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金高
编辑:黄晓明
监制:对韵翁
配的:没马的骑手
九三大阅兵赋
长安街阔,秋日煌煌。三军列阵,铁甲凝霜。旌旗猎而山河动,战鹰啸而云海苍。统帅临台,声震寰宇之八极;雄师受阅,气吞寰球之十方。昔以血肉筑长城,终教倭寇折戟;今以科技强重器,敢令霸权息芒。观夫东风贯日,慑敌于万里之外;银鹰裂空,破障于九霄之疆。信息攻防织天网,无人阵列破天荒。海军劈浪深蓝,空军掠霄傲宇,陆军步履铿锵。百团精神犹在耳,雄师新魄已擎苍!
然吾深念赣鄱英杰,东乡赤子。昔有舒同先生,执毛锥若剑槊,以翰墨作刀枪。长征路上,马背练字,芭蕉叶上落惊鸿;太行山中,抗敌报国,一纸书文退倭兵。其致东根清一郎书,字字如雷,揭军国主义之暴虐;句句泣血,唤日本民众之觉醒。堪称“民族对民族之对话”,更显共产党人之襟怀。今有模范退役军人王接平,秉承先烈之志,创业乡梓,再立新功。此番应邀观礼,立天安门前睹雄师之威,坐大会堂内聆钧天之乐。金桥座上,仰统帅之大国风范;英模席中,证盛世之如您所望。
至若夜幕垂落,华灯耀京华。人民大会堂内,《正义必胜》声震穹宇。文艺晚会以四海宾朋共聚,以歌舞戏剧重现八十载峥嵘。当年延安新市场之匾额尚存舒同墨韵,今朝阅兵盛典中犹见书乡精神。此非独一地之荣,实乃全民之耀;非仅往昔之忆,更为未来之冀。
嗟乎!八十载荣光永镌,十四亿壮志未央。复兴路上,金瓯永固;强国梦中,赤帜恒扬。昔时文人以笔为戈,今日战士以戈作笔。时空有异,志气无私。同创英雄之伟绩,共书华夏之新章!
注解:
1. 舒同与《抗敌报》:舒同曾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兼《抗敌报》主任,在太行山游击办报环境中创造“八匹骡子办报”奇迹。
2. 致东根清一郎书:1939年舒同代聂荣臻起草致日军军官信,驳斥“战争误会论”,该信被投诚日军随身携带,称为“民族对民族的对话”。
3. 书法抗战:舒同长征途中在马背上练字,以笋衣为笔、芭蕉叶为纸,为“中国抗日军政大学”题匾,毛泽东誉其“红军书法家”。
4. 东乡区模范退役军人:王接平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2025年9月3日,受邀在天安门副楼列席观礼阅兵。
5. 阅兵现场:分列式包括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装备方队等,新型武器装备如东风-17、鹰击-21亮相。
6. 文艺晚会:《正义必胜》晚会于人民大会堂举行,以音乐、舞蹈、情境戏剧展现东方主战场历史。
杨金高,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人,1965年9月出生。系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诗词学会会员,现任抚州市东乡区作家协会顾问、区关委报告团成员。自1983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有700多篇(首)约80多万字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中国作家》《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人才报》等近百家报刊,并入选20余种选本。著有格律诗词集《龙山行吟》(三人合集,中国电影出版社)。报告文学集《东乡之光》(40万字,待出版)、《赤子心歌》(待出版)、《金高读书》(待出版》,《杨金高散文随笔选》(待出版》多次在全国征文赛中获奖。参与编著《品质东乡》系列丛书(4本)《亲历抗美援朝》《回忆人民公社》《龙山师水总难忘——纪念舒同诞辰110周年》《王震在红星》《王安石故里上池村》等书。信奉:说真话,抒真情,写真文,做真人。但愿众生都离苦,诗光普照度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