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流七月,
节至中元。
地宫赦放之辰,
幽冥解缚;
人世思亲之祀,
灯火连天。
于是设醴馔于中庭,
虔诚焚青烟以通界。
小儿擎莲灯而循河,
长者奉时馐以告夜。
哀思寄于明月,
祈语托于霄汉。
观其祭仪肃肃,
奏其礼乐雍雍。
三牲列案,
百味盈盅。
纸幡扬孝子之恸,
灰蝶舞秋露之中。
溯先恩而垂涕,
抚厚德以动容。
祖考其來格金陵乌衣巷,
子孙惟至诚谢国宝树堂。
悉知慎终追远,
民德归真;
崇尚敬祖畏天,
世祚延洪。
至若河灯点点,
随清波而寄念;
燎燃阎府层层,
施孤魂以得渡。
佛道合仪,
慈悲共沐。
非惟孝眷得安,
亦使幽魂无怖。
天地阴阳,
虽隔而仁心同暖,
先贤后裔,
殊途而善念互哺。
此诚华夏仁德之彰,
始于炎黄睿智所赋。
嗟乎!
一缕烟升,
万种情萦。
香烟袅处,
恍闻祖训;
烛影摇时,
如见亲颜。
中元之祭,
岂止虚仪?
实为道德之传承,
乃是严慈之教宣。
使后裔知血脉之赓续,
承家训而志坚;
令长者慰暮年之舒怀,
沐宗风乃心安。
愿先祖后裔相聚,
祈中元圣节团圆。
祈祷:
悼念惊峦岳,
追怀恸海江。
守孝常纪念,
祭祀永焚香。
祈祷在天灵
保佑儿孙昌。
仁德传家久,
孝忠继世长!
伏维尚飨!
——岁次乙巳中元夜沐手敬撰后裔孝男——谢霜嗣率全家人虔诚俯首跪拜恭迎
注:本赋依汉赋体例,以骈丽之语绘中元祭祖之仪。文中融中元赦罪、河灯渡孤,盂兰盆会等传统,彰显华夏"敬天法祖,仁德恤孤"之精神。通过祭祀仪轨展现孝道传承与道德教化之深意,体现传统文化″明德惟馨″之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