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米瓮生莲见佛心
梅雨渐收,日头毒起来。西村赵寡妇守着米铺,眼见仓底最后半瓮陈米生了蠹虫,愁得鬓角又添霜色。她这铺子原是祖产,自丈夫三年前被征去修河堤溺死后,全靠邻里接济度日。
"赵娘子行行好,"拄拐的老乞丐颤巍巍递破碗,"赏口米汤吊命罢..."寡妇叹口气,竟将瓮底最后一把米全舀进乞丐碗中。恰此时钱师爷的侄子钱禄摇扇进门,见状嗤笑:"穷酸相!欠着三月税银,倒有闲米施舍叫花子?"
话音未落,那米瓮突然嗡鸣。但见瓮底蠹虫化作金粉,瓮中涌出白玉般的新米,眨眼堆成尖山。更奇的是米山顶端绽开一朵青莲,莲蕊间滴下蜜露,老乞丐接来饮了,佝偻的腰竟挺直三分。
钱禄瞪圆了眼,伸手要抓莲蓬,反被莲瓣割破手指。血珠滴米堆里,顿时窜出黑烟,米粒竟变作蛆虫蠕动。济公不知何时倚在门框上啃狗腿,含糊道:"善米养人,贪米养蛆,妙哉妙哉!"
忽闻衙役鸣锣开道。原来钱师爷烧伤未愈,却闻讯赶来,指着米瓮大喝:"妖物!必是这寡妇施邪术!"抡起水火棍要砸,瓮中青莲突然凋谢,结出个莲蓬。莲蓬炸开,蹦出三粒金瓜子,滴溜溜滚到县太爷轿前——正是去年河堤款中被贪墨的库银所铸!
围观人群炸开锅。当年参与修堤的匠人红着眼吼:"原来咱们的血汗钱被铸成了金瓜子!"赵寡妇却默默扫起蛆虫化的米,喂给檐下饿晕的麻雀。雀儿啄食后竟口吐人言:"河堤第三桩下有空响!"
众人轰然奔往河岸,果真从桩基里起出百两赃银。钱师爷瘫软在地时,济公的破蒲扇早摇过田埂,唯留歌谣在米香里飘荡:"一粒米藏大千界,半寸莲开万里天..."
(本章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