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宫阙
殷明的手按在剑柄上,指尖发白。福公公的笑容在昏黄的宫灯下显得格外诡异,那双眯缝眼里闪烁着捉摸不透的光。
"陛下为何要见我?"殷明没有去接那只伸来的手。
福公公也不恼,慢悠悠收起手拢在袖中:"殷侍卫可知,如今整个武林都在通缉弑师逆徒?"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除了陛下,没人能还您清白。"
甬道远处传来脚步声,福公公脸色微变:"禁军巡哨要到了,殷侍卫早做决断。"
殷明想起师父信中"莫信宫中人"的警告,又想起谢沉璧留下的"勿信"二字。但此刻追兵将至,他已无路可退。
"带路。"
福公公露出满意的笑容,转身推开一道暗门。两人一前一走在错综复杂的密道中,殷明默默记着路线,发现这竟与师父留下的图纸有七八分相似。
"公公如何识得这宫中密道?"
老太监轻笑:"老奴伺候三代帝王,有些秘密总要知道的。"他突然停步,指向一道暗格,"从此处上去就是御书房,陛下正在等您。"
殷明迟疑片刻,推开暗格。扑面而来是龙涎香的馥郁气息,他发现自己正站在一幅巨大的江山图后面。透过画卷缝隙,可以看见御案前明黄色的身影。
"既然来了,就出来吧。"温和的声音响起。
殷明转出屏风,正要行礼,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得愣在原地——御案后端坐的并非当今圣上,而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穿着不合身的龙袍,脸色苍白如纸。
少年天子抬手止住他的疑问:"朕知道你要问什么。"他从案下取出一卷明黄绢帛,"先看这个。"
绢帛上是先帝遗诏,字迹与殷明在师门见过的先帝御笔一般无二。但令他震惊的是遗诏内容——传位给皇九子赵珩,也就是眼前的少年天子!
"可是..."殷明 confusion 道,"当今圣上是皇三子..."
少年天子苦笑:"皇兄篡改遗诏,毒杀父皇,这些年来朕不过是个傀儡皇帝。"他突然咳嗽起来,袖口沾上点点血迹,"国师与皇兄勾结,欲在祭天大典后彻底废黜朕。"
殷明注意到少年天子手腕上的淤青,那明显是长期被镣铐禁锢的痕迹。御书房四周寂静得诡异,连个侍卫宫女都没有。
"陛下为何告诉我这些?"
"因为你是顾贵妃之子。"少年天子语出惊人,"朕的嫡亲表弟。"
殷明如遭雷击,踉跄后退:"不可能..."
"当年顾家拼死送出的那个婴儿,就是被殷宗师收养的你。"少年天子取出一块翡翠长命锁,"这个,你应该认得。"
长命锁上刻着"明"字,与殷明随身佩戴的那块一模一样——只是他那块在三年前与谢沉璧比武时碎裂了。
"那谢沉璧..."殷明声音发颤。
"他是另一个。"少年天子眼神复杂,"国师早就找到他,用蛊毒控制了他三年。你以为的弑师叛逃,不过是国师设的局。"
殷明想起谢沉璧背后的伤口,想起他若即若离的态度,想起那句"勿信"。原来师兄一直在暗中保护他!
窗外突然传来喧哗声。福公公慌慌张跑进来:"陛下,国师带人往这边来了!"
少年天子猛地站起,将一块令牌塞给殷明:"从密道走!去冷宫找长公主,她知道你母亲的事!"
殷明被福公公推回密道,暗格合拢的刹那,他听见国师阴冷的声音:"陛下今日气色不错啊..."
密道重归黑暗。殷明握紧令牌,脑中一片混乱。师父的警告、天子的坦言、谢沉璧的遭遇,真相如同重重迷雾...
他在岔路口犹豫片刻,最终选择了通往冷宫的方向。无论前方是陷阱还是真相,他都必须走下去。
冷宫比想象中更加破败。枯叶在庭院中打着旋,廊下蛛网密布。正殿却透出微光,有个素衣女子正在焚香祷告。
殷明悄然走近,看见供桌上供奉的竟是顾贵妃灵位!
"你来了。"女子缓缓转身,虽是布衣荆钗,却难掩雍容气度,"本宫等你很久了。"
她示意殷明坐下,目光落在他手中的令牌上:"看来皇帝把什么都告诉你了。"不等殷明回答,她继续道,"但有些事情,他也不知道。"
烛火噼啪作响,长公主的声音悠远如从时光深处传来:"当年母妃产下的确实是双生子,但国师批命后,父皇下令处死的只有一个。"
殷明屏住呼吸:"另一个呢?"
"被国师带走了。"长公主眼中闪过恨意,"他说要逆天改命,将那个孩子培养成最利的刀。这些年来,朝中不少忠臣都死在那孩子手里。"
殷明想起谢沉璧身上的血腥气,心不断下沉:"可是师兄他..."
"谢沉璧不是那个孩子。"长公主语出惊人,"国师当年偷梁换柱,用自己的孙子替换了真正的皇子。真正的另一个孩子..."
她突然噤声,警惕地望向殿外。夜风中传来细微的铃铛声,由远及近。
长公主脸色骤变:"快走!国师府的追魂铃!"
殿门轰然洞开,数十黑衣死士涌入庭院。为首之人手持铜铃,每摇一下就有死士变换阵型。
殷明重剑出鞘护在长公主身前:"从后殿走!"
剑光起处,血花飞溅。这些死士武功诡异,配合天衣无缝。殷明且战且退,肩头的旧伤再度崩裂。
就在此时,一道玄色身影从天而降!千秋鉴荡开一片剑幕,熟悉的松墨气息扑面而来。
"带殿下先走。"谢沉璧的声音冷静如常,"东墙狗洞通往外街。"
殷明还想说什么,却被谢沉璧推了一把:"快走!他们的目标是你!"
长公主拉住殷明往后殿退去。最后映入殷明眼帘的,是谢沉璧独自面对数十死士的背影,玄衣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冷宫外的长街上空无一人。长公主突然停步,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塞给殷明:"去城南找顾老将军的旧部,他们会帮你。"
"那您呢?"
"本宫自有去处。"长公主露出神秘微笑,"记住,永远不要完全相信皇宫里的人,包括皇帝。"
她转身消失在巷弄深处。殷明展开信笺,上面只有一行小字:
"双星非祸,玉玺非宝。真龙在野,山河待晓。"
远处传来追兵的声音。殷明咬咬牙,朝着城南方向疾奔。在经过一个拐角时,他无意间回头,看见冷宫方向升起冲天火光——
师兄还在里面!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