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精神永放光芒,红色色基因代代相传上海作家记者考察茅山新四军纪念馆
文:袁德礼摄:贞贞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80年前,茅山抗日根据地
作为全国六大山地抗日根据地之一
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南最早的抗日中心
茅山抗日根据地
是中国共产党在华中开辟最早
坚持最久的一块重要根据地
它西邻南京,北濒长江,东至淞沪,南下浙西
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
长白山、五台山、太行山、燕山、茅山等
山区抗日根据地
“将是抗日游击战争最能长期支持的场所
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
新四军第1、2支队在此创造性地
贯彻党中央指示
在抗战岁月里
对敌作战5000余次
毙、伤、俘日伪军4万余人
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道骨仙风护上河
在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
茅山道长们的抗日救国事迹也令人动容
其中黎遇航道长
他因熟悉茅山地形民情
成为新四军的向导
承担起传递情报、协助后勤等工作
其父亲黎洪春因拒绝为日军带路被枪杀
黎遇航悲愤写下《痛悼慈父遇难》
此后他更加坚定地投身抗日斗争
在茅山抗战史上
还有更多身披道袍的“特殊战士”
他们以道教身份为掩护
以赤诚之心为武器
在战火中践行救国使命
运送药品、传递情报、救治伤员……
用生命诠释了“道心映日月”的爱国情怀
红色地标巡礼
80年过去茅山已从战火纷飞的革命热土
蜕变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如今茅山的众多红色景点
已成为人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重要场所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全馆占地245亩
展览面积1.1万平方米
由主馆陈列区、国防教育区、缅怀瞻仰区
茅山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心
和茅山抗日根据地(核心区)遗址保护区
5个功能区组成
配合声、光、电、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
再现了陈毅、粟裕等老一辈
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
和当年新四军与苏南人民浴血奋战的悲壮场面
纪念馆开设6个专题展览馆
藏革命文物、史料和红色图书等1.5万余件(套)
拥有中共七大代表证(一级革命文物)等90件(套)
珍贵文物广场还陈列有飞机、坦克、大炮等大型退役武器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是省文物保护单位
也是茅山红色地标
碑高36米、宽6米
碑身正面由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
“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9个金字
碑区由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
胜利广场、“浩气长存”牌坊
陈毅和粟裕铜像、小号手雕塑等组成
“碑前放鞭炮,空中响军号”的奇观
被誉为“世界一绝”
已列入上海基尼斯世界纪录
游客可在广场商店购买鞭炮
站在最底层台阶燃放
便能聆听这奇妙的军号声
除了体验军号奇观
游客还可以沿着317级台阶拾级而上
感受台阶数字背后的寓意
缅怀先烈丰功伟绩
碑顶的新四军标志“N4A”
以及碑身各部分的高度、台阶的组数和级数等
都有着深刻的历史寓意
今天的茅山
硝烟早已散去
但历史从未被遗忘
每一座纪念碑、每一件文物、每一段故事
都在提醒我们
今天的和平与繁荣
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让我们走进茅山
游览这些红色景点
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传承和弘扬茅山的红色精神
让那段光辉的历史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袁德礼简历:
袁德礼:1954年生于上海。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糸。40年來,先后在报刊杂志发表过上万篇各类作品。先后出版过《百位老总谈人生》《女儿袁靓》《记者写天下》《袁德礼小说散文集》等书稿,累计1800万文字。作者曾在建筑与服装公司、团市委研究室、新闻报社、城市导报洒下过几多汗水。现为德礼传媒(国企)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