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万镜归空照本真
腊月初八,灵隐寺古钟自鸣三响。钱师爷携官兵围山,火把映亮半壁天:"妖僧惑众!今日定要拆了这淫祠!"却见济公醉卧韦陀像掌心,抛起酒葫芦化作千面镜,镜光织成弥天巨网。
第一镜照见钱师爷前世:原是贪嘴灶君,因偷吃供奉被贬凡间。第二镜照出来世:竟变作替罪羊跪在剐龙台下。第三镜最奇——照见他此刻心肝变成秤砣,胃囊填满冤状,每根肠子都绞着赃银锁链。
"幻术!尽是幻术!"师爷挥刀砍向宝镜,刀锋却穿透镜面,反刺中自己脚背。鲜血滴地即生红莲,莲蓬中蹦出当年被他淹死的河工,捧着账册唱起偈子:"贪银十两折寿一纪,害命一条减禄三升!"
此时千面镜忽然融合,现出浩瀚星河。众生皆如星子明灭,每个念头都牵动因果丝线。王老汉的豆腐变作银砖飞向善人家,钱禄的赃银化成雨露滋润禾苗,赵寡妇的米瓮涌出金莲托起孤寡。
济公跃下韦陀肩,破扇指天:"看好了!"但见星河倒转,所有财富恩怨俱归空明。唯剩心镜高悬,照见钱师爷瘫坐在地,官服变作囚衣,乌纱帽已成纸钱。
忽闻梵钟再响,镜光散作腊八粥香飘遍四野。乡民们捧碗分食时,皆尝出不同滋味:寡妇嚼出薏米变珍珠,赌徒喝到红豆化舍利,连钱师爷都分得一碗——粥入喉竟苦似黄连,吐出来却是三颗醒世莲子。
自此灵隐山常现佛光,有人说见济公踏镜西去,留下歌谣:"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心田种善因,福寿自天成。"
(全书终)
——
后记
此书初成于庚子年梅雨时节,贫僧挂单灵隐寺藏经阁,夜闻韦陀尊者像后有窸窣声。秉烛视之,见三尺白狐衔笔疾书,问之则曰:"录人间因果耳。"遂与共撰七章,鸡鸣时狐化青烟而去,唯留墨香如莲。
或问:"世皆传济公活佛游戏风尘,何故篇篇血泪?"
答曰:"笑浪底下是慈悲,癫狂深处见菩提。譬如王老汉豆腐变银,非是幻术,实乃三十年赊粥积德之报;钱师爷焚账化莲,岂关神通?原是众生怨气结成的因果秤。"
今书稿将付梓,忽有紫衣僧叩门,掷锦囊而逝。启之得素笺云:"万镜皆空,何须文字?"贫僧抚掌大笑,即取稿投诸炉火。出版商惊抢不及,却见灰烬中升起金蝶数只,翅翼纹路竟自成篇章——方知真经原不在纸墨间。
临了赘语:诸君若于市井闻得破扇歌谣,或见癫僧以炭块画地作镜者,不妨驻足观照。恐那镜中照见的,正是阁下的心田福田。
——疯僧跋于腊八粥沸时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