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诗品读
✦ 淮河赋(之六十五)
——运河交汇:文明的十字路口
□ 童 年(安徽)
邗沟与淮河在这里握手
南来的茶船,北往的粮车
都在码头换口气
波斯的琉璃映着
景德镇的瓷光
胡商的算盘,噼啪声混着
漕工的号子
河水把不同的方言
不同的香料
都泡成一锅汤
舀起时,却清得能看见
每个源头的模样
浑浊的浪头撞着船帮
运河的帆影浸在淮水月光里
千年的纤绳勒进河床的骨血
每道缝隙都藏着漕运的号子
码头的青石板啊
磨亮多少脚印
南来的米粮北去的丝绸
在此交汇处打个结
系住,几个朝代的呼吸
风,从泗州城遗址吹过
带着盐粒与陶片的气息
这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
只有流水记得
所有停泊与出发的秘密
我伫立在淮河与运河之间
粮食和船帆从这里经过
太阳把金粉撒在水面
像神的遗嘱
石头在水底沉默
数着过往的朝代
鱼群驮着星光游动
把历史吞进肚里
我要建一座
海子渴望的红房子
面朝两河交汇的地方
每天听河水对话
等深秋枫叶红了的时候
看帆影漫过天际
闸门关闭又打开
像历史那些个省略号
船桨划破水面
却划不破沉默
交汇口的水是两种颜色
多像两个割裂的梦
古桥的石缝里
长出陌生的野草
风,读不懂碑上的文字
只有流水知道
所有答案都在漩涡里
旋转又消失
我用小石子在岸边画画
画淮河的蓝
也画运河的黄
船帆,是白色的云朵
飘在十字路口中央
一群蚂蚁爬上石碑
它们读不懂古老的诗行
水鸟衔着波光
飞过几个朝代的墙
我把梦,埋在交汇处
等待春天长出帆影和鸽哨
月光在交汇处打结
像谁遗落的玉带
漕船的橹声是纯正的古调
从北宋唱到现在
石头在水底打坐
它好想修炼成沉默的佛
每道漩涡都是瞳孔
看人间朝代更迭
我在岸边捡一块陶片
上面有半行模糊的记载
只有流水知道
那些悄然逝去的故事
黄昏把余晖洒在交汇处
河水染成金色的绸
漕船的帆影渐渐模糊
像睡在梦里的舟
芦苇荡里传来虫鸣
和着水的节奏
古碑上的文字渐渐淡去
却把故事留在心头
这十字路口的夜
温柔得像母亲的手
你必须爱这交汇的河水
爱它的浑浊与清澈
爱它的沉默与汹涌
漕船的橹声是它的呼吸
古闸的影子是它的思绪
你要像石头一样耐心
倾听它的低语
它会告诉你
什么是永恒,什么是瞬息
只有流水知道
在这十字路口
谁,最终会找到自己
你这两河交汇的精灵啊
用浪的琴弦弹奏光阴
古闸,是你修心的舞台
漕船,是你流动的布景
多少君王在此驻足
多少英雄在此启程
水的眼睛看透世间沧桑
却从不泄露秘密
让我化作一颗鹅卵石
躺在你的怀抱里
每天听你讲述千年的剧情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