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心灯初燃
幽冥教夜袭后的迷雾寨,弥漫着悲伤与紧张的气息。晨曦微露,苗民们默默收殓死者,用草药清洗伤者发黑的伤口。朗卡左臂缠着绷带,正向阿萦汇报损失。
“...死了七个弟兄,重伤十二人。幽冥教的毒很厉害,木婆婆说需要‘三清草’才能根除,但那种灵草只长在禁地‘落魂渊’。”朗卡声音低沉。
阿萦紧抿嘴唇,指尖掐得发白。云澈站在一旁,能清晰感知到她心中的悲痛与自责——那份情绪如实质般萦绕在她周围,却奇异地与他识海明月产生细微共鸣。
“我去采药。”阿萦突然道。
“不行!”朗卡急道,“落魂渊是上古战场遗迹,邪气弥漫,还有天然迷阵,历代多少勇士进去都没能出来!”
“我是圣女,蛊神笛能护我周全。”阿萦语气坚决,“我不能看着大家死。”
一直沉默的云澈忽然开口:“我同去。”
两人同时看向他。云澈神色平静:“多个人照应。况且——”他目光扫过伤员,“我的功法或许能暂时压制毒性。”
他走到一名重伤者身旁,单手虚按伤口。清辉流转,伤者痛苦的表情渐渐舒缓,伤口黑气虽未完全消除,却不再蔓延。
众苗人看得目瞪口呆,几位老人甚至激动地以苗语喃喃着什么,目光敬畏。
阿萦深深看他一眼:“多谢。”
事不宜迟,两人简单准备后即刻出发。朗卡坚持派了两位熟悉地形的青年引路至渊口。
路上,阿萦始终沉默。直到接近落魂渊,引路青年畏惧止步,她才轻声对云澈道:“云公子,其实你不必涉险。这是我族的事。”
“众生皆苦,能助则助。”云澈望着前方黑雾缭绕的峡谷,语气淡然,“况且,我觉得此地与我有些因果。”
并非虚言。越靠近落魂渊,他怀中的灵犀玉就越发温热,识海明月轻颤,仿佛在呼应什么。
踏入峡谷瞬间,阴风扑面!黑雾如有生命般缠绕而来,耳边顿时响起无数厮杀与哀嚎的幻听,扰人心神。
阿萦立即吹响蛊神笛,清越笛声勉强撑开一片清明区域。但黑雾无穷无尽,笛声范围不断被压缩。
“这样下去撑不到找药。”阿萦额头见汗。
云澈闭目凝神。识海明月清辉大放,照见黑雾本质——竟是无数积郁不散的怨念与死气,历经千年凝聚成形。
他福至心灵,结“清净印”向前一指。清辉过处,黑雾如遇克星,翻涌退避,竟开辟出一条通道!
阿萦美眸圆睁:“你...”
“暂时通路,维持不久。”云澈率先前行,“快走。”
两人在蜿蜒峡谷中疾行。沿途白骨累累,残兵断戟插于土中,昭示着昔日战况惨烈。云澈以觉知映照,避开几处天然幻阵与陷阱。
终于在一处背阴岩缝中,找到了那株泛着三色光华的“三清草”。
就在阿萦采下灵草的刹那,地底突然裂开!一只完全由黑雾组成的巨爪抓向她脚踝!
“小心!”云澈拉她急退。
巨爪落空,地面轰然塌陷,更多黑雾涌出,凝聚成一个模糊的巨人形态,眼眶处跳动着猩红光芒。
“怨念聚合体...”云澈神色凝重。这东西没有灵智,纯粹由千年怨气驱动,不死不灭,极难对付。
黑雾巨人咆哮扑来,所过之处草木枯萎。阿萦吹笛,音波却只能稍稍延缓其动作。云澈以清净印轰击,打散部分黑雾,但很快又有新的怨气补充。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云澈心念电转,忽然想起琉璃曾说:“怨念如冰,佛性似火。非是灭冰,而是化冰为水。”
他不再试图打散黑雾,而是跌坐于地,闭目入定。
识海明月升至顶点,清辉前所未有的璀璨。这一次,他不再将清辉外放攻敌,而是向内照彻己身,体认那如如不动的本体。
奇妙的事发生了——当他彻底安住于清净自性时,周身自然散发出温和却磅礴的净化之力。如阳光普照,冰雪自融。
黑雾巨人触碰到这光芒,发出凄厉惨嚎,身形不断消融!那些千年怨气并非被消灭,而是被净化、超度,化作点点白光消散空中。
不过片刻,巨人彻底消失。峡谷中黑雾淡去大半,竟有阳光透射下来。
阿萦怔怔看着云澈。此刻的他宝相庄严,眉宇间透着慈悲与平静,仿佛不是凡尘中人。
“我好像...明白了一些。”云澈睁开眼,轻声道。
方才那一刻,他真切体会到何为“体用不二”。当安住清净本体时,妙用自然发生,不假造作。
阿萦忽然捂住心口,脸色发白。
“怎么了?”云澈起身。
“没什么...”她勉强一笑,“老毛病了。每次动用蛊神笛真正力量,就会这样。”
云澈搭她腕脉,一丝真元探入。随即愣住——阿萦的心脉处,盘踞着一股极阴寒的蛊力,与她自身精气紧密纠缠。每当她动用强大力量,这蛊力就会反噬心脉。
更让他震惊的是,这蛊力的气息...竟与琉璃有几分相似!却更加阴郁偏执。
“情蛊?”他想起黑衣首领的话。
阿萦抽回手,别过脸:“云公子不必多问。我们快回去吧,大家还等着药。”
返程顺利许多。净化怨气后,落魂渊不再凶险。两人赶回寨子,以三清草配药,伤员果然好转。
是夜,寨中举行祭奠仪式。火光跳跃,苗歌悲凉。阿萦作为圣女主持祭祀,跳着古老的祈福舞,身姿曼妙却透着一丝孤寂。
云澈静坐远处竹楼,遥望那抹身影。识海明月清晰映照出——每当阿萦情绪波动时,心口那股阴寒蛊力就会活跃起来,仿佛在汲取她的情感为养料。
而怀中的灵犀玉,总会随之微微发热。
他忽然生出一种直觉:阿萦与琉璃,必定存在某种深刻联系。而那“情蛊”,或许是关键。
仪式至高潮,阿萦举起蛊神笛,吹奏安魂之曲。笛声悠远,寨中哭声渐息。
云澈悄然取出灵犀玉。月光下,古玉与遥相呼应的骨笛同时泛起柔光。
这一次,他主动将一丝佛性真元注入玉中,循着那共鸣传递过去。
远处,阿萦的笛声忽然一颤,随即变得更加空灵透彻。她周身泛起淡淡白光,心口蛊力竟暂时平复下来。
她若有所觉,回头望向云澈的方向。
隔着重重建火光与人群,两人目光相遇。
一瞬间,仿佛有万千前尘往事掠过心头,却又抓不住丝毫痕迹。
唯有心灯初燃,照见冥冥因果。
(第五章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