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洪流中的民族脊梁
文/魏志祥
一
阅兵,是一场镌刻于心的精神洗礼。
当钢铁洪流隆隆驶过天安门,当猎猎战旗映红长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尖端兵器,更是千千万万先烈以血肉之躯换来的和平与尊严。这一刻的澎湃,既属于战车、战鹰与火箭,也属于那些把青春永远定格在烽火岁月的无名英雄;既属于今日欢呼的人海,也属于永远缺席却永远凝视这片土地的先辈,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和幸福。

国之重器,山河之盾。整齐划一的方阵与呼啸而过的战鹰,把国家的强盛写在蓝天,也写进每个人的胸膛。那铿锵步伐踏出的,不只是力量,更是安全感:祖国的强大,才是人民幸福的底气。
镜头扫过一张张被汗水与阳光雕刻的面孔,我们看到军人的另一面——钢铁意志与赤诚之心。为了分秒不差,他们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为了毫厘无误,他们磨破战靴、晒脱皮囊。这份纪律、担当与牺牲,让“最可爱的人”有了最立体的模样。
当亿万目光在同一时刻汇聚广场,血脉里流淌的是同一种心跳。阅兵让分散的个体凝成“我们”,让“中国”二字有了共同的温度。那一刻,我们更深切地懂得:复兴路上,没有人是旁观者。
阅兵的轰鸣,不是炫耀,而是提醒——提醒我们曾经怎样遍体鳞伤,在日寇的铁蹄之下,亿万同胞受尽百般蹂躏。历史从未远去,荣光与梦想同在,时刻提高警惕,保持高度的清醒;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发展强大,坚决回击来犯之敌。愿我们带着先辈凝望的目光,把山河建设得更加壮丽,让和平的鸽哨永远回荡在这片土地的上空。
二
阅兵是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军事仪式,它不仅展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和国防建设成就,也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感受到国家的强大 :从整齐划一的受阅方队到先进的武器装备展示,都彰显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国防力量的日益强大。看到这些,心中会涌起强烈的自豪感和安全感,深刻体会到祖国的强大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实保障。

体会到军人的奉献 :参阅军人在训练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他们为了呈现出最好的阅兵效果,不畏艰辛,刻苦训练。这让我们看到了军人的纪律性、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他们是国家和人民的守护者,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增强了民族凝聚力:阅兵仪式是一个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盛大活动,它能够让全体中国人民感受到共同的民族情感和国家认同。当看到庄严的阅兵场面,人们会更加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奋斗 。
领悟到和平的珍贵 :阅兵不仅是展示实力,更是对和平的珍视和捍卫。通过阅兵,我们回顾历史,铭记战争的苦难,铭记日寇法西斯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也让世界看到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
三
屏幕之上,铁流滚滚,步伐铿锵。当那些年轻而坚毅的面孔排列成无法撼动的方阵,当尖端武器在阳光下闪烁冷峻光芒,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在胸中翻涌。这并非仅仅是自豪或震撼,更是一种深沉的、几乎令人颤栗的感悟:我们并非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只是有幸生活在和平的国家。而这和平,并非天赐,是由无数沉默的脊梁共同撑起的天空。
最触动我的,不仅是装备的精良,而且是军人的眼神。透过高清镜头,那些年轻士兵的目光如出一辙——专注、坚定、澄澈,不含一丝杂质。那是一种将自身完全融入集体、交付于崇高信念的纯粹。我试图想象,要经历怎样的锤炼,才能将千万个独立的“我”熔铸成一个步伐同一、呼吸同频的“我们”。这眼神告诉我们,最强的武器从来不是钢铁巨兽,而是承载着忠诚与信仰的人。

徒步方阵的脚步声如潮水般拍打心房,那是秩序与纪律最直观的奏鸣。每一排脚尖扬起的高度,每一次手臂摆动的弧度,都精准如机械。这种极致的秩序感,初看是军事素养,深想却是一个民族精神力量的外化。它无言地诉说:我们能将最细微之事做到极致,便有能力捍卫想捍卫的一切。从“万国牌”到“中国造”,受阅装备的变迁史,何尝不是一部民族自强史?它冷硬的外壳下,沸腾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滚烫的热血与不甘屈辱的志气。这队伍与装备构成的洪流,是国力与尊严的具象奔涌。
当银发的抗战老兵抬起枯槁的手敬礼,时光仿佛在那一刻重叠。他们与身旁驶过的现代化装备身处两个时代,却又分明站在同一面旗帜下。这静默的交接,让我顿悟何为“传承”。我们今日所见的一切繁华与强盛,并非凭空而来,它始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走过长征的凛冬不屈,14年战斗在敌后根据地的英勇,跨过鸭绿江冰河的气概,历经无数个“至暗时刻”而从未熄灭。阅兵场上的当下,与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过去遥相呼应,共同编织着走向未来的信心。
盛大的阅兵终会落幕,轰鸣声会散去,但它叩击心扉的回响不应止息。它如一记提醒: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我们便不能只做安稳的梦中人。国家的底气,既在受阅的尖端武器里,也在课堂的朗朗书声中、实验室的不灭灯火里、田野的辛勤耕作里、工厂的精益求精里。每一份看似微小的努力,都是在为民族的脊梁注入一分钙质。

由此,那场壮观的阅兵于我而言,不再只是一场国力展示,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它让我看清自己与这个国家血脉相连,让我确信无数个“我”的奋斗,终将汇聚成“我们”不可阻挡的前进浪潮。这是感悟,亦是前行的力量。
魏志祥,陕西周至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周至县作协理事,“秦川文化”公众号平台副主编。作品有长篇小说《青山镇》《昌公塬》,散文集《乡愁的味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