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听雨》
文/唐增虎(山东)
雨是天地间流动的诗行,落在四季的笺页上,晕开不同的墨色。若静下心来听,便能听出山河的脉搏,听出岁月的温凉。
春雨总来得含蓄,像位温厚的长者,携着“好雨知时节”的默契,在夜阑人静时悄然降临。北方的春寒里,雨丝细得像绣花针,沾在刚抽芽的柳枝上,给光秃秃的枝桠缀上点点晶亮;落在麦田里,土腥味混着新绿的气息漫开来,农人种在垄上的希望,便在这“润物细无声”的滋养里悄悄拔节。南方的春雨更显缠绵,杏花微雨里,乌篷船划过青石板桥,雨打芭蕉的声响伴着吴侬软语,连空气里都飘着湿软的诗意。这雨是“贵如油”的馈赠,浇醒了冻土,催开了花苞,让沉睡的大地慢慢舒展筋骨,露出鲜活的模样。
夏雨则是急性子的少年,带着不容分说的热烈,裹挟着电闪雷鸣登场。北方的夏雨来得猛去得快,乌云像被打翻的墨汁,瞬间铺满天空,紧接着狂风卷着雨珠砸下来,砸在屋檐上噼啪作响,砸在窗玻璃上汇成水流。街道上的行人慌忙躲进屋檐下,看雨帘将世界隔成模糊的画,片刻后却又云开雾散,阳光从云缝里钻出来,给天边挂上一道彩虹。南方的夏雨更添几分壮阔,尤其是海南、台湾、广东的台风季,雨不再是零星的点缀,而是成了奔腾的洪流。狂风呼啸着卷起海浪,雨点像密集的鼓点,砸在椰树上、芭蕉叶上,发出震天的声响。可即便是这样的风雨,也拦不住山河的坚韧——台风过后,阳光重新洒满海滩,椰树依旧挺立,田埂里的作物抖落水珠,依旧朝着天空生长。一场夏雨,是天地间的酣畅淋漓,洗去了盛夏的燥热,也让万物在洗礼中愈发茁壮。
秋雨最是多情,带着“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温柔,悄悄漫过季节的门槛。北方的秋雨总伴着秋风,雨丝里裹着凉意,落在金黄的银杏叶上,落在火红的枫叶上,叶子便打着旋儿落下,铺成满地锦绣。田埂里的玉米、高粱早已成熟,农人披着蓑衣在雨中收割,雨滴落在饱满的谷穗上,像是给丰收的果实镀上了一层亮泽。南方的秋雨则带着几分湿润的愁绪,淅淅沥沥的雨落在古镇的青石板上,落在桂树的花瓣上,桂香混着雨气飘得很远,让人想起远方的归人。台湾的秋雨里,阿里山的林木被染成斑斓的色彩,雨雾缭绕在山间,像给青山披上了一层薄纱;海南的秋雨不似北方寒凉,却也让椰林多了几分静谧,听着雨打椰叶的声响,仿佛能感受到时光慢慢流淌的温柔。一场秋雨一场凉,雨丝里藏着岁月的从容,让万物在沉淀中积蓄力量,等待下一个轮回。
从春到秋,雨落山河,听的是雨的声响,更是山河的脉动。春雨里,我们听得到大地复苏的生机;夏雨里,我们听得到万物生长的热烈;秋雨里,我们听得到岁月沉淀的从容。无论是北方的辽阔坦荡,还是南方的温润壮阔,无论是平静的细雨,还是激昂的台风,都藏着这片土地的坚韧与活力。如今的山河,早已不是旧时模样——坚固的堤坝挡住台风的侵袭,肥沃的田野里丰收年年,古镇的青石板路上游人如织,海滨的城市里高楼林立。雨依旧在下,却再也打不散人间的烟火,拦不住前行的脚步。
听一场雨,看一幅江山如画;听一场雨,品一段岁月如歌。雨润万物,也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润物细无声”的希望,到“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从容,再到如今国富民强的盛景,每一滴雨都在诉说着山河的变迁,诉说着龙腾东方的骄傲。这雨,是天地的馈赠,更是时代的回响,落在心间,便成了最动人的乐章。
2025.9.2
