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台 吉 乃 尔 湖 记
池国芳
十月里踏着西北的苍茫,我们一行人颠簸千里,终是见到了东台吉乃尔湖——这青藏在柴达木盆地怀中的一颗明珠。当地人管它叫“天堂的镜子”,这话不虚。蒙古语中“吉乃尔”意为“清澈见底”,东台则指其方位。这湖卧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拔逾两千八百米,四下里是戈壁瀚海,却兀自漾着一汪碧蓝,教人疑是瑶池跌落人间。
这湖的形成,说来是造化漫不经心的神笔。万古以前,昆仑山雪水挟着矿物质奔涌而下,在盆地低处汇积,又经千万年风吹日晒,水分蒸发,盐分析出,终成了今日这盐湖之奇。湖水质特殊,含钾、镁、锂等元素,阳光下漾出蒂芙尼蓝与翡翠绿交织的异色,近看清澈透亮,远望如琼浆凝脂。因水质极咸,湖中鱼虾绝迹,却生着一种嗜盐藻类,日头愈烈,色愈绚烂,竟造出这“荒漠中的马代”奇观。
湖东接315国道,一侧是嶙峋雅丹,如千年古城堡废墟,风蚀的土丘呈赤褐色,与湖蓝相撞,教人恍惚身在异星。西望则是一脉雪山,终年戴白,映在湖中,竟分不清是天上的云跌进水里,还是水中的盐花飞上了天。南岸生着些耐盐碱的芦苇与柽柳,秋日里黄绿相间,有野骆驼偶尔踱来饮水,倒影漾开一圈圈金漪。北岸地势平缓,白茫茫盐结晶如雪原,踩上去咯吱作响,恰似大地絮语。
湖心最是奇绝。晴日无风时,湖面平如镜鉴,蓝天白云全跌落水中,人行其间,若凌空漫步。姑娘们披了赤色纱巾奔跳拍照,笑声惊起盐滩上歇脚的水鸟。一位两鬓斑白的旅人凝望湖心半晌,叹道:“这哪是人间景色?分明是地球初生时的模样!”一旁戴牛仔帽的摄影师接话:“俺跑了半辈子江湖,这般水色,竟教俺词穷了!”众人皆笑,笑里藏着对造化神工的敬畏。
此地原是蒙古族牧民冬场,他们视湖为圣水,每年祭敖包时绕湖祈福。湖周牧人家中常备手抓羊肉、酥油茶,用粗瓷碗斟来,醇香扑鼻。特产有盐雕、昆仑玉,亦有牧民自湖中采撷的盐花,晶莹如珊瑚,泡水饮之可祛湿热。古籍《汉书·地理志》曾载“西海盐池”,疑即指此。历代文人罕至,今人却多有慕名而来者,画家在此攫取色彩,诗人来寻天地浩渺。
我们十月初访,恰逢最佳时节。暑气已退,寒风未至,阳光如金箔洒落湖面。站在这天地间,忽觉人渺小如芥子,却又因能见证这般壮美而心生庄严。盐滩上不见一片纸屑,游客皆默契守护这净土。当地人说:“湖是神明眼泪,咱得捧着敬着。”语虽朴拙,却道出天人合一的至理。
归途上,但见光伏板列阵如银海,与碧湖相映成趣。听说政府欲在此建生态公园,限人流、护水质,教美景永续。想来他年重游,湖应依旧澄澈,唯添几条环保栈道,几座科普馆舍,让更多人有缘领略这荒漠蓝眸的神韵。
东台吉乃尔湖呵!你原是太古留下的一滴泪,凝着时空沧桑,映着众生悲喜。盐晶在你怀中绽放岁月之花,水纹在我心底刻下永恒之叹。见你之后,方知世间至美,往往藏于最荒芜处;至纯之境,必得经最酷烈造化。人与自然,合该这般相敬相生——你以旷野教我谦卑,我以虔诚护你千年如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