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忘“九一八”枪声,珍视“9·3”和平
——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有感
作者:龚惠新
秋日的北京,天高气爽。晨光温柔地洒落在天安门广场。这座承载着中华厚重历史与伟大梦想的神圣殿堂,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仪式在此隆重举行。那一刻,历史与现实交织,苦难与喜悦共鸣。每位中华儿女的心灵无不为之震撼,在庄严的仪式中完成精神的升华。
盛大的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过往,而是对民族精神的庄严赞礼;它不仅是一场“仪式”,而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那些曾经的苦难,那些牺牲的英雄们,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清晨,广场上早已人潮涌动,来自五湖四海的群众身着节日的盛装,怀揣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历史的深切缅怀,齐聚天安门广场。他们手中挥舞着五星红旗,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也点燃了心中的爱国热情。那飘扬的红旗,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今日的和平与安宁,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珍贵礼物。
随着三军仪仗队铿锵有力的步伐,时光仿佛倒流至八十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松沪会战的硝烟、台儿庄的血战......。那些刻在民族记忆里的画面,与眼前整齐划一的军列重叠。受阅的徒步方队中,包括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单位组成的“狼牙山五壮士”、“平型关大战突击队”、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等”。每个方队对应其一段历史。当抗战英模部队的战旗掠过观礼台迎风飘扬时,仿佛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的故事。
阅兵以空前的规模亮相:约1.2万名官兵组成的45个方(梯)队,数百台国产现役主战装备;近200架战机参与受阅;84%装备首次对外公开。包括高超型音速导弹、无人作战集群等战略重器,训练全程依托北斗定位与智能评估系统,实现“米秒不差”的精准协同。作为中华儿女深感自豪与荣幸。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阅兵是展示,不是为了炫耀武力,不是战争的宣言。而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让我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九一八”的枪声。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关东军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拉开了14年侵华序幕。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七七事变后,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五年,中华军民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最终以牺牲3500万同胞的代价取得了伟大胜利。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第一次获得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全面胜利。漫长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磨砺的中华民族不屈精神,铸造了中华儿女的钢铁意志,恢复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一八四O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四五的抗日战争胜利,超过一百多年的不屈斗争史,中华民族遭遇了五千年文明史中最黑暗的耻辱。腐朽的清王朝、民国政府不断遭受列强欺压,签订了人类历史上众多的不平等条约。国土被瓜分,主权被践踏,民族的自尊和自信严重伤害。然而正是在一次又一次外来侵略的战争中,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一致对外,最终给侵略者以毁灭性的打击,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九一八”的枪声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必遭欺凌。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不是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国;不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的中国;不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今天的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正朝着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十四年漫漫长路,十四载烽火岁月。经过中华儿女长期不懈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胜利。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签署投降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九月三日,被中国政府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今天“九一八”的枪声虽已远去。当我们站在9·3抗战胜利的门槛上回望,那声枪响早已化作历史的警钟。它提醒我们和平不是天赐的礼物,而是先辈们的心血换来的。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当今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挑战依然存在。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任何困难终将战胜。正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言,“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灵魂是一个民族的根本。”
作者简介:龚惠新,江苏启东市人,大专学历,军转干部,现为江苏启东市鑫磊城市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启东市银发通讯协会副会长。对业余创作有兴趣爱好。《世界文学》签约作家。曾获国家及地方报纸杂志及网络平台征文比赛散文金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等奖项。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盛世阅兵•礼赞强国”(2025)文学作品大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25573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