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1973年开始写新闻稿件,如今已经50多年了。虽然由于家贫早早失学,但我依然坚持学习,白天干活兜里揣着书,晚上学习到深夜。由于坚持为党报写稿,得到红色社员报编辑的重视,他们在信里经常指点鼓励我如何写好稿,还在双辽县通讯员会上点名表扬我,使我深受鼓舞。我读书自学,坚持写稿,也得到了双辽种羊场党委的肯定。1990年我从基层调到党委宣传科工作,是新闻写作升华了我的人生价值,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2000年,我应聘到长春,在吉林农民报开辟专栏,宣传全省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成果。当时我雄心勃勃,策划“吉林农村文明行”采访活动,计划用8年时间走遍吉林大地。2000年11月,我到前郭灌区采写的《霜拥雪裹访三红》、访公主岭市畜牧局局长雷庆采写的《农区牧业的典范》,得到报社肯定。2001年我兼任中辰国际集团吉大养殖场企划部主任,宣传策划方案在第二届长春农博会上产生很大反响;创办《吉林兔业》专刊,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长春期间,租房住,自己做饭,虽然苦累,但得到了锻炼,生活很充实。同时,也开阔了视野,见了世面,结识了一些新闻和文学界老师,令我受益匪浅。2003年8月,我到双辽市农村信用联社上班,谨慎认真,勤勉敬业。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刻苦研读各种金融报刊和专业理论书籍,详细了解双辽信合发展史,并在短期内取得成绩。2007年开始,我进入双辽报社工作以后,先后在公安司法部门兼职宣传工作,为宣传双辽做出了贡献。多年来,我的文章多次被《吉林日报》《四平日报》等媒体刊发。杂文《小心划下你今天的每一笔》曾被《浪淘沙》1996年度6月号发为卷首语;创作的《百赋集》于2015年8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二本辞赋专辑《赋满家园》正在做最后订正编辑;现代辞赋《陶然赋》被选入中华辞赋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当代辞赋名家作品精选》;2015年《清廉赋》获吉林省廉政文化“五个一”创作活动文学作品一等奖。现在,我依然与吉林农村报社保持联系。2024年7月,我与报社记者侯春强合作采写的通讯《从“一粒花生”到“一路生花”——双辽市花生产业铺就乡村振兴新路径》发表以后,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被国家农业部网站转载。“写稿人”永远是年轻。现在,我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但是,我觉得正是厚积薄发、文心灿烂、大有作为之年。我要在宝贵的夕阳时光里,继续发挥余热,多为党报党刊写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