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镜影涅槃】
双镜碰撞的刹那,耀目光芒吞没天地。明心在强光中看见无数记忆碎片——玄天抱着婴孩跪在佛前发誓守护苍生,桃花夫人将毒酒递给师兄时颤抖的双手,寒山寺雪夜里玄玦大师为他挡下致命一掌...原来每个人都是镜中幻影,照见彼此最深的执念。
光芒散尽时,玄天怔怔望着手中合并的菱花镜,镜中映出的竟是年少时与师兄明觉共练剑法的身影。"师兄...我..."他忽然痛哭失声,周身戾气如冰雪消融。正当众人唏嘘之际,镜面突然浮现血咒符文——纳兰明月的声音穿越生死传来:"灵台镜乃因果之镜,照见罪业者必遭反噬!"
玄天须发尽白,武功竟随执念一同消散。他蹒跚走向明心,将温热的玉佩放在他掌心:"孩儿,你娘临终前说...莫让镜影迷了本心。"说罢纵身跃入万丈冰崖。明心伸手欲拉时,只见崖底升起七彩莲光,空中传来梵唱声声——原来放下执念的刹那,便是真正的照影大成。
【第十章:少林劫波】
少林寺千年古柏在夜风中呜咽。明心带着合并的灵台镜求见方丈,却见寺内武僧皆面色凝重。达摩院首座沉痛示警:惊蛰堂余孽勾结朝廷禁军,正往少林而来欲夺"佛骨舍利"以破解灵台镜最后封印。
果然子时未至,火把已照彻少室山。锦衣卫指挥使冷笑着展开圣旨:"灵台镜乃前朝逆党所铸妖物,奉旨销毁!"三千箭弩齐发之际,明心跃至铜殿顶端,灵台镜映着月光竟显出奇景:箭矢在镜光中化作纷飞花瓣,持弩士兵纷纷弃械痛哭——镜光照见了他们深藏的善念。
混乱中忽见玄玦大师魂影现于大雄宝殿,手持虚拟戒尺点向韦陀像:"痴儿!还不悟么?"明心猛然顿悟,将毕生功力贯入灵台镜。镜面骤然显现"卍"字金纹,照得夜空亮如白昼。众僧齐诵佛号时,指挥使突然跪地叩首:"末将...末将愿剃度出家!"
【第十一章:情缘再续】
佛晓晨钟里,明心在藏经阁发现纳兰明月留下的血书。原来她当日以假死术瞒过玄天,真实身份竟是前朝公主后裔——灵台镜本是皇室秘宝,需嫡系血脉方能真正开启"照见三世"之能。
循着线索追至终南山活死人墓,却在石棺中见到冰封的明月。守墓老妪取出玉笛吹奏《明月谣》,冰棺渐融时明月苏醒,却茫然不识来人:"公子是?"明心悲恸欲绝之际,灵台镜突然映出二人前世:他是护国将军,她是和亲公主,城破之日双双殉情于镜前。
记忆如潮水涌回,明月抚摸着明心白发泪如雨下:"原来三生石上早刻姻缘..."二人双手交握时,灵台镜化作流光没入心口。明心顿觉天地清明:"镜非镜,台非台,原来你我皆是镜中影。"忽听墓外传来明觉大师偈语:"不垢不净,照见五蕴皆空"
【第十二章:江湖夜雨】
十年后的寒山寺桃花灼灼。已成为方丈的明心正在讲授《金刚经》,忽见小沙弥领着个眉间朱砂痣的幼童跑来:"师父!这娃娃在寺外哭诉家人被魔教掳走!"
明心望着与当年自己如出一辙的孩童,心口灵台镜突然微颤。夜探魔教分坛时,竟发现所谓"魔教"实为灵台派遗孤组成的义军,首领正是当年失踪的桃花夫人——她为保护玄天血脉假死脱身,十年间暗中收养战乱孤儿。
月光下二人相视无言。桃花夫人取出褪色的锦囊:"你父亲临终前说...江湖不过是面镜子。"突然箭雨破空,朝廷大军再度围剿。明心踏着镜光步法救出孩童,却在人群中发现纳兰明月的身影——她为护孩童身中剧毒,倒在桃花纷飞中微笑:"这一世...总算不负苍生..."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