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尘喧
天风城死寂良久。
阳光刺破残余的云霭,尘埃在光柱中缓慢沉降,如同时间的碎屑。广场中央,那个曾经风华绝代的身影蜷缩着,华美的霓裳羽衣覆盖不住正在迅速枯萎的躯体。银丝从鬓角蔓延,光滑的皮肤爬上沟壑。
众生俯首,不敢直视,也不敢离去。恐惧凝固了空气。
林昊的脚步踏过碎石,声音在死寂中异常清晰。他没有回头,径直走向城外。
“等...等等...”
嘶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微弱得几乎被风吹散。
林昊驻足。
神女,或者说,曾经的神女,用枯枝般的手撑起身子。她的眼睛深陷在皱纹里,却奇异般地洗尽了高傲,只剩下纯粹的困惑。
“为什么...”每说一个字,她都像用尽了全力,“不杀我?”
林昊半侧过身,目光平静地落在她身上:“杀你,意味着我认为你需要被杀死。允许你活着,意味着我接受你存在的任何一种可能。”
老妪般的身体颤抖起来:“可我是来杀你的...夺你至宝...”
“那是你的选择。”林昊道,“而我的选择是,允许。”
他继续向前走去,这次再没有人叫住他。人群默默分开一条道路,目送那青衫少年消失在城门外的光芒中。
直到他的身影彻底不见,凝固的时空才仿佛重新开始流动。啜泣声、惊呼声、窃窃私语声渐渐响起。有人慌忙上前搀扶那个衰老的存在,被她一把推开。
她独自坐在废墟中央,望着少年离去的方向,浑浊的眼中第一次映出某种超越恐惧的光芒。
第十一章 山径
城外的风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
林昊沿着山径前行,步伐平稳。十年的藏拙淬炼,让这具曾经孱弱的身体拥有了内在的韧性。无待之心在神魂深处平稳跳动,不再汲取外界能量,而是与天地达成某种和谐的共鸣。
他不需要刻意运功,灵气自然涌入体内,洗涤着最后那些细微的经脉杂质。
真正的强大,是成为规律本身。
山径蜿蜒向上,通往人迹罕至的深处。这是他十年来偶尔会来的地方,一处能俯瞰整座天风城的悬崖。
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林昊没有回头,继续前行。
脚步声犹豫着,跟随着。不是修行之人轻盈的步伐,而是属于普通人的、略带笨拙的节奏。
快到悬崖时,跟随者终于鼓起勇气开口。
“请...请等一下!”
林昊停下脚步,转身。
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气喘吁吁地站在几步开外,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是城里常见的贫民模样。他手中紧紧攥着一个破旧的布包,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我...我叫石头。”少年紧张得几乎咬到舌头,“刚才...刚才在城里,我看到了...”
林昊静静看着他,没有说话。
这种沉默反而给了石头勇气,他噗通一声跪下来,将布包举过头顶:“求您收我为徒!”
布包散开,露出里面几块干硬的馍馍和一枚黯淡的劣质灵石——恐怕是他全部的家当。
林昊的目光掠过贡品,落在少年因长期营养不良而瘦削的脸上。那双眼睛里燃烧着纯粹的、几乎灼人的渴望。
“为什么想修行?”林昊问。
石头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会得到回应:“我...我想变强!再也不要被人欺负!也不要我娘每天熬夜缝补衣服却连块肉都吃不上!”
很朴素的愿望。源于痛苦,源于不甘。
林昊想起万神殿中的自己,曾经也以为强大意味着不再受伤,意味着掌控一切。
他轻轻摇头:“我教不了你。”
石头眼中的光瞬间黯淡下去,举着贡品的手微微颤抖。
“但是,”林昊继续道,“你可以跟着我。”
希望重新在少年眼中点燃,他几乎要磕头,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托住。
“跟着我,可能会死。”林昊的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比你现在的生活更痛苦,更绝望。没有人会认可你,包括你自己。”
石头愣住了。
“即使这样,也要跟来吗?”
少年看着眼前的人,那双眼睛深不见底,没有任何鼓励或劝阻,只是平静地陈述事实。他想起城中那不可思议的一幕,那种超越理解的强大。
他重重点头:“要!”
林昊转身继续向悬崖走去。过了一会儿,身后传来踉跄但坚定的脚步声。
他没有告诉少年,真正的修行不是摆脱痛苦,而是允许痛苦存在,与之共存,最终理解痛苦只是自我的一部分。
就像他允许这个少年跟随,也允许他某一天选择离开。
悬崖的风很大,吹得衣衫猎猎作响。林昊站在边缘,俯瞰脚下的天风城,那些街道、房屋、人群渺小如蚁。
石头小心翼翼站在他身后几步远,不敢靠近边缘。
“你在看什么?”少年小声问。
“在看‘允许’。”林昊轻声道。
允许渺小,允许伟大,允许存在,允许消逝。
无待之心平稳跳动,与天地共鸣。
真正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