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诗品读
✦ 淮河赋(之六十四)
——戏台上的忠与奸
□ 童 年(安徽)
锣鼓点敲碎夜色,脸谱
在灯影里明灭
红脸的忠义
正跨过淮河的浪,白脸的
算计,藏在戏服的褶皱——
台下喝彩声里,有人
把自己活成了戏文
有人在散场后
对着河水里的倒影
分不清
脸上的油彩,哪层
才是真
水袖扫过淮河的波浪时
桨声正驮着
古戏台的木柱下沉
韵白里,浮起的盐粒
是漕运遗落的秤砣
称过忠骨的重,也称过
奸佞的轻
鼓点再次敲碎暮色
老生甩须的弧度
恰是淮河涨潮的曲线
当唱词漫过堤岸
那些褪色的旌旗
在韵脚里重新竖起
淮调是未干的墨迹
写尽千年
戏文里的月亮,总在
河口悬着
一半照伶人眼底的霜
另一半浸于河床下
未说尽的忠奸
戏台的幔是漕船的帆
挂在淮河风里
忠是扯帆的绳
攥得紧,从没松过劲
老生抖幔时
风裹着几段戏文
把千年的事,吹得透明
奸角是帆上的破洞
漏着光
却遮不住,帆下的忠魂
浪拍着帆
像在和淮戏应和
说帆没破,魂没散
戏,更没停
帆还在飘,戏台还在等
等下一群听客再听一遍
听帆上的忠
也听帆下的奸
在淮河风里,再多活几年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