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铸军魂醒国魂:从百年屈辱到伟大复兴的强军之路天安门广场上,新一代中国军人目光如炬、步伐铿锵,他们以“千人如一”的整齐步伐,踏出了新时代中国的强军节拍,也唤醒了中华民族深植于血脉的不屈精神。
九月的北京,天安门广场巍然矗立的两座年号台宛若两扇大门,托举起“1945”和“2025”的数字,象征着中华民族从抗战胜利到民族复兴的历史性跨越。
来自荣誉部队的参阅官兵,涵盖八路军3个师、新四军4个支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的传承单位,在这片象征着中国精神的地标上,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01 历史回响:从屈辱到胜利的血火征程
80多年前,华夏大地曾饱受日军铁蹄蹂躙。黄山寨空袭中600多无辜百姓惨遭杀戮,湖南厂窖镇3天内3万同胞被屠杀,浙江衢州细菌战导致30万人发病。
这些冰冷数字背后,是中华民族最深重的苦难记忆。日军侵华14年间,实施的“三光”政策制造了“千里无人区”,空投鼠疫、霍乱等病菌导致无数平民伤亡[citation:5》。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93岁抗战老兵孙永道在讲述战友牺牲前拿出4块洋钱作为最后党费的故事时,仍不禁掩面流泪。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连接,让我们深刻理解到抗战精神的永恒价值。
02 训练场上:汗水铸就的军人意志
阅兵盛典的辉煌背后,是官兵们数月如一日的艰苦训练。每天清晨,天还未亮,训练场上就已响起整齐的脚步声。
士兵们常常连续数小时进行反复演练,汗水湿透了衣背,却从未有一人退缩。在排练的每一个环节,纪律严明成为主旋律。
训练场上,“三兵”——钉子兵、框子兵、基准兵,是方队的“骨架”,在行进中承担掌握方向、把握步幅、保持间隔、控制队形的重要作用。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训练,才有了阅兵场上震撼世界的“中国排面”。
03 科技强军:从大国重器到智能战力
本次阅兵所有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其中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极高。中国科技军事化发展走出了独具特色的道路,呈现出军民融合、自主创新与和平导向三位一体的发展特征。
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按作战模块编组,展示我军体系作战能力;无人智能、反无人及网电作战等新型力量,展示我军新域新质战力;高超声速、防空反导等先进装备,展现强大的战略威慑实力。
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到高性能计算,从无人机技术到人工智能应用,大量先进技术既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又增强了国防现代化水平。这种融合发展模式提高了科研投入效益,形成了军民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04 青春面孔:新时代军人的担当与风采
阅兵训练场上,女民兵们又美又飒,训练时全力以赴,休息时可爱灵动。这些年轻的面孔把五彩斑斓的生活融进绿色方阵,用青春的蓬勃朝气展示着新时代女民兵的巾帼风采。
头戴蓝色贝雷帽的维和部队方队,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1990年至今,中国已有累计超过5万名维和官兵奔赴国际维和战场。
年轻官兵们相互鼓励,携手共进。无论是新兵还是老兵,都在共同努力,追求完美的展示效果。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正是新时代中国军人的真实写照。
05 和平发展:中国式科技军事化的道路选择
中国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积极参与国际军控事务,推动外太空非军事化对话。这些举措表明中国军事力量增长始终以维护自身安全与世界和平为目标。
中国在科技军事化过程中注重国际合规性与责任担当。无论是网络空间行为准则的制定,还是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伦理讨论,中国都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倡导负责任的技术使用原则。
中国式科技军事化道路的成功实践,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启示——军事现代化不必走霸权老路,科技进步与和平发展可以相辅相成。
06 复兴路上:从抗战精神到民族复兴的内在逻辑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山西阳泉市百团大战纪念馆讲解员李玘表示:“我们讲解员的麦克风,一端连着血染的烽烟,一端系着民族的未来。”
山东大学国家记忆寻访团成员栾天舒利用AI人脸重建技术,从零散的口述信息中拼凑出烈士模样,让98岁的抗战老兵张明再次看到战友影像时眼中泛起泪光。这种技术创新与历史传承的结合,让抗战精神在数字时代鲜活起来。
黑龙江虎林市语文老师李瑶带着学生走进本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次研学结束后,学生对她说:“老师,我们现在的岁月静好是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我将来也想守护好我的家乡。”
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刚刚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0组卫星发射升空。
合肥18.6亿低空专项债项目落地,低空基建有望加速。
这些科技突破正在重塑中国国防的未来图景。
80年风雨兼程,中国军人从硝烟中走来,向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迈进。天安门广场上,年轻官兵们坚毅的面孔印证着——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支英雄的军队,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坚定的状态,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注入正能量。
2025,09,03日
编辑简介
张社强(罡强)笔名:了凡。河南省虞城县信用社职工,文学爱好者。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新时代认证诗人,高级文创师。商丘市作协会员。虞闻天下编辑部编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第九届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