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双珏归一
第三十三章 遗忘之症
地门关闭后,谢无妄的身体日渐康复,但记忆却出现了巨大的空洞。
他记得顾昀,记得凌千帆,记得女帝,却独独忘记了与墨尘相关的一切。更令人不安的是,他偶尔会流露出与往日截然不同的性情——时而阴郁冷漠,时而暴戾易怒。
“这是魂魄分离的后遗症。”沈浔诊断后叹息,“部分记忆和性情可能转移到了墨尘那里,反之亦然。”
顾昀日夜守候在谢无妄身边,细心记录他每一个反常的瞬间。他发现每当月圆之夜,谢无妄的症状就会加重,甚至会在睡梦中用另一种声线说话。
“...时辰未到...双珏归一之时...”
一次深夜,谢无妄突然坐起,眼中一片漆黑。他冰冷地注视着顾昀,说出令人胆寒的话:
“你以为留住的是他?可笑。我们终将合一,而那一天不远了。”
次日醒来,谢无妄又恢复如常,对前夜毫无记忆。
顾昀心中的不安日益加剧。他秘密求见女帝,请求查阅皇室秘档中所有关于双魂一体的记载。
第三十四章 北莽遗孤
与此同时,凌千帆在北莽废墟中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地门关闭后,所有被黑气侵蚀的死者皆化为飞灰,唯有一个新生儿幸存。
那孩子约莫一岁大小,额上生着奇特的印记——一半黑一半白,恰似合二为一的玉珏。
“更奇怪的是,”凌千帆在密信中写道,“这孩子见到无妄留下的玉珏影像时,竟会伸手呼唤‘父亲’...”
顾昀立即下令将孩子秘密送入京城。当亲眼见到这个取名为“墨生”的孩子时,他心中巨震——孩子的眉眼竟与谢无妄有七分相似!
谢无妄见到孩子时,先是怔愣,随即头痛欲裂。恍惚中,他仿佛看到地门另一端的景象:墨尘以自己的精血融合黑气,创造这个孩子的全过程。
“他是...我的另一半血脉。”谢无妄颤抖着抱紧孩子,“墨尘将他送出来,作为...坐标。”
女帝得知后,下令将孩子安置在特殊结界中,由专人看护。然而就在当月圆之夜,怪事发生了——
墨生额上的印记突然发光,与之呼应的是,谢无妄身上的黑白双珏也开始震动!更可怕的是,远在北莽的地门废墟上,一道黑色光柱冲天而起!
第三十五章 双月同天
天现异象,双月同天。
在黑色月光照耀下,谢无妄彻底变成了另一个人。他打伤看守,夺走墨生,直奔北莽而去。
顾昀率军追赶,却在边境被神秘军队阻拦。这些人身着前朝服饰,身手诡异,竟能化影攻击。
“影阁不是覆灭了吗?”副将惊骇。
凌千帆认出这些人的招式:“是东海失传已久的影术!看来东海国内也出了变故。”
果然,很快传来消息:东海国主病逝,国内政变,新政权与北莽结盟。
一切线索都指向一个可怕的真相:墨尘早已布下重重暗棋,只待双珏归一之时。
顾昀不顾一切突破重围,终于在圣山废墟追上谢无妄。此时的谢无妄双目漆黑,怀中墨生额上的印记与黑白双珏共鸣,在地门废墟上开启了一个临时通道。
“无妄!醒醒!”顾昀试图靠近,却被强大的力量弹开。
“没用的。”谢无妄——或者说墨尘——冷笑,“他自愿与我合一,只为获得完整的力量来保护你们这些蝼蚁。”
通道那端,一个与谢无妄一模一样的身影缓缓走出,正是墨尘。两人向着彼此走去,每一步都地动山摇。
就在二人即将接触的瞬间,顾昀突然抛出一枚玉佩——那是谢无妄生母的遗物。
谢无妄身形一顿,眼中黑色稍退:“子...熹...”
第三十六章 三世轮回
趁此间隙,凌千帆启动东海秘法,强行将谢无妄拉回。墨尘怒吼着想要突破通道,却因双月天象即将结束而力量衰减。
混乱中,墨生突然啼哭起来。孩子的哭声仿佛有种奇特的力量,让墨尘动作一滞。
就是这一刻!顾昀挥剑斩向通道——
轰隆巨响中,通道崩塌,墨尘被强行推回地门另一端。但在他消失前,一枚黑色玉珏从他手中飞出,融入谢无妄体内!
谢无妄昏迷不醒,额上浮现出与墨生相似的印记。
在随后的昏迷中,谢无妄做了一个漫长的梦。他看到了三世轮回:
第一世,他是玉氏先祖墨尘,为守护天门而自愿分裂善恶双体; 第二世,他是前朝皇子,因双魂不稳定而早夭; 这一世,他本该完整,却因意外而再度分裂...
梦的尽头,一个声音告诉他:“双珏归一不是毁灭,而是圆满。接受他,才是真正的完整。”
醒来后,谢无妄仿佛变了一个人。他依旧温和,却多了一份深不可测;依然冷静,却添了几分人情味。
最明显的是,他不再抗拒墨生,反而对孩子流露出深沉的父爱。
“我想我明白了。”他对顾昀说,“墨尘不是我邪恶的一面,而是我被割裂的一部分。拒绝他,就是拒绝自己。”
第三十七章 东海惊变
就在谢无妄逐渐接纳完整自我时,东海传来噩耗:凌千帆在回国平叛时失踪!
谢无妄通过双珏感应,发现表弟被囚禁在一处神秘海岛上。更令人震惊的是,岛上竟有完整的地门遗迹!
