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仲哲著长篇小说《回眸春秋》连载之
第十七章 家人认可晁喆
“那是,那是。看把你高兴地,老丈母娘疼姑爷,那是没说的。小鸡炖蘑菇是头道菜,付姐别忘了”妇女们说着咯咯地笑起来。
晁喆的准丈母娘也笑起来说“闺女,你带晁喆进屋吧,你大弟弟、三弟弟、小弟弟在家呢。妈去胡兰商店买点菜去”。
“妈,不用了,要不我去吧”晁喆当时也不知道怎么称呼好,就直接叫妈了。
“看看,这孩子嘴多甜,付姐这个姑爷错不了”几个妇女议论说。
“晁喆,你和玉红上楼吧,我一会就回来。我顺便再给你爸打个电话,让他早点回来”玉红妈妈说着,不紧不慢地走了。
“晁喆,你不知道买啥,咱们上楼吧。韩婶、王婶、孙婶,我们先上楼了”玉红说完,拉着晁喆的手往楼上走。
“各位大婶,你们先忙,我们上楼了”晁喆接着说。
“上去吧,上去吧”几位大婶说,然后又议论着。
晁喆跟着玉红进屋,大弟小春、三弟小维看到玉红说“二姐回来啦?”
小春接着说“二姐,这是我二姐夫吧?”
老弟小志在另一个屋子听到后,跑两步出来说,“二姐,我二姐夫来了吗?”
三弟说“二姐夫这不在这吗”。
老弟弟拉着晁喆的手说“二姐夫,你快跟我说说当兵好不好?”
大弟和三弟也来跟晁喆握手,二姐夫地叫着。
玉红看这种情况就说“我们还没有结婚呢,不要这么叫……”
“怎么不能这么叫?二姐,结婚那不是迟早的事情吗?你给爸妈来信,爸妈都跟我们说了,说你们处的很好,他们都很高兴,希望你们早点结婚呢。是不是,大哥?”二弟小青正好这个时候回来直爽地说起来。
“就是,就是,是啊,我们早晚也要叫二姐夫的。二姐夫,你还真得给我们讲讲部队的事情,今年已经开始宣传征兵了,我也到年龄了,现在也没有工作,我想先去当兵”大弟小春说。
“好,好,你们叫我二姐夫,我非常高兴,说明你们能够认可我。但是,你姐说的对,我们毕竟还没有结婚呢,再说啦,爸爸妈妈是不是同意我当你们二姐夫呢,爸爸妈妈没有表态前,你们不能先叫的,对不对”晁喆心里虽然高兴,觉得这四个弟弟有直爽、坦诚的性格很可亲,可他不能没有自控力呀,总之,太随意不一定收到好的效果。“我跟几个弟弟讲讲部队的事情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你们有当兵的愿望,身体合格,我非常希望你们都到部队锻炼锻炼。我一定给你们好好讲讲,好吧?”
