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笛鸣玉应
越往南行,瘴气愈浓。参天古木遮天蔽日,藤蔓如蟒蛇垂挂,空气中弥漫着腐叶与奇异花香混合的气息。阿萦对这片土地极为熟悉,她轻盈地穿行在密林间,银铃轻响,竟驱散了周遭毒虫。
“再往前就是‘迷雾寨’,我族人的聚居地。”阿萦指着前方隐约可见的竹楼轮廓,语气轻快了些,“云公子放心,寨子里都是好人。”
云澈点头,目光却落在她腰间那支古朴的骨笛上——蛊神笛。自相遇起,他怀中的灵犀玉就时不时传来微弱的温热,仿佛在与那笛子遥相呼应。
“阿萦姑娘,这蛊神笛...”他刚开口,前方树丛突然晃动,数名苗人手持弯刀跃出,神色警惕。
“圣女!”为首青年看到阿萦,顿时惊喜,但目光扫及云澈这个陌生汉人时又转为戒备,“他是?”
“朗卡,这是云澈公子,我的救命恩人。”阿萦上前用苗语快速解释了一番。
名叫朗卡的青年闻言神色稍缓,但对云澈仍保持距离:“既是圣女的朋友,便是迷雾寨的客人。请随我来。”
寨子建在山腰,吊脚竹楼错落有致。见到阿萦归来,许多苗人涌出,关切地围上来。云澈能感受到这个寨子对圣女的真挚爱戴。
夜深人静,云澈在客房中打坐。识海明月清辉遍照,映得屋内纤毫毕现。忽然,怀中的灵犀玉毫无征兆地发烫!同时,远处传来极轻微的笛声——不是阿萦平时吹奏的调子,而是一种更古老、更空灵的旋律。
他推门而出,循声觅去。
笛声源自寨后山谷。月光下,阿萦独自坐在溪边巨石上,正吹奏那支蛊神笛。此刻的她与白日活泼模样判若两人,眉眼间笼罩着一层朦胧哀伤。
更奇特的是,她吹奏时,周身隐隐浮现极淡的白光,与云澈识海明月清辉同源!
云澈怀中的灵犀玉震颤愈烈,竟自行散发出柔和清光,与笛声产生共鸣。阿萦似有所觉,笛声戛然而止,愕然回头。
“云公子?你...”她目光落在散发微光的灵犀玉上,瞳孔骤缩,“这玉?!”
云澈亦震惊地看着她手中同样泛起点点白芒的蛊神笛:“这笛子...”
两人同时沉默,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在空气中蔓延。仿佛跨越了万古光阴,两件圣物终于重逢。
阿萦先开口,声音微颤:“蛊神笛是我族世代相传的圣物,据说源自一位上古大能。历代圣女以心血温养,可它从未像今晚这样...”
云澈取出灵犀玉。古玉在月光下温润生辉,与蛊神笛的白光交织,宛如一体双生。
“灵犀玉,亦是一位前辈所赠。”他隐去了琉璃的存在。
阿萦小心翼翼靠近,伸出手指轻触古玉。就在指尖接触的刹那,异变陡生!
两道白光冲天而起,于半空中交汇成一幅模糊的幻象——那是一片无尽云海,云端立着一名白衣女子,背影孤寂。她手中似乎也持着一笛一玉,轻轻叹息...
幻象一闪即逝。白光收敛,两件圣物恢复平静。
阿萦脸色苍白,踉跄后退:“那是...蛊神传说里的‘灵尊’?可她说的是汉语...”
云澈心中巨震。那背影虽模糊,却像极了琉璃!
就在这时,寨子方向突然传来凄厉警报声!火光骤起,人声喧哗。
“不好!是敌袭!”阿萦变色,抓起笛子就往回跑。
云澈紧随其后。临近寨门,只见火光冲天,数十名黑袍人正在与苗人厮杀。这些人武功诡异,周身黑气缭绕,普通刀剑难伤。地上已倒了数名苗人青年,伤口发黑,显然中了剧毒。
朗卡挥舞弯刀,奋力挡住一名黑袍人,厉喝:“幽冥教!你们竟敢夜袭村寨!”
那黑袍人怪笑:“交出蛊神笛和那个汉人小子,饶你们全寨不死!”
阿萦怒极,吹响蛊神笛。尖锐笛声催动,无数毒虫从四面八方涌来,扑向黑袍人。
然而这次,黑袍人们似乎早有准备。他们洒出大量黄色药粉,毒虫触及纷纷避退或死亡。
“没用的,阿萦圣女。”为首黑袍人冷笑,“教主早已研出克制万蛊的‘避蛊散’!今日便是苗疆易主之时!”
战况急转直下。苗人节节败退,眼看寨门将破。
云澈踏步上前。他没有拔剑,只是双手结了一个简单印记——那是琉璃在秘境中所授“清净印”,并非杀招,而是调和紊乱之气。
印成瞬间,以他为中心,清辉如水波荡开。
被清辉扫过的黑袍人周身黑气竟如沸汤泼雪般消散,露出惊愕面容。他们的邪功似乎被某种力量暂时压制了!
苗人士气大振,趁机反攻。
阿萦看着云澈的背影,眼中闪过复杂光芒。她忽然咬破指尖,将鲜血抹在蛊神笛上,吹奏起一支截然不同的曲子——古老、苍凉、仿佛来自远古的祭祀之音。
笛声响起时,云澈怀中的灵犀玉再次灼热!这一次,两股力量没有对抗,而是水乳交融般合为一体。
清辉与笛声共同笼罩战场。黑袍人们抱头惨叫,仿佛承受着巨大痛苦,功力较浅者直接昏死过去。
“灵尊庇佑!”有老苗人激动跪拜。
唯有云澈看得分明——那并非什么神迹,而是笛声与清辉共鸣,暂时净化了邪功产生的戾气,使其反噬自身。
半柱香后,来袭的黑袍人除少数逃窜外,尽数被擒。
寨民们救治伤员,清理战场。阿萦走到云澈面前,深深一礼:“今夜若非公子,迷雾寨危矣。”
她抬起头,目光灼灼:“云公子,你究竟是谁?为何灵犀玉与蛊神笛会产生共鸣?又为何...你的力量让我觉得如此熟悉?”
云澈望向夜空,明月高悬。
他也很想知道答案。
那个幻象中的白衣女子,与琉璃究竟是什么关系?而阿萦身上那份莫名的熟悉感,又从何而来?
幽冥教主显然已知道他的存在。前路必然更加凶险。
但不知为何,看着身旁少女清澈又坚定的眼眸,云澈心中并无畏惧,反而有一种奇异的平静。
仿佛久别重逢。
(第四章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