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围(小说)四
陈业冰
说起全家福,老潘脸上洋溢着无限的幸福,他兴奋的指着照片上的人一一介绍:“这是我大女儿,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在曹刿市第一高级中学当语文教师,她不仅是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三八红旗手,更是个非常孝顺懂事的孩子……”原来,大女儿潘静不是潘公声夫妇的亲生女儿,是35年前潘公声从村东头的小树林里捡来的。那时的潘家寨人把村东小树林叫做“舍地”(旧时风俗,婴幼儿死了不能入祖坟,抛弃在固定的地方)。那年夏天,潘公声上山锄地路过“舍地”,听到微弱如蚊蝇的婴儿哭声,他在一片草丛里找到了一个骨瘦如柴、全身紫青曲皱的女婴。这是一个小生命啊,是哪位狠心的爹娘,人还活着就扔在了“舍地”! 简直是禽兽不如!他想也没想就把婴儿抱回了家。那时潘公声和妻子结婚不足三个月,妻子也是个忠厚善良、富有爱心的人,她从经销店买来了麦乳精(那时农村还买不到奶粉),可孩子已经是汤水不下,连吸奶的力气也没有了。二人连忙抱着孩子赶往长勺县医院……医生检查后说:“孩子得了急性黄疸,现在治疗已经晚了,你们怎么到这时候了才来!”二人跪下来求医生无论如何救救孩子。医生说只好试试看了,把孩子送进了隔离保育室……老天不负善心人,孩子竟奇迹般慢慢好起来。10天后,二人高高兴兴抱着孩子回了家。潘公声把捡到孩子的事向村支书作了汇报,村支书在高音喇叭里通报了此事,让孩子的亲生父母抱回去,可始终没有人来认领,潘公声夫妇只好精心喂养着。第二年,潘公声妻子生下了女儿潘洁。有人告他提前私生二胎,违犯了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多亏老支书出面向上级领导说明情况,才幸免于难……等潘静考上了大学,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美女的时候,她的亲生父母终于经受不住多年的精神煎熬,慢慢地露出了水面,通过各种渠道把信息传递到潘公声耳朵里。潘公声思虑再三,最终还是把实情告诉了潘静。潘静痛哭了一场,毅然来到亲生父母的家里,跪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说:“我磕三个头,算是报了您的生育之恩。是我现在的爹娘把我从阎王爷那儿抢了回来并抚养成人。请你们不要再打扰我们的生活……”自此,潘静更加敬重孝顺潘公声夫妇……
金文清对潘公声这个“上访专业户”速生敬意,他第一次听李主任汇报时,就隐约感觉到此人不像他们说的那样头长角、身长刺,是个头难剃的人。
说到上访的事,潘公声沉默了许久,他出神地看着门外的蓝天白云,两行老泪顺着两颊留下来:“说来惭愧,眼看着地没了,树没了,整座山没了,我这个老党员并没有站出来替大伙说话,还认为招商引资是国家和政府的大政方针,要发展就要有牺牲。可几年下来,村里没有任何良性的发展,老百姓不仅没有变富,反而失去了千百年来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最大的变化是原来山清水秀的小村庄,成了坑坑洼洼的乱石场,阳光下横七竖八的白石头就像一堆堆白骨压在心头上。我天天思考着:这是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致富乡亲的正确路子吗?为什么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如此之大,换取的只是极少数人的发财致富?就在我困惑不解、心急如焚的时候,潘福义大叔打发人把我叫去。潘大叔就是当年帮我渡过难关的老支书,他是参加过抗日、解放、抗美援朝战争的功臣,今年93岁了,因为腿脚不方便,所以很少出门。他说,公声啊,我人老没用了,不能跑不能踮,但看着咱村里现在的模样,我心如刀绞。咱不能眼看着让他们继续糟蹋下去啊!你是老党员了,可不能坐视不管,应该向上级反映汇报,直至中央!我说,人家可是招商引资来的,有主管部门的开采手续,是合法的呀。他说,什么合法不合法!只要破坏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是最大的不合法!你越老越糊涂了,忘记了我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只要不符合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就是错的,就得改正。老爷子的一番话让我无地自容,当时竟出了一身冷汗。我向他老人家保证,无论阻力和困难有多大,我要将此事反映上去,把老百姓的心声传递给上级,制止这场罪恶的继续。唉,要不是潘大叔的提醒和教导,我至今还蒙在糊涂阵里呢。”
金文清问:“你无数次的上访,遇到不少阻力和麻烦吧?”
“谁说不是?因为他们有所谓的合法手续,又是在招商引资的保护伞下,有关部门不敢违犯所谓的合同,没有人敢给予明确的答复。可砂场老板对我恨之入骨,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经常进行威胁恐吓,最终发展到拳脚相加。”
金文清紧紧地握住潘公声的双手说:“老潘,真难为您了。在开采砂场这件事上,镇党委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站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群众的长远利益上思考问题。咱全镇有十几处砂场,对十几个村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不可估量。我和乔镇长商量过了,明天就去县里反映情况,这次来主要是向您了解情况,听听您的看法和意见。让我们一起努力,彻底清除砂场危害,改造土地归还老百姓,封山造林重塑青山绿水。”他站起身来:“走,您带我们去潘福义老人家,我们要表达对他老人家的敬意。”……
从潘福义家出来,潘公声坚持留下金书记三人吃饭。金书记也想和潘公声借机好好啦啦,欣然答应。
桑塔纳破车颠簸在返回的路上,车窗外突然下起了雨,紧随而来的是撕天扯地的炸雷,雨越下越大。
“在仲春时节,不应该突然下起暴雨。”乔镇长说。
金文清:“乔镇长,麻烦你通知办公室下通知,各村做好防汛。你亲自通知各个砂场,严阵以待守护好尾矿坝,谁出了问题谁负全责!”
大雨瓢泼而下,视线越来越模糊……
政府办公室里,金文清、乔镇长及一班人坐立不安。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大雨冲刷着玻璃窗,持续的闪电使办公室里忽明忽暗,滚雷震彻人心……
雨势终于慢慢减弱,太阳从云缝里露了出来。李书记坐在沙发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待续)

陈业冰,男,1963年出生,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船厂村人。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理事,原济南市签约作家,《雪野》杂志主编。在省级及以上报刊、网站发表报告文学30余篇100余万字,短篇小说15篇,诗歌50余首。报告文学《赤诚大义房公训》的发表,房公训老人被评为2016年全国道德模范,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