滑开。门内老者举灯相照,灯油里混着特殊的香料——是顾家军当年常用的驱蛊香。
"少主人终于来了。"老者躬身行礼,露出颈后青鸾刺青,"老奴顾忠,等候多日了。"
密室内烛火通明,十余个身影齐齐跪倒:"参见少主人!"这些人个个太阳穴高鼓,显然都是高手。
殷明恍惚想起师父说过,顾家青鸾卫当年名震天下,贵妃入宫后转为暗卫,顾氏灭门那夜神秘失踪。
"各位请起。"殷明扶起老将军,"现在不是叙旧的时候,冷宫..."
"少主人放心。"顾忠眼中精光一闪,"谢公子已脱身,正在处理伤口。"他引殷明转入内室。
谢沉璧果然靠在榻上,医官正在为他包扎肋间深可见骨的伤口。见殷明进来,他勉强勾起嘴角:"总算没死成。"
殷明注意到他手中攥着块染血的布料,上面绣着国师府的星纹标记。
"是国师亲自带队。"谢沉璧喘了口气,"他认出了我的剑法。"
顾忠突然跪地:"老奴斗胆,请二位少主即刻更衣。祭天大典卯时开始,我们必须在天亮前潜入观星台。"
侍从捧来两套绣着青鸾暗纹的夜行衣。更衣时殷明发现谢沉璧背后新添了数道鞭痕,旧伤叠新伤,狰狞可怖。
"国师用蛊毒控制我三年。"谢沉璧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每次任务前都要鞭笞见血,说是以痛饲蛊。"
殷明攥紧药瓶,指节发白。
"但有一件事他没算到。"谢沉璧转头看他,眼底有微弱的光,"师父早就给我种下解蛊的引子,只缺一味药引。"
"是什么?"
"至亲之血。"
窗外传来更鼓声。顾忠急切道:"时辰到了。"
观星台高九丈九尺,白玉阶上洒着朱砂。国师正在顶层做法,七星幡在夜风中猎猎作响。殷明伏在飞檐下,看见皇帝穿着祭天礼服站在一旁,脸色比先前更加苍白。
"不对劲。"谢沉璧突然低语,"国师在布七煞锁魂阵,这不是祭天该用的阵法。"
台下百官肃立,禁军环伺。殷明在人群中看见福公公——老太监正对国师微微颔首!
阵中国师突然高举起玉玺:"天命归兮——"玉玺在月光下泛起诡异红光。
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皇帝猛地扯下冠冕,露出满头的银针!那些针深深扎入百会穴,让他整个人如同提线木偶。
"原来如此..."谢沉璧倒吸凉气,"国师用噬魂针操纵天子,今日是要借祭天之名行夺舍之事!"
国师念咒声越来越急,玉玺中射出七道红光直刺皇帝心口。百官惊呼声中,皇帝突然发出非人的惨叫!
"动手!"顾忠一声令下。
青鸾卫如鬼魅般现身,瞬间与禁军战作一团。殷明重剑横扫直取法坛,谢沉璧的千秋鉴却突然转向——
剑尖停在殷明喉前三寸。
"师兄?"
谢沉璧眼中红光一闪即逝:"国师催动了蛊毒..."他手腕剧颤,仿佛在与无形之力抗争,"快走!"
殷明不退反进,一把抓住他握剑的手:"你说过需要至亲之血!"重剑划过掌心,鲜血淋漓地按在谢沉璧心口。
凄厉的惨叫从谢沉璧喉中迸发!黑血从他七窍涌出,皮肤下有什么东西在疯狂蠕动!
法坛上国师猛然转头:"竟敢破我蛊术!"玉玺红光暴涨,直射二人!
千钧一发之际,异变再起!
本该昏迷的皇帝突然睁开双眼——那根本不是少年的眼神,而是历经沧桑的锐利!他反手拔出头顶银针,血箭飙射间已夺过玉玺!
"国师好算计。"皇帝的声音完全变了,低沉而威严,"可惜忘了顾家最擅长的——易容术。"
他撕下脸上面具,露出与殷明七分相似的真容!
"皇兄没说错,朕确实死了。"假皇帝轻抚玉玺,"三年前就被国师毒杀。现在站在这里的,是顾贵妃真正的长子——赵熙!"
国师暴怒出手,黑雾化作巨蟒扑向皇帝。谢沉璧突然跃起,千秋鉴斩碎雾蟒:"师父果然没猜错,真正的皇子一直在暗中布局。"
殷明怔怔望着皇帝颈间的翡翠长命锁——与他碎掉的那块正好是一对!
混乱中福公公突然尖啸:"弓箭手!"
但利箭并非射向国师,而是直取皇帝与殷明!谢沉璧闪身格箭,肩头中箭踉跄跪地。
"福公公才是国师真身!"皇帝厉喝,"那个做法的是替身!"
老太监哈哈大笑,撕下人皮面具,露出国师真正的面容。他手中铜铃急摇,所有中过蛊毒的官员突然双眼发红,反戈相向!
"带少主走!"顾忠率青鸾卫拼死断后。
谢沉璧强行拔箭,血如泉涌:"我知道玉玺在哪了..."他拽着殷明跃下高台,"在师父殒命之处!"
两人跌入御河冰冷的水中。殷明最后回头望去,看见皇帝站在熊熊燃烧的法坛上,手中玉玺发出耀眼光芒——
如同真正的天子。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