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崖语
崖风如刀,削刮着两人的衣袍。
石头缩着脖子,努力在不靠近边缘的情况下望向下方。天风城成了棋盘大小的模型,人来人往如蚁行,方才那场惊天动地的冲突,从这高度看去,静默得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
“他们…看不见我们吗?”石头小声问,声音被风吹得七零八落。
林昊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盘膝坐下,面朝云海初升的日光,闭上了眼睛。
石头不知所措地站着,犹豫良久,才学着样子,在几步远处坐下,却忍不住频频偷看身旁的身影。那人静坐如崖石,呼吸悠长得几乎消失,与风声、云动、光移融为一体。
时间流逝,日头渐高。
石头的肚子不争气地叫起来。他尴尬地捂住腹部,偷看林昊,对方却毫无反应。少年终于忍不住,小心地掏出布包里的干馍,小口啃起来。
馍硬得像石头,噎得他伸脖子。
就在这时,一股清泉般的力量无声浸润他的身体,噎住的食物顺利滑下,连口中的干硬都变得柔软起来。他惊讶地四下张望,最终目光落在依旧闭目的林昊身上。
“谢…谢谢。”他小声说。
没有回应。
石头渐渐放松下来,胆子也大了些:“您刚才在城里…那是什么法术?为什么那个神女一下子就老了?”
“那不是法术。”林昊依旧闭目,声音却清晰地传入少年耳中,不受风声干扰,“那是‘允许’。”
“允许?”石头困惑地重复。
“允许她保持强大,也允许她重归凡尘。”林昊道,“允许不是赐予,而是归还本质。”
石头似懂非懂:“那…您能允许我变强吗?”
这次,林昊睁开了眼睛。他的目光落在少年身上,没有评判,没有怜悯,只是一种纯粹的观察。
“强大不是别人允许的。”他说,“是你自己允许的。”
石头更加困惑了:“我自己?可我…我什么都做不到啊。”
“你允许自己饥饿吗?”林昊突然问。
“啊?”石头愣住,“饿就是饿,有什么允不允许…”
“你抗拒它。”林昊指出,“你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反抗这种状态,所以痛苦。”
他伸出手,掌心向上,一枚干硬的馍块出现在那里——正是石头布包中的那块。
“试着允许它存在。”林昊将馍块递过去,“不抗拒,不渴望,只是允许。”
石头迟疑地接过馍块,握在手中,不知所措。
“闭上眼睛。”林昊指引道,“感受手中的食物。不判断它的好坏,不思考它的来源,只是感知它的存在。”
石头依言闭眼。起初,他只能想到这馍多么难吃,多么廉价,象征着他多么贫穷。但渐渐地,在那种奇异的平静氛围中,杂念如尘埃般沉降。
他感受到馍块粗糙的质地,感受到它的重量,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来自土地的滋养。
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笼罩了他。不是满足,不是喜悦,只是一种深层的允许——允许这枚馍块存在,正如允许自己饥饿存在。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惊讶地发现手中的馍块散发着微弱的、温暖的光芒。
“这…这是?”
“它没有变。”林昊平静道,“变的是你允许它存在的方式。”
石头小心地咬了一口。馍块依旧干硬,却莫名地多了种浓郁的麦香,滋养着身体,也滋养着某种更深层的东西。
他忽然明白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明白。
但那双看着林昊的眼睛里,已经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
崖风依旧,云海翻腾。
一大一小两个身影静坐崖边,如同亘古存在的石刻。
允许,正在悄然生根。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