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温暖的仪式,一次爱心的传递,为寒门学子点亮了通往大学的路。

2025年9月1日下午3:30,洛宁县民政局五楼会议室举行了一场温馨而庄重的仪式——“河洛慈善·筑梦未来”大学生救助项目救助资金发放仪式。该项目由洛阳市慈善联合总会与洛宁县慈善协会共同发起,旨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圆梦校园。

洛阳市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敬志印,县政协原副主席、县慈善工作专班副组长、县慈善协会会长高铁拴,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高晓琴,县教体局副局长张利东,县慈善协会常务副会长杜黎明, 县慈善协会秘书长雷炜炜以及全县81名受助学生及家长参加活动。
仪式由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高晓琴主持。
慈善助力 缓解学子经济压力

“河洛慈善·筑梦未来”项目秉持“慈善为民、扶危济困”的宗旨,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助力人才强市战略。项目专门面向全县低保家庭、特困家庭、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孤残学生群体,为符合救助条件的本科新生提供一次性5000元救助金。资金由市、县两级慈善会按50%比例共同筹资,确保每位符合条件的学子都能获得及时帮助。
仪式隆重 各界代表深情寄语




发放仪式现场,12名学生代表上台接受了资助。随后,2名受助学生代表发言,表达了对慈善组织和社会的感激之情,以及未来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决心。
洛阳市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敬志印肯定了洛宁县慈善协会的工作成效,表示将继续支持助学事业,帮助更多学子实现大学梦。
分批发放40.5万元助81人圆梦



据悉,我县即将分批通过审核的受助学生共有81人,发放助学金总额40.5万元。
这笔救助金切实缓解了困难学生的入学经济压力,也承载着社会各界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
殷殷期盼 寄语学子砥砺前行

县政协原副主席、县慈善工作专班副组长、县慈善协会会长高铁拴对受助学生提出三点希望:希望学子以“求知之心”深耕学业,筑牢成长根基;以“感恩之心”铭记善意,传递温暖力量;以“报国之心”立足长远,扛起时代责任。
“未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请记得家乡的养育、社会的支持,主动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番话道出了对所有受助学子的共同期盼。
展望未来,洛宁县慈善协会将持续完善“河洛慈善・筑梦未来”大学生救助项目的长效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拓宽资金募集渠道,优化服务流程,提升项目影响力——这一切努力只为一个目标:帮助更多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爱的接力棒正在传递,希望的种子已播撒在心田。这个秋天,81名洛宁学子的大学之路,因慈善资助而更加平坦宽广。
来源:洛宁县慈善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