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寒山血玉
北风卷着碎雪,如刀般刮过云澈年轻的脸庞。他踉跄地在及膝深的雪地里奔跑,每一下喘息都带着血沫。身后不远处,三道黑影如鬼魅般紧追不舍,黑袍上的血色云纹昭示着他们的身份——血云宗修士。
"云家小子,交出灵犀玉,给你个痛快!"为首的修士狞笑着,手中长刀挥出,一道赤色刀气撕裂风雪,在云澈后背添了道深可见骨的伤口。
云澈闷哼一声,扑倒在雪地中。怀中的古玉贴着胸膛,传来一丝奇异的温热。他想起三天前的那个血夜,母亲将他推入密道时苍白的脸:"澈儿,记住,这玉比命重要..."
血云宗修士缓缓逼近,靴子踩在雪上发出咯吱声响。"云家最后一条血脉,就这样断了,可惜啊可惜。"
云澈的手指深深抠入雪中,绝望如潮水般涌来。就在此时,怀中的古玉突然爆发出柔和却不容忽视的清光,将这方雪地照得通明。
追兵们下意识地后退一步,眯起眼睛。
清光中,一道虚幻的身影自玉中缓缓升起。那是个白衣女子,容貌看不真切,唯有一双眼睛清澈如古井,无悲无喜,却仿佛能洞穿人心。
"心若澄潭,念似镜台。动亦不动,染亦不染。"女子的声音不像从耳朵传入,而是直接响在云澈心间。
她伸出虚幻的手指,轻轻点向云澈眉心。
刹那间,云澈感觉整个世界都静止了。飞舞的雪花凝固在半空,追兵脸上的狞笑僵硬如面具,风停了,连声音都消失了。唯有他的意识异常清明,仿佛污浊的潭水突然沉淀,映照出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
他"看"到追兵们心中的杀念如黑烟翻滚,"看"到雪地下冬眠的虫豸生机潜藏,"看"到自己心中恐惧与愤怒如泡沫般生灭。
"这是..."云澈喃喃自语。
"灵灵不昧,觉照自在。"女子的声音再次响起,身影却渐渐淡去。
时间重新流动。
血云宗修士面面相觑,不明白刚才发生了什么。而云澈已缓缓站起,背后的伤口不知何时已然止血。他的眼神变了,不再是之前的惊恐绝望,而是一种深沉的平静。
"装神弄鬼!"一名修士挥刀劈来。
云澈甚至没有看那刀光,他只是自然而然地侧身、抬手、并指如剑,点在对方腕部。动作行云流水,仿佛预先演练过千百遍。
那修士惨叫一声,长刀脱手,整个人如被巨力撞击,倒飞出去。
另外两人脸色大变,同时出手,一刀一剑裹挟凌厉真气袭来。
云澈闭上双眼。奇妙的是,他虽看不见,却清晰地"感知"到刀剑的轨迹、真气的流动,甚至预判出下一刻的变化。他的身体自动做出反应,如柳絮随风,在刀光剑影中轻盈闪避,偶尔出手,必中要害。
不过几个呼吸,三名修士皆倒地不起。
云澈站在雪地中,看着自己的双手,难以置信。刚才的一切并非他刻意为之,更像是身体本能的反应——不,是那"觉知"的本能在指引身体。
"佛性妙用,不假造作..."他若有所悟。
怀中的古玉依旧温热,那道白衣身影却已消失无踪。但云澈知道,有什么东西已经彻底改变。他的识海中多了一丝清明不昧的觉性,如明月高悬,照见五蕴皆空。
"母亲,我好像明白,为什么这玉比命重要了。"云澈对着北方——云家覆灭的方向,轻声说道。
风雪更急了,少年将古玉仔细收好,深深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追兵,转身迈向茫茫雪原深处。他的脚步依然踉跄,眼神却前所未有的坚定。
前路未知,但内心的那盏明灯,已然点亮。
(第一章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