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 翠 湖 记
池国芳
翡翠湖,这名字听着就叫人心里头舒坦。它躲在川西高原的皱褶里,海拔三千八百米,四面环山,像个被老天爷珍藏的翡翠匣子。
十月的天,我们一行人颠簸了大半日,方见得它的真容。第一眼望去,但见湖面平展如镜,映着四周的山色,真真是“山色空蒙水色奇”。湖水碧得发亮,绿得透底,说是翡翠,倒比翡翠还要灵动几分。湖不大,绕行一周不过个把时辰,然其精致奇巧,令人咂舌。
听说这翡翠湖原是古时山崩堰塞而成,千百年来,雪山融水不断注入,竟自成一番天地。湖水清冽得很,掬一捧入口,寒意直透心底,却带着一丝甘甜。水至清则无鱼,然此湖中竟生着一种通体透明的小鱼,当地人唤作“玻璃鱼”,日光下照,但见鱼骨内脏,清晰可辨,实在奇哉。湖底沉着千年古木,枝杈分明,透过湖水看去,恍若龙宫珊瑚,叫人疑是入了仙境。
湖之东,雪山巍峨,终年白头,像一位威严的老者守护着这方净土。山腰云雾缭绕,忽聚忽散,阳光穿过云隙,洒在湖面上,碎金万点,耀人眼目。南面是一片原始森林,松柏苍翠,间或有几株枫树,十月里已经红了,远远望去,像是谁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点点猩红洒在绿缎子上。西畔草地绵延,牧人的牛羊散落其间,低头啃食着最后的秋草,脖铃叮当,声音被风送得老远。北侧石壁陡立,岩缝中生出几株倔强的矮松,姿态奇崛,颇有古意。
我们沿湖徐行,遇见三三两两的游人。一个北京来的老先生不住地念叨:“这地界儿,比画儿还美!”几个年轻人忙着拍照,说要发到朋友圈,“保准让那帮家伙羡慕死”。一对老夫妻坐在湖边石头上,不言不语,只是握着手静静地看着湖面。我想,他们许是想起了什么往事罢。
当地人多是藏族同胞,淳朴热情。见我们外来,便邀去家中喝酥油茶。那茶咸香滚烫,就着青稞饼,倒是驱散了高原的寒意。他们说,翡翠湖在藏语里叫“龙女泪”,相传是龙王女儿因思念人间情人落泪而成。每逢藏历节日,青年男女都要到湖边祈福,祈求爱情美满。此地出产的冬虫夏草极是名贵,还有雪山牦牛肉干,嚼劲十足,满口生香。
听说古时也有文人墨客到过此地。李白曾叹“欲界之仙都”,徐霞客游记中亦有记载,称其“水色之奇,冠绝西南”。想来千百年来,为此湖折腰者不知凡几。
十月的翡翠湖,已经颇有寒意。湖面上升腾着淡淡的水汽,与山间的云雾交织在一起。我们站在湖边,只觉得人在这浩渺天地间,实在渺小如尘。然而这尘芥之人,却能得见如此造化奇观,岂非幸事?人与自然,本该如此和谐共生。当地人敬山畏水,不轻易污染水源,不惊扰林中生灵,这才保得翡翠湖千年如一日的美貌。
望着这片天地,我想起城里终日不绝的汽车喇叭声,办公室里苍白的灯光,手机里刷不完的信息……而在这里,只有风声、水声、鸟声,和自己的心跳声。忽然明白,人之所以为人,不只是会创造,更要懂得回归。
翡翠湖的未来,据说已经规划要做生态旅游区。但愿开发之时,莫要失了它的本真。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这自然奇观固然好,但更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看到今日我们所见的翡翠湖,而不是只能在照片上感叹“曾经有过这样的美景”。
临别时,我最后回望了一眼。夕阳西下,湖面半江瑟瑟半江红,山影倒立水中,虚实难分。忽然一阵钟声传来,原来是远处喇嘛寺晚课开始了。苍茫天地间,这钟声显得格外空旷悠远。
翡翠湖呵,你这一湖碧水,盛的不是水,是千年时光,是天地灵气,更是人间最纯粹的那点念想。愿你永葆这份纯净,在这高原之上,静静地美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