“原来东海也有地门。”女帝查看古籍后恍然大悟,“天地双门本就一体双生,相隔万里却相互呼应。”
谢无妄决定亲自前往救援。临行前,他将墨生托付给顾昀:“若我三日内未归,带孩子去皇陵,那里有保护他的结界。”
东海之行险象环生。谢无妄发现东海地门已被叛军控制,他们企图利用凌千帆的血脉强行开启地门。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谢无妄体内的黑珏突然共鸣,竟暂时控制了地门力量!叛军大惊失色,他们没想到谢无妄已经融合了部分墨尘的力量。
救出凌千帆后,谢无妄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他不打算关闭东海地门,而是要彻底融合它!
“天地双门本是一体,强行分离只会导致更严重的失衡。”他解释道,“唯有融合,才能真正的平衡。”
这个过程危险重重。期间谢无妄一度被墨尘的意识主导,险些酿成大祸。关键时刻,是顾昀及时赶到——
“无妄!回来!”顾昀不顾危险冲入能量漩涡,“你说过不会再离开我!”
也许是爱的力量,也许是自身的意志,谢无妄终于战胜了墨尘的意识,成功融合双门。
当光芒散尽,一个全新的谢无妄出现在众人面前:黑发中夹杂着几缕银白,眼眸深邃如星空,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
第三十八章 三重天命
融合双门后,谢无妄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能力,但也背负起三重天命:
第一重,守护平衡,防止天地力量失控; 第二重,教导墨生,这孩子是天地双门融合的关键; 第三重,辅佐女帝,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
然而危机并未结束。北莽拓跋宏不甘失败,联合西域诸国再次来犯。这一次,他们使用了某种禁忌术法,召唤出已被封印的墨尘残影!
两军阵前,墨尘残影对着谢无妄冷笑:“你以为融合了就赢了?我早已在你体内种下种子...当时机成熟,我自会归来。”
更可怕的是,墨生看到残影后竟欢笑着伸出手:“父亲!”
谢无妄终于明白:墨尘早已算计好一切。他自愿被融合,只是为了在谢无妄体内埋下复生的种子;而墨生,就是那个唤醒种子钥匙!
当晚,谢无妄做了一个痛苦的决定:他要再次分离自己,将墨尘的部分彻底封印。
“不行!”顾昀坚决反对,“上次分离几乎要了你的命!”
“但这是唯一的办法。”谢无妄苦笑,“我不能让墨尘利用我和孩子危害苍生。”
然而就在施法前夜,墨生突然失踪了!同时失踪的还有那对黑白玉珏。
第三十九章 最终抉择
所有人疯狂寻找孩子时,谢无妄却异常平静。他独自来到皇陵深处,果然在那里找到了墨生。
孩子正拿着黑白玉珏玩耍,两道光芒在他手中交织融合。见到谢无妄,他开心地举起玉珏:
“父亲,看!合一了!”
谢无妄接过玉珏,顿时明白了所有真相:墨生不是墨尘复生的工具,而是平衡之力的化身。他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谢无妄真正地融合双魂,达到圆满。
“我差点犯下大错。”谢无妄抱紧孩子,“谢谢你,生儿。”
就在这时,皇陵突然震动!墨尘的残影再次出现,但这一次,他的目标不是谢无妄,而是墨生!
“这孩子才是完美的容器!”墨尘狂笑,“得到他,我就能真正重生!”
谢无妄护住孩子,与残影展开终极对决。这一战没有刀光剑影,而是意志与灵魂的较量。
最终,谢无妄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他不是要消灭墨尘,而是要真正地接纳他。
“我们本是一体,何必自相残杀?”他向残影伸出手,“回来吧,我接受你。”
残影怔住了,随即大笑:“可笑!你以为这样就能感化我?”
但谢无妄的眼神无比认真:“不是感化,是圆满。善与恶,光与暗,都是完整的一部分。拒绝你,就是拒绝我自己。”
漫长的沉默后,残影缓缓融入谢无妄体内。这一次,没有挣扎,没有痛苦,只有圆满的融合。
当顾昀带人赶到时,只见谢无妄抱着熟睡的墨生,周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结束了。”谢无妄微笑,“这一次,是真正的结束了。”
第四十章 盛世长歌
三年后,大梁迎来空前盛世。
女帝推行新政,四海升平;北莽西域归附,商路重开;东海国由凌千帆继位,与大梁永结同盟。
而谢无妄和顾昀则辞去官职,带着墨生云游四海,守护天地平衡。偶尔有人见到他们:有时在雪山之巅,有时在东海之滨,有时又在市井之间。
据说他们收养了很多战争孤儿,组建了一个特殊的书院,教导孩子们平衡之道。
又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三人回到京城参加女帝的寿宴。宴席上,女帝特意向谢无妄敬酒:
“这些年,辛苦你了。”
谢无妄举杯回敬:“陛下开创盛世,才是真正的辛苦。”
月光下,他的眼眸偶尔还会闪过双色光芒,但那不再是分裂的象征,而是圆满的证明。
宴后,顾昀牵着谢无妄的手在宫中漫步:“还记得那年桃花树下,你说在天门中看到了我们的未来...”
谢无妄微笑:“我看到了很多未来,但最终选择的这个,是最好的一个。”
“哦?那原本的未来是怎样的?”
谢无妄但笑不语,只仰头看向星空。在那里,双月早已归一,唯有明月皎洁,照耀着太平盛世。
而遥远的北方,墨生正在一群孩子的簇拥下,讲述着天地平衡的故事。他额上的印记已然淡去,但眼中的智慧光芒,却与谢无妄如出一辙。
新的时代已经来临,而守护者的传说,还将继续流传...
(全文完)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