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云深不知处
悲弘大师略作调息,压制住体内翻腾的气血。暮色渐合,山林中雾气升腾,更添几分肃杀与未知。
“大师,您的伤……”云襄担忧道。
“无碍,只是内力耗损了些。”悲弘摆摆手,神色凝重,“玄灭竟炼制了如此多的‘药人’,此事非同小可。这些药人丧失神智,不畏生死,力大无穷,且似乎受那魔音笛声操控,极难对付。若组成大军,足以横扫武林。”
他站起身,目光投向西南方向,那是川滇交界之处:“必须尽快与天遥兄和静缘师妹汇合。他们孤身潜入落魂峰,凶险万分。老衲与他们约定,若遇紧急情况,会在沿途留下特殊的少林记号,并每三日于子时,在落魂峰东南五十里外的‘望乡崖’以佛门‘心灯传讯’之法尝试联络一次。今夜正是第三日。”
事不宜迟,三人稍作收拾,由悲弘大师引路,趁着夜色掩护,向望乡崖方向疾行。云襄内力大增,慧心也得心法些许滋养,脚程快了不少。悲弘虽略有内伤,但修为深厚,一路无话,唯有衣袂破风之声与虫鸣相伴。
约莫两个时辰后,三人登上一处险峻山崖。崖顶怪石嶙峋,夜风呼啸,脚下云海翻腾,不见谷底。此处便是望乡崖。
子时将至,月隐星稀。悲弘大师于崖边寻得一平坦处,盘膝坐下,双手结印,指尖竟渐渐凝聚起一点柔和而纯正的乳白色光华,如豆灯火,虽不耀眼,却穿透浓雾,蕴含着一种宁静而坚韧的力量。
“此乃少林‘心灯秘法’,非功力精纯者不能施展,光华中蕴含独特内力波动,楚兄与静缘师妹若在附近,必能感知。”悲弘解释道,维持着那点心灯,闭目凝神,似在感应着什么。
云襄与慧心屏息凝神,在一旁守护。时间一点点过去,四周唯有风声,并无任何回应。就在云襄心中渐沉之时,悲弘大师忽然睁开眼,低声道:“来了!”
只见远处云海深处,极遥远处,似乎有一点极其微弱的青色光华闪烁了一下,稍纵即逝,若非刻意感知,几乎无法察觉。
“是楚兄的剑气回应!”悲弘大师面露喜色,但随即又蹙眉,“光芒微弱,方位飘忽,似乎……他们处境不便,或受了伤,只能勉强回应。”
他再次运转心灯,尝试传递更复杂的讯息。那远方青光又断续回应了数次。
片刻后,悲弘大师散去心灯,脸色沉重:“情况不妙。楚兄他们已潜入落魂峰外围,但峰上戒备森严远超想象,机关密布,毒瘴重重,更有大量药人巡逻。他们遭遇数次恶战,静缘师妹为探路中了埋伏,受了些伤,虽无大碍,但行动不便。楚兄也被玄灭麾下‘五毒使’中的‘金蜈’、‘黑蝎’二人缠住,激战一场,虽击退对方,却也消耗不小。他们暂时隐匿在一处险地,难以脱身,更无法深入核心区域探查祭祀之事。”
云襄和慧心闻言,心都揪紧了。连楚天遥那样的高手都陷入困境,落魂峰简直是龙潭虎穴!
“我们必须去接应他们!”云襄毫不犹豫道。
悲弘沉吟道:“接应自是必然。但硬闯绝非良策。楚兄传来讯息,提及落魂峰后山有一处隐秘的瀑布水洞,似乎是昔日山民采药开辟的秘径,或许可直通山腹,绕过许多外围关卡。只是那路径多年无人行走,是否畅通,亦未可知。”
他看向云襄:“云施主,你新得心法,内力精进,或可一试。老衲需在此继续以心灯为引,为他们指明后山方位,并设法吸引正面敌人注意,为你们创造机会。你带慧心姑娘,按楚兄指示的方位,去寻找那处瀑布秘洞,潜入接应。切记,万事小心,若事不可为,即刻退回!”
云襄知此任务艰巨,但此刻别无选择,重重点头:“晚辈定当尽力!”
