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平

周建平重访当年寄宿的仁化中学旧图书馆(摄于2014年11月1日)
1971年秋,粤北山区仁化中学的图书馆窗棂上积满灰尘。我们十几个男生被安排住进废弃的阅览室。
透过斑驳木门的缝隙,隔壁书库的景象令我屏息——成排书架如沉默的士兵,守卫着《诸子百家》《史记》《红楼梦》《战争与和平》《莎士比亚戏剧集》等“禁书”。在那个课堂上只教“工基”“农基”“口号式英语”的年代,这些书名如同神秘密码,直击心灵。
深秋某日黄昏,班主任陈海芳老师来查房。他打开书库抽出一本《论语》,轻轻拂去封尘。我清楚地看见他颤抖的手,和那双小心翼翼将书归还原处的手。
那夜,宿舍里的翻身声此起彼伏,直至凌晨。
翌日清晨,书库最里侧那扇窗,不知被谁悄悄掰开了。
首次爬进书库的情形至今历历在目:霉味混着墨香扑面而来,月光透过气窗在书脊上投下银斑。之后,爱看书的同学悄悄鱼贯而入,看完书出来再把窗户虚掩上,默契地恪守共同的秘密,感觉像“地下党”。只要一下课,我就会爬进去,如饥似渴地徜徉在书海里。
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借阅制度”:每人每次限取一册,必须在扉页夹入篾片为记,看完及时放回原处。
就这样,我们充分利用夜晚和周末等课余时间阅读,从《红楼梦》中体悟“世事洞明皆学问”,在《牛虻》《青春之歌》里尝到革命的意志与苦涩,透过《诗经》、唐诗宋词、《古文观止》领略中华审美的博大精深,感受外国文学的精彩纷呈,借着史地图册感知世界的辽阔。
从此,宿舍渐渐变成秘密读书会,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欢欣与快乐。有人熟读《三国演义》,有人偏爱莎翁戏剧,有人为《少年维特的烦恼》纠结,有人喜欢争论哲学问题,有人沉醉于保尔与冬妮娅的爱情……
熄灯后的故事会,成了我们最期待的时光。最大的乐趣就是将文史地理人物作为辩论话题、用唐宋诗词接龙、进行历史人物与地理知识竞猜游戏。输了的同学要帮赢了的同学到食堂打饭,尤其是在天寒地冻的雪天,这真是个苦差——图书馆在半山腰上,食堂在山脚下。
寒冬腊月,我们裹着棉被进行诗词接龙。当输了的同学带来滚烫的稀粥,传递在冻僵的指间时,我忽然懂得了何为精神的取暖。
变故发生于1973年春。我们的秘密读书活动被人告发。
陈海芳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用浓重的客家口音一连串发问令人窒息:“你们这是在玩火!知不知道错了?看了哪些书?”他压低嗓音,手指紧攥钢笔,“这些书现在叫‘毒草’!”那个年代,看‘毒草’书属于政治错误,一旦学校知道,轻则公开检讨,重则开批判会,还会连累老师和家长,后果不堪设想!
我心跳如擂,吞吐回应:“亲眼看见过好书被烧,实在可惜……”
“我翻过《易经》、还有黑格尔、康德……虽然没看懂,应该也没‘中毒’!”
可怕的沉默中,我又冒失地补充:“老师,托尔斯泰写的是人性啊!”
陈老师神色骤变,急忙示意噤声。他快步拉紧窗帘,警觉四顾:“切不可再提!”这一刻,我忽然明白,他不只是老师,更是与我们一样的爱书人,一位可敬可信的守护者。
次日我们被搬离阅览室,陈老师眼睛红肿,默默注视着我们,遗憾之际,含泪而别。幸运的是,在陈老师的保护下,直到毕业都无人再追究。更幸运的是,我们已经养成读书学习与勤于思考的习惯。
高中毕业离校那天,周佐衡老师邀我至家中。“你们在图书馆的事,老师们早有耳闻。”这位从中山大学下放的物理教师苦笑道:“这一代想读书却没书读、没高考,实在不易。”他郑重取出一套泛黄的旧版《数理化自学丛书》:“时运如此,但书总要读。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国家总会需要有知识的人!”周老师的嗓音低沉厚重,一字一句饱含力量,如钟声般穿透时空,直抵心灵深处。
时刻准备着!在扶溪公社紫岭大队知青生活的两年,这套书成了我的月光宝盒。白天劳作时我把难题记在纸片上,夜里就着煤油灯演算。发现书中某题答案有误时,我竟激动得彻夜难眠。
当我带着几大本草纸装订的习题笔记再见周老师时,他惊讶地打量着我说:“答案问题已经不重要了!我相信,国家哪天恢复高考,你一定能圆大学梦,有更多机会报效祖国!”我想,那一刻,他看见的不是知青,而是一个即将破土而出的未来。
时代潮流,浩浩汤汤。打倒“四人帮”后,国家恢复高考,周老师考回中山大学物理系读研,我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后来周老师成为知名教授,我一路读到博士,成为一名文化学者。
如今回首,那扇窗何止通向书库?它通向整个世界,通向另一种人生。在精神荒芜的年代,是书与老师为我们点亮了灯。
此刻书房窗外凤凰花开。五十载光阴流逝,记忆里那扇窗依然敞开着。那些冒险传阅的书籍,那位护书的陈老师,赠书指路的周老师,共同完成了那个年代最动人的教育——他们让我们相信:真正的光明不是没有黑暗,而是在黑暗中依然坚信光的存在。
知识就是力量,书籍改变命运。
作者:周建平博士,仁化中学1973届校友。现任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曾任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周建平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为硕士研究生授课(摄于2011年)

周建平与陈海芳老师在仁化中学合影(200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