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枯井遗秘
晨曦微露,知古重返枯井。井口虽被炸塌大半,仍容一人侧身而下。井底淤泥中,他触到硬物——是铁叔的烟杆,杆身刻着细密纹路,在晨光中泛着暗沉光泽。
烟杆末端可旋开,内藏绢布一卷。布上以血绘着矿洞密道图,标注着"火器库"、"炼砂窑"等字样。图中另有朱笔小楷:"光与知府勾结,账册仅半,另半在..."
字迹在此中断,似被血迹污损。知古蹙眉沉思,忽听井上传来碎响。他急忙隐入暗处,见个樵夫打扮的人正朝井中张望。
"下面可有人?"那人压低嗓音,"小六子托我传话。"
知古心头一震,握紧烟杆缓缓现身:"小六子何在?"
樵夫警惕四顾,抛下个油纸包:"他伤重难行,在三十里外山神庙养伤。这是他要我转交的。"说罢匆匆离去。
油纸包里是半本烧焦的账册,恰好与先前所得契合。末页有新鲜墨迹:"三爷未死,狱中替身,慎防。"
知古背脊发凉。若叔父真已金蝉脱壳,必会前来销毁罪证。他忙将绢布与账册贴身藏好,攀出枯井。
废墟间忽现婉清身影,正将白花投入井中。"公子也来祭奠么?"她眼波流转,"这井下埋着太多冤魂。"
知古试探道:"姑娘可知铁叔可还有遗物?"
婉清袖中滑出枚铜钥匙:"今晨在井边拾得,或许是铁叔的。"钥匙柄刻狐头图案,与蒙面人刺青如出一辙。
第八章 夜探矿洞
是夜月黑风高,知古按图索骥找到矿洞暗口。洞口隐于瀑布之后,水声轰隆掩人耳目。
洞内通道纵横,石壁上皆刻血色狐纹。循图行至炼砂窑,忽闻人声喧哗。知古藏身石隙,见十余工匠正在熔炼朱砂,监工赫然是本该在狱中的叔父心腹魏福!
"三爷有令,这批'红货'须半月内送出。"魏福甩着鞭子,"知府大人等着打点京官呢。"
知古心惊——原来私造火器之事仍在继续!他悄然后退,却不慎踢落碎石。
"谁在那里?"魏福厉声喝问,众工匠持械围来。
危急时刻,暗处射来弩箭精准命中灯笼,洞内顿时漆黑一片。有人拉住知古衣袖:"随我来!"
曲折奔行半炷香后,眼前豁然开朗。救他之人掀开兜帽,竟是婉清!
"姑娘怎会在此?"
婉亮出腰间令牌:"妾身实为按察司密使,潜伏三年就为查此案。"她指向洞窟深处,"令尊当年发现的秘密,远不止火器那般简单。"
第九章 血色祭坛
二人潜行至矿洞最深处。巨大洞窟中矗立血色祭坛,坛上供着尊九尾狐像,四周散落白骨。石壁刻满诡异符文,正中悬着面铜镜,镜面映出人影却扭曲如妖。
"他们以朱砂炼魂,用活人祭祀!"婉清声音发颤,"知府信了妖道,说聚九十九个冤魂就能炼出长生丹。"
知古在祭坛下发现父亲日记缺失页:"光竟以童男童女炼丹,天理难容!须救出被困孩童..."落款日期正是遇害当日!
突然锣声大作,洞壁火把次第燃起。魏启光锦衣华服自暗步出,左右侍卫押着伤痕累累的小六子。
"好侄儿,终究自投罗网了。"叔父抚掌大笑,"既然来了,便与你爹作伴去罢!"
婉清突然甩出烟幕弹,拉知古退至铜镜后:"镜后有密道!"却见魏启光挥剑劈向铜镜,镜面骤裂,露出后面铁笼——笼中关着十余个奄奄一息的孩子!
第十章 狐影迷踪
乱箭齐发中小六子猛然挣脱,扑向魏启光:"公子快走!"他被长剑穿胸仍死死抱住仇人。
知古与婉清趁机救出孩童,退入密道。婉清启动机关,落石封死洞口。孩童中最大的女孩突然拽知古衣角:"我知道另条路,铁叔常带我送饭。"
女孩带路穿行于蛛网密布的古矿道,最终从山神庙神像后钻出。天色微明,庙外却火光冲天——官兵已将山庙团团围住!
知府端坐马上冷笑:"婉清姑娘,本官待你不薄,何故叛我?"
婉清摘下面具,露出眼角朱砂绘的狐纹:"大人可还记得三年前被炼丹的婉容?那是我亲姐!"她甩出钢索直取知府,却被乱箭射中。
知古急护孩童后退,忽闻马蹄声如雷。周先生率乡民持械而来:"知府勾结妖人残害孩童,乡亲们反了!"
混战中知古背起婉清,被流矢击中右腿旧伤。剧痛倒地时,他见魏启光持剑劈来,却有个白衣身影凌空跃下——竟是本该死去的铁叔以身躯挡下这一剑!
"快...走..."铁叔口溢鲜血,"去钟楼...敲警钟..."他气绝前塞来染血的知府密信。
第十一章 黎明钟声
知古瘸着腿冲钟楼,身后追兵不绝。钟楼铁门紧锁,他掏出婉清给的狐头钥匙,严丝合缝!
警钟长鸣响彻云霄,乡民闻声蜂拥而至。知府见事败欲逃,被周先生带人擒下。魏启光则趁乱钻回矿洞。
知古打开密信,竟是知府与京官往来书信,提及"九千岁欲得长生丹"。他忽然明白叔父不过爪牙,真正的主谋竟牵扯朝堂巨头!
朝阳初升时,婉清在知古怀中气若游丝:"妾身本名林婉清,与姐都是前朝太医院判之女。魏启光害我满门,只为那张炼丹方..."她咳出血沫,"姐姐临死前让我护你周全,说她对你..."
话未说完玉殒香消。知古在她袖中发现绣并蒂莲的帕子,与他怀中那方恰好一对——原是婉容早已钟情于他。
三个月后,新上任的知县魏知古重开老宅学堂。矿洞永封为义冢,碑上刻着九十八个遇难孩童的名字。
每逢雨夜,乡人仍说见白狐巡山。唯知古知道,那是婉清姐妹的魂灵仍在守护这片土地。他提灯走过回廊,学堂书声琅琅中,似有女子轻笑随风掠过。
残灯不灭,照见荒岭新生。
(本章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