“好,我们听二姐夫的”四个弟弟一起说。
这个情况弄得晁喆也不好深说,他想,弟弟是真希望他将来是他们的二姐夫,也可能现在也不知道怎么称呼才对,叫哥哥吧,今后还得改口,好像生分,叫姐夫亲切些吧。既然这样,在四个弟弟的“包围”下,晁喆就从他怎么参军,在部队的生活,到部队应当如何当一个合格的战士等等给他们讲了起来。
后来,四个弟弟果然不错。大弟小春当年就被空军地勤录取;二弟小青两年后当了陆军;隔几年后老弟当了化学兵;他们仨都按期或超期服役,在部队干得都很好,都入了党,当上班长。三弟小维,因为身体不符合当兵条件没有参军,但是,到省军区机械所当上了枪械、火炮等修理的军工,成为一名枪械方面的工程师,而且一直干到退休。晁喆认为主要是他们有保家卫国良好的基本愿望,部队的培养教育,个人努力的结果,好像他这个“当时的”、未来的二姐夫,多少也有点影响吧。
正在晁喆与四个弟弟聊着的时候,传出玉红妈妈的声音,“玉红,你爸回来了”。
“弟弟们,咱们以后再谈,我去见爸爸”晁喆说完就去另一个屋子。
“爸,你回来了”玉红说。
“我老闺女回来,爸请假早回来一会,一会得跟我的姑爷喝两杯,哎,我姑爷呢?”玉红的父亲看到玉红在的屋子里没有晁喆,就问。
“爸,你老回来了,我在和弟弟们唠嗑呢,爸,你好”晁喆边说边去与玉红的父亲握手。
玉红父亲看见晁喆从另一个屋子出来,要与他握手还对他问候,高兴地伸手与晁喆的手握在一起。笑着说:“好啊,第一次来我家就叫妈叫爸,我听到高兴,你妈在路上跟我说,她认你这个女婿了,我更没说的,我认你这个姑爷啦,晁喆,你跟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以后陪爸喝酒。”
“谢谢爸爸,谢谢妈妈,你们二老认可我,我就是你们的孩子。今后,我和玉红一定孝敬你们,谢谢”晁喆无比高兴地说。
“二姐夫,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二弟小青抢先说了话。
大弟小春接着说“就是,就是,我们就是愿意你当我们二姐夫”。
三弟小维“嘿嘿,我一看见二姐夫,就认定了你就是我们的二姐夫”。
老弟也不干落后“你们是哥哥总是先说呗,你们说的跟我想说的是一样,二姐看中的人,肯定是我们的二姐夫”。
“好嘛,你们几个弟弟没有意见啦?”爸爸高兴地问。
“没有意见,我们欢迎二姐夫”四个弟弟一起说。
“好,我和你妈妈也没有意见,我们就全体表决通过了”爸爸以领导干部的口吻笑着说。
妈妈在一边看着就是笑,看到几个儿子都那么懂事,她很满意,慢条斯理地说:“你们爸爸和我同意你们二姐和晁喆成为一家人,你们四个弟弟也认了他做二姐夫,那你们帮妈干活吧,做好饭菜,今天,妈允许你们陪你爸和你们二姐夫喝酒”。
大弟弟小春笑着说:“弟弟们,我们帮妈妈做饭了”。
“好嘞”。
在妈妈和弟弟他们忙活做饭时,晁喆未来的老丈人玉红的父亲跟他唠起来。老人家说“他因为是一个科研所的书记,文化大革命也被当成‘走资派’被‘打倒’,好在他过去对干部和工人群众还不错,象征性的‘批判’两次,就‘靠边站’了。最近,上级‘革委会’与广大干部、工人群众经过协商,又让他重新主持工作”。
其实,他老人家的情况,晁喆听玉红说过已经了解一些。解放前,玉红的父亲曾经是沈阳一个军工厂的技术工人。东北解放后,组织上培养他到党校进修学习,入了党。齐齐哈尔建市后,他就被调到市委当上了科长。后来,调到春城市一个科研单位担任书记,直到“文革”开始。晁喆看他说话时,总是笑呵呵的,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老干部。
在全家准备吃饭时,爸爸开始说“今天,是一个值得我们全家高兴的日子。你们二姐和晁喆相处了一年多了,你们二姐来信告诉我和你们妈妈说,她们相处的很好。今天我和你们妈妈见到他很满意,你们四个当弟弟的,也没有不同意见。那我们就共同举杯欢迎晁喆成为我们家的一员。”爸爸端起酒杯就与晁喆碰杯“姑爷,喝”其他人也与他碰杯。
“谢谢爸爸,谢谢妈妈,谢谢弟弟们。我祝爸爸、妈妈身体健康,也祝弟弟们身体健康”晁喆说完,就跟爸爸和弟弟们一样,将一小杯白酒一饮而尽。
“好,看来,我二姑爷今后还能陪我喝酒了。小春,你给你们二姐夫满上,你代表你们哥四个和你们二姐夫干一杯”爸爸笑着说。
小春弟弟先给爸爸斟满酒,接着给晁喆满上。妈妈和玉红杯里的啤酒只喝了一小口,二弟弟小青拿啤酒又给倒满。老弟弟小志从他大哥手里接过白酒瓶子,给他大哥二哥三哥和自己的酒杯都倒满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