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金枫 声动岭南
——广东省老干部大学金枫合唱团成立二十周年纪念
文/刘湘宁
廿载春秋,枫叶正红;岁月流金,声动人心。
当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旋律交织,广东省老干部大学金枫合唱团已走过了二十载的辉煌历程。
回首望,金秋播种,岁月回响。源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艺术梦想的追求,在广东省老干部大学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金枫合唱团”应运而生。她的名字,寓意着生命在岁月的沉淀后,如秋枫般绚烂璀璨,闪耀着成熟、热忱与达观的光芒。自成立开始,追求卓越的艺术精神便深植于金枫的基因之中。
看今朝,金声玉振,华彩征程。从课堂到舞台,从岭南到世界,金枫人用严谨打磨技艺,用真情演绎作品。每一次发声,都是对时代的深情礼赞;每一次亮相,都展现出广东省老干部积极向上的风采。金枫的歌声是艺术,更是力量,服务社会、温暖人心,超越了音符本身。
共前行,金彩熠熠,枫情永驻。二十年相守相惜,金枫合唱团已成为一个凝聚友情、奉献与协作的大家庭。它生动诠释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丰富内涵,谱写了一曲“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生命赞歌。
展望未来,征程万里风正劲。金枫合唱团将植根岭南,赓续荣光,以更动人的旋律歌颂时代,以更璀璨的光彩焕发生命,让金枫这张响亮的名片,永远闪耀在艺术的天空!
【溯源金枫】
(一)艰难的初创奠基
广东省老干部大学金枫合唱团成立于2005年12月,原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工会主席王淑华同志受聘担任首任团长。
金枫合唱团组建初期并不顺利,其中排练场地不稳定是困扰团队正常活动的最大难题。2006年11月,广东省老干部活动中心旧楼开始拆除,新楼建设破土动工,各类兴趣团队都进入了一个动荡阶段。金枫合唱团在通过短暂的暂停排练后。经老干部大学与广州市地铁公司协商,将东山口地铁站D出口负一层的一间大房间作为金枫合唱团的临时排练场地。地铁里面虽然环境条件比较差,但合唱团总算有了一个安身之处。
后来团里通过关系与广铁集团公司老干部活动中心取得联系,借用他们后院二楼的舞蹈排练厅进行排练。广铁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条件比较好,环境安静,非常适合合唱排练,这里也是金枫合唱团在外游离的五年中,借用场地使用时间最长的地方。但是广铁集团的退休老干部也时常要使用这块场地,不能完全保证金枫合唱团的排练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金枫合唱团2007年秋又找到了东山口地铁站D出口对面的农林街道文化站。文化站的条件也不错,能够满足合唱排练的需求,重要的是当铁路退休老干部需要占用舞蹈厅排练时,金枫合唱团有了备用的集中地。
在省老干部大学活动中心大楼重建的五年时间里,金枫合唱团就在东山口地铁负一层、广铁集团老干处和农林街道文化站三个地方辗转交替、坚持排练。为了自己喜爱的歌唱艺术,为了团队的共同目标,团员们在困境中坚持排练,不但保证了学唱进度和排练效果,提高了演唱水平,而且磨练了团员的意志,增进了团员间的友谊,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一支不畏艰难、乐观向上,无私奉献、勇于攀登的合唱团队,逐渐呈现在大众眼前。
2011年9月,广东省老干部大学活动中心大楼正式落成投入使用,金枫合唱团也结束了颠沛流离的排练生涯,走进了老干部大学优良舒适的环境中,开始了快乐的合唱艺术生活。
在王淑华团长和陶文华指挥的带领下,金枫合唱团从起步,到稳定成熟,演唱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开始参加省内重要活动表演,甚至走出南粤,参加全国性的合唱比赛,获得一个又一个奖项。金枫合唱团成为享誉全国老年合唱领域,众人皆知的著名团队,在为老干大学和金枫团争得了荣誉的同时,更是向全社会展现了新时代广东省老干部的靓丽风采。
2008年金枫合唱团首次参加在云南丽江举办的《共享幸福和谐,相聚丽江古城》全国老年合唱节,金枫团以《茶山情歌》、《满江红》和《海韵》三首特点鲜明的混声合唱,获得金奖第一名。2009年再次参加国家文化部在重庆举办的“永远的辉煌”第十一届中国老年合唱节比赛,荣获“红岩金奖”。
2011年9月24日,金枫合唱团在星海音乐厅成功举办《星海歌潮 金枫合唱团成立五周年音乐会》,象征着金枫合唱团圆满完成了奠基任务,正以蓬勃向上的风貌,展现更好的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攀登新的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