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雨湮长安灯】
第一章·佛前灯灭时
永徽三年的这个雨夜,长安城被笼罩在一片氤氲水汽之中。朱雀大街上的积水倒映着千盏佛灯,摇曳的光影在雨丝中破碎又重合,仿佛万千星辰坠入尘世。
亥时三刻,弘福寺译经阁内烛火通明。十七岁的译经助缘裴洛正以青玉镇纸压平经卷,忽有夜风挟雨扑入西窗,将他刚译完的《般若心经》末页浸湿。"诸法空相,不生不灭"八字墨迹在雨中渐渐晕开,化作一团模糊的禅意。
"不好!"裴洛急以袖掩卷,却听得殿外轰然巨响。那是经幢倒塌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突兀。他提起案上那盏琉璃灯,顾不得披蓑衣便冲向大雄宝殿。
雨水顺着殿檐飞泻而下,在青石阶前汇成细流。裴洛抬眸望去,只见中央那盏供奉三十年的九枝莲花灯竟已熄灭,缕缕青烟在雨中挣扎着消散。灯油沿着莲花底座蜿蜒流淌,在青砖上勾勒出奇异的卦象图案。
"阿弥陀佛。"住持玄奘法师不知何时已立于殿柱旁,摩挲念珠的手指泛白,"此灯乃突厥颉利可汗献的佛骨明灯,灯芯取自天竺菩提,油乃龟兹国供的千年胡杨脂。当年太宗有言:灯在则四海平,熄则兵劫起。"
裴洛俯身蘸取未干的灯油,在掌心推演奇门遁甲。雨水顺着他清瘦的腕骨滑落,与灯油交融成深浅不一的纹路。油迹渐成星图,主星崩陷处恰对安西都护府——他父亲裴行俭镇守之地。
"灯灭前三刻,"玄奘的声音在雨声中缥缈,"老衲见一黑鸦衔开元通宝,坠于永乐坊韦府方向。"
话音未落,寺外忽然传来金铁交鸣之声。三十六名玄甲军破开雨幕而入,铁甲上的雨水映着佛灯残光。为首者掷出鎏金鱼符,水花溅湿裴洛的青衫:"裴公子,圣人口谕,急宣入宫。"
裴洛凝视着掌心未干的卦象,忽然发现灯油勾勒出的,竟是一只乌鸦的形状。
第二章·盲女夜歌
玄武门西侧的值房滴水檐下,抱着阮琴的素衣少女忽然指尖微颤。第七弦应声而断,在雨声中发出凄厉的嗡鸣。
"阿曈姑娘!"宫娥惊呼着指向被琴弦割裂的锦缎帷幔,"这..."
盲眼歌姬阿曈俯身摸索,指尖触到帷幔破口处冰冷的金属物件。那是个半枚虎头龟身的铜符,深深嵌在榆木柱中,与她今晨在将军府后院听见的遗失兵符描述一般无二。
她尚未开口,值房外已响起密集脚步声。羽林卫的铁靴踏碎积水,将小小值房围得水泄不通。混乱中有人塞入她掌心一个纸团,羊皮纸的触感格外熟悉。
借着窗外忽明忽暗的闪电,阿曈以指为目"读"着纸上带血的字迹:"灯灭鸦啼时,携符至兴庆宫沉香亭。"落款处是个模糊的裴字,墨迹被雨水洇得似是而非。
子时的兴庆宫沉香亭,雨声渐密。阿曈抱着阮琴悄然而至,听见假山后两个压低的声音在争执。
"韦贵妃真要赶尽杀绝?裴行俭远在安西..." "糊涂!圣心最忌边将权重。裴行俭获罪,其子岂能活命?倒是那盲女..."声音忽然压低,"她若说出兵符来历..."
阿曈的阮琴蓦然迸出《破阵乐》的音符。假山后转出紫袍玉带的男人——当朝中书侍郎李义府。他笑着捏住阿曈下颌,玉扳指硌得她生疼:"好个聪慧的瞎子,竟懂得以琴报讯。"
亭外忽然火光冲天。裴洛提着琉璃灯闯入院中,灯光照见李义府袖中寒刃正抵盲女咽喉。雨水中漂浮着灯油的气息,与弘福寺那盏灭灯如出一辙。
"李侍郎好兴致。"裴洛的声音比夜雨更冷,"可是在教宫人辨认兵符?"
李义府大笑声中,阿曈忽然拨动琴弦。断裂的第七弦如灵蛇般缠上龟符,倏忽间已落入她袖中。羽林卫的弓弦绷紧声里,少女空洞的眼眸转向裴洛:"裴公子,你要的灯油卦象,妾身可解。"
雨幕中忽然传来内侍尖利的通报:"圣人驾到——"
琉璃灯在裴洛手中微微晃动,灯影里阿曈的侧脸竟与记忆深处某个模糊轮廓重合。他忽然想起今日在弘福寺推演的卦象:乌鸦衔钱,阴人引劫。而此刻盲女袖中的龟符,正在灯下泛着血色的光。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