悲弘将楚天遥以剑气传回的大致方位和瀑布特征详细告知云襄,又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些少林疗伤圣药递给他:“见到楚兄和静缘师妹,或许用得上。”
云襄与慧心拜别悲弘,借着微弱的星光,向落魂峰后山方向摸去。山路崎岖险峻,夜雾浓重,几乎难辨路径。云襄全神贯注,将内力运至双目双耳,努力辨认方向,避开可能的陷阱巡逻。
慧心紧跟其后,虽内心恐惧,却努力不发出任何声响,生怕拖累云襄。两人一路无言,在黑暗中艰难前行。
走了约莫一个多时辰,果然听到隆隆水声。循声而去,拨开茂密藤蔓,只见一道巨大瀑布如白练般从山崖垂下,注入下方深潭,水汽弥漫。瀑布后方,隐约似有一个黑黝黝的洞口。
“应该就是那里了!”云襄低声道。他仔细观察四周,并未发现明显埋伏。
两人绕到瀑布侧方,尝试攀着湿滑的岩石向那洞口靠近。水流冲击力极大,冰冷刺骨。云襄一手紧紧拉着慧心,一手寻找稳固的攀附点,步步惊心。
好不容易接近洞口,云襄率先跃入,随即回身将慧心拉了进去。洞口不大,里面却颇为深邃,黑暗潮湿,空气流通,并无窒闷之感。
云襄点燃火折子,微弱火光下,可见这是一条人工开凿的甬道,石阶蜿蜒向上,深不见底。石壁布满青苔,显然年代久远。
“看来就是这里了。跟紧我。”云襄深吸一口气,握紧长剑,当先向甬道深处走去。慧心紧紧抓着他的衣角,紧随其后。
甬道内寂静无声,只有两人的脚步声和呼吸声回荡。走了约一炷香时间,前方出现岔路。
“该走哪边?”慧心悄声问。
云襄凝神感知,忽觉怀中那玄铁令牌再次微微发热,指向左边岔路。“走这边。”他依循着那微妙的感应选择。
如此又遇到几次岔路,云襄皆凭令牌的微弱反应做出选择。这令牌似乎与《龙渊秘典》或龙泉寺有着某种神秘联系,在此地竟能指引方向。
甬道逐渐向上,空气也越来越干燥。忽然,前方隐约传来细微的说话声!
云襄立刻熄灭火折子,示意慧心噤声,两人屏息凝神,悄无声息地向前摸去。
拐过一个弯,前方出现微弱光亮。只见一间石室,室内点着油灯,两个身着五仙教服饰的教徒正坐在那里喝酒,似乎是看守。
“妈的,真晦气,被派来守这鸟不拉屎的旧密道,连口热乎酒都难喝上。”一人抱怨道。
“知足吧,总比在外面跟那些怪物一样的药人待在一起强。听说前几天又有几个兄弟练功走火,被尊者拿去填祭坛了……”另一人压低声音,心有余悸。
云襄与慧心对视一眼,心知必须悄无声息地解决这两人,否则一旦惊动,后果不堪设想。
云襄对慧心打了个手势,示意她留在原地。自己则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潜行靠近,计算着距离和角度。
就在一名教徒仰头喝酒的瞬间,云襄动了!身形如电射出,长剑化作一道寒光,直刺那人咽喉!同时左手屈指一弹,一枚石子精准地打中另一人的哑穴!
“呃!”喝酒那人哼都未哼一声,便倒地气绝。另一人被点了哑穴,惊恐地睁大眼,刚要有所动作,云襄的剑尖已抵在他喉头。
“想活命,就别出声。”云襄低声道,目光冷冽,“说,前几日是否有一男一女两个外人潜入?他们现在何处?”
那教徒吓得浑身发抖,冷汗直流,艰难地眨着眼睛示意。
云襄解开他部分哑穴,但仍以剑相逼。
“饶……饶命……大侠……”教徒声音嘶哑,颤抖道,“是……是有两个厉害人物闯进来……打伤了我们不少人……后来被金蜈香主和黑蝎香主引到……引到‘万毒蛛巢’那边去了……那边是死路,布满剧毒蜘蛛……他们……他们恐怕凶多吉少了……”
万毒蛛巢!云襄心中一沉。他点了教徒穴道,将其捆好塞住嘴。
回到慧心身边,将情况简单说明。慧心脸色煞白:“静缘师太她……”
“无论如何,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云襄咬牙,目光坚定,“既然知道方向,我们就去找!这密道应该能通到那边附近。”
两人继续前行,心情愈发沉重。根据那教徒模糊的指引和令牌的微弱感应,他们选择了一条向下倾斜的岔路。
越往前走,空气中渐渐弥漫起一股甜腥之气,石壁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白色蛛网。光线愈发昏暗,只能勉强视物。
突然,走在前面的云襄脚下一空!竟是一个伪装巧妙的陷阱!他反应极快,猛地一提气,身形向上拔起,同时将慧心向后推开!
但他落脚处的石板已然翻转,下方竟是深不见底的坑洞,隐隐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窸窣声!无数双细小而幽绿的光点在黑暗中亮起!
是毒蜘蛛巢穴!
云襄身悬半空,无处借力,眼看就要坠入那万毒蛛巢之